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印度洋已成地緣政治中戰略博弈之洋

(2015-01-05 05:36:13) 下一個

目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是中國由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


  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評論員 胡誌勇)隨著國際社會對海洋意識的不獨那提高,海洋在各國發展中的重要性日趨上升,世界各大國都非常重視海洋和經略海洋。

  綜觀曆史,中國的發展興衰與海洋密切相關。海洋對中國曆史發展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

  中國擁有遼闊的海域及豐富的海洋資源,中國大陸海岸線18000公裏,島嶼6000多個,島嶼岸線14000公裏,領海麵積37萬平方公裏,200海裏專屬經濟區300萬平方公裏,其中部分海域與其他國家的主張重疊。海洋經濟的發展不僅可以保證中國未來能源供應擁有新的來源,而且將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支柱和重要動力。中國必須實現從陸地大國向海洋大國的轉型。

  目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是中國由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中國的崛起依賴於海洋通道的保障。中國未來戰略利益要求中國必須確保海外經濟利益和海上通道安全。海洋通道安全與否將直接影響到中國的能源安全和經濟安全。並成為維護國家利益與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控製周邊海域、擴大沿海地區的海上戰略縱深是中國崛起的必然戰略選擇。 

  印度洋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貫通歐亞非與大洋洲,東靠資源豐富的南中國海,並通過馬六甲海峽通向廣闊的太平洋,隨著印度洋的地緣價值和戰略地位的不斷上升,中國更應重視經略印度洋。印度洋是中國提出的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海洋,在全球化形勢下充分確保在印度洋上自由航行的權利,對未來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應經略印度洋,積極實施積極的、和諧的“印度洋戰略”。此戰略依托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海權理論,以構建“和諧印度洋”為目標。呈現出“非擴張性”、“非霸權性”和“非排他性”的新特征,采取有效措施謀略中國在印度洋的戰略利益。依靠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海軍力量維護中國的海洋權益。

  中國在實施“印度洋戰略”進程中,既需要積極發展與印度洋沿岸國家尤其是與印度、巴基斯坦、斯裏蘭卡、孟加拉國、緬甸、馬爾代夫等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發展中印戰略夥伴關係尤為重要。又要處理好與域外大國的關係。即在發展雙邊關係的同時努力尋求多邊合作。為構建“和諧印度洋”創造良好的合作條件。

  同時,中國應積極構建直達印度洋的國際大通道,在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支持下,盡早建成以雲南為中心的連通印度洋的國際通道,以有效破解“馬六甲困局”,促進和帶動中國周邊國家的發展,盡快建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實現互連互通,共同推進中緬、中孟、中印公路、鐵路、航空、油氣管道、電信等網絡建設。加大對印度洋沿岸落後國家的投資,加快當地產業轉型與發展,使國際大通道成為共同富裕的希望之路、發展之路。 

  隨著印度新總理莫迪上台執政,中、印兩國彼此都進入了新一屆領導人執政的曆史新時期。隨著中、印兩國關係進一步深入發展,印度洋正成為中、印兩國密切合作的重要平台。

  而且,隨著對能源需求的增加,印度對印度洋的作用也在不斷上升。印度希望長期保持在印度洋地區的海上強勢存在。盡管許多國家的利益在印度洋匯聚,但印度洋相對而言仍然不存在爭端。

  但是,中國在印度洋麵臨諸多障礙。除了巴基斯坦之外,中國在印度洋地區並沒有真正的盟國和合作夥伴,而美國在這個地區既有盟國,也有合作夥伴。就美國而言,比起整個太平洋地區,與印度等合作夥伴以及與澳大利亞等盟國的合作相對不那麽複雜。而且,這樣的合作天然地契合印、澳兩國的戰略傳統。

  中國“印度洋戰略”已成為中國海洋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現階段的目標應以保衛印度洋航線為主。采取先易後難策略,穩步推進,不斷擴大中國在印度洋區域的硬實力與軟實力,利用公共秩序保證海上通道安全的同時,積極嚐試建立補充性的通道備份,形成有效對衝,避免其他國家以海上通道安全訛詐中國。有效拓展中國的出海口,使相關國家成為中國印度洋安全架構上的利益攸關方,最終實現中國由區域性海洋大國向世界性海洋大國的戰略轉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