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2025 (9)
《西雅圖時報》刊登的當地歡迎習近平來訪的漫畫
習近平參觀林肯高中,學生送他帶XI字樣的1號球衣 《西雅圖時報》圖片
美中技術論壇,臉書創始人紮克伯格用中文問候習近平
中評社華盛頓9月24日電(記者 餘東暉)美國有兩個有名的地方叫華盛頓,西海岸的是華盛頓州,東海岸的是首都華盛頓特區。這兩天,這兩個地方的自然天氣差不多,都是多雲,氣溫25攝氏度左右,正是秋高氣爽、五彩繽紛的時節。然而在結束了兩天熱情洋溢的華盛頓州商貿之旅後,從習近平的專機24日下午4點降落在安德魯空軍基地起,他的政治之旅很可能要感受首都華盛頓的絲絲涼意,冷風將來自美國媒體、議員、官員和活動人士。
其實這一點都不意外,也並非始於今天。以往每次中國領導人來美訪問,去地方,多是一派其樂融融;來首都,總是一片慘淡愁雲。想必中國領導人心裏也有數:地方多談合作,中央談判分歧,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都是為了利益。
就拿華盛頓州西雅圖來說,這是一個有著對華友好“光榮傳統”的浪漫之城,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四代中國領導人都來訪。這恐怕與西雅圖是美中貿易的樞紐,華盛頓州對華貿易額高居全美各州之首,大洋兩岸人員來往密集有直接關係。在美國,但凡與中國經貿往來和人員往來比較多的州,其民眾、其議員對中國大多相對友好。華盛頓州和西雅圖市更是這樣。
此次該州專門組成以州長牽頭的歡迎委員會,為歡迎習近平的來訪可謂興師動眾。西雅圖市區許多地方這兩天頻頻封路,就是為了確保習近平緊湊的訪問行程圓滿順利,與首都華盛頓歡迎教宗方濟各光臨而四處封路,如出一轍。22日的盛大晚宴麵向750位各界名流做了溫暖窩心的演講之後,23日習近平夫婦應當也繼續感受到了美國商界和華盛頓州民眾的洋溢熱情。從前財長保爾森親自主持圓桌會,巴菲特、庫克等商界大亨爭相與習近平對話,到微軟、IBM等技術巨頭排隊與習近平握手,臉書創建者紮克伯格用中文問候,顯示的是美國商界進入中國巨大市場的熱切期待,即便心有怨言也會關起門來“吐槽”。在塔科馬林肯高中,當中學生們以精心排練的合唱《在希望的田野上》獻給原唱者彭麗媛時,回蕩在習近平夫婦心頭的一定是希望中美人民友好的溫情暖意。
更遑論,300架波音737飛機380億美元的大單,思科和微軟與中國技術公司的合作,中美省州間經濟技術合作,以及陸續有來的農產品采購、能源合作協議,都在精心詮釋著經貿合作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與“助推器”。
這就是為什麽前華盛頓州長、前商務部長、前駐華大使駱家輝22日晚在晚宴祝酒詞時說:我們這個華盛頓與那個華盛頓不一樣。他應該更明白其中的溫差,不管當州長時還是辭去公職做生意時,駱家輝從事的多是促進對華經貿合作的事情;而做商務部長時,他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要與中方交涉經貿政策、市場準入、盜版侵權等問題;被華盛頓派去北京當大使,更曾把大量精力花在處理外交風波上。
奧巴馬總統在習來訪之前告誡美國商界:如果你們在中國經營遇到困難,受到委屈,就要告訴我們,一旦要我們為你們出麵,就要堅定地跟政府站在一起。他說的很明白:政府就像是“做壞人”的父母,出麵給孩子“討公道”。
更何況,還有經濟之外的政治與安全領域的分歧矛盾,此次突出的是網絡安全、海洋權益、人權問題。網絡安全被美方當作此次元首峰會最緊迫的問題,而且美方高官的話說得很不客氣。奧巴馬揚言,如果有實力的美國真在網絡空間動手,大家都會受不了。賴斯在對華政策演講中兩次警告,國家支持的網絡商業竊密行為“必須停止”。白宮高官表示,製裁手段雖然暫時不實施,但依然是工具箱裏的重要手段,好在中方已經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最近派特使來進行討論就是例證雲雲。就在習近平抵達華府前夕,美國媒體又“適時”傳出消息稱,美國聯邦政府人事管理局(OPM)承認,聯邦職員個人信息遭侵入的嚴重程度超過預期,有560萬聯邦職員指紋被黑客竊取。
高聲指責與製裁威脅,夾帶著取消或降格訪問,加強對華製衡的呼聲,習近平似乎是在中美關係暗流湧動的時候來到華盛頓,此行征途多艱險,但這是中美關係的常態,他不是第一個遇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遇見。奧巴馬第一任的亞洲事務高級顧問貝德指出,過去幾十年,中國領導人來訪,沒有一次是輕鬆容易的,從1997年江澤民訪美,到2006年和2011年胡錦濤訪美,再到2015年習近平訪美,莫不如此。貝德說,這種中國領導人每次到訪華盛頓似乎都麵臨特別困難形勢的現象是美中關係的性質決定的。
參與組織過奧巴馬2009年訪華和胡錦濤2011年訪美的貝德分析,這也與中美雙方對待這種訪問的目標和手法不同有關。中方更重視訪問順利,受到高規格禮遇,美方則認為必須有重大步驟處理美方的不滿,否則就是關係的挫折和訪問的失敗。他建議,此次習奧會依然要向國際社會尤其是金融市場發出再保證的信息;兩位領袖要就伊朗、反恐、阿富汗、俄烏關係、兩岸關係等進行認真的戰略對話,但期待值不能太高,主要是相互澄清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尋找可能的合作,減少衝突的風險。他說,奧巴馬不希望美中關係成為中東、東歐之後美國麵臨的第三道緊張前沿,兩位領導人分享戰略看法,揭示共同點,表明手法至少是平行的,有助於防止美中對立的發生。
習近平25日下午要上國會山,那裏經常充斥著對中國的指責與非難,他將聽到議員們的抱怨甚至批評,但至少對話在進行。與呼籲降格國事訪問的共和黨總統競爭者、參議員盧比奧不同,國會美中工作小組創建者、同是共和黨籍的參議員馬克·科克說:歡迎習主席到華盛頓特區來,這是一次“曆史性的國事訪問”。他表示,不同意同事要求降格訪問的看法,這雖然在政治上似乎有誘惑力,但戳北京的眼睛其實無助於北京改變政策,隻會產生危險與緊張。他說,許多美中關係中嚴重的經濟與安全挑戰,不需要無腦的咆哮,而要靠真誠而有意義的對話。忽視和攻擊客人就不會獲得中國在網絡、南海、人權方麵有成果的合作,沒有托辭的誇張,進行開放坦率的對話,才是美國使用優勢並進行道義勸說的最好工具。
24日晚上7點15分,在白宮對麵的布萊爾國賓館,奧巴馬總統和拜登副總統即將與習近平主席進行一場長達幾個小時的私人晚宴。這樣的私人晚宴,他們之間已進行過多次,被認為是在沒有外交禮儀、拋開談話要點,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深入談戰略問題,分享彼此心路曆程的好方式、好機會。
希望在把酒言歡、促膝長談中,兩國領導人能發送出訊息:這個華盛頓其實沒那麽冷,兩國戰略關係依然能讓人感受到一股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