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義
中評社台北11月29日電(評論員 王昆義)從1994年陳水扁第一次參選台北市長喊出“希望、快樂”的口號之後,“希望”這兩個字幾乎已經變成民進黨候選人最喜歡的選舉口號,在2000年陳水扁首次參選“總統”時,他又打出“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一直到今年的“九合一”選舉,不隻民進黨籍的市議員候選人到處喊出“希望”的口號,就連台中市長民進黨候選人林佳龍也喊出“希望城市”,民進黨人喊了這麽多的“希望”,是否真的給人民看到希望了呢?
就以陳水扁執政的那8年期間,由於跟大陸逆著走,結果在大陸經濟發展最快的21世紀第一個10年裏,陳水扁隻知道用“一邊一國”跟大陸的“九二共識”對嗆之外,他根本看不到中國的崛起,讓台灣錯失了許多跟隨大陸崛起的機會。
其實,台灣的經濟就是一個“島型經濟”,台灣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一個大型經濟的國家走,才會有發展的機會。就以1950到1980年代,台灣的經濟大多是跟著日本經濟崛起的方向走,所以,在許多台灣人的印象中,沒有日本經濟複蘇,就不可能有“台灣奇跡”的出現。
當然,日本經濟在二次戰後的複蘇,主要還是有美國在背後力挺,一直到1990年代,日本經濟陷入長期的停滯,而美國資訊產業也在矽穀的帶動下,變成“知識經濟”時代另一種人類經濟的夢想。
而台灣經濟也在1980年代經過到底要發展資訊產業或汽車產業的爭辯,後來以李國鼎為首的資訊產業派獲勝,而以趙耀東為首的大汽車廠派則失敗於資訊產業派,但是輸歸輸,在那個以經濟發展為主的年代,敗者也會全力支持勝者。
但是,經過民主化以後的台灣,大家所關切不再是經濟的發展,而是全力的把發展的重心放在政治麵向,尤其是1991年民進黨通過“台獨”黨綱”之後,政治上的鬥爭更變成統獨之爭,而李登輝引領的台灣政治更時常以大陸作為嗆聲的對象,而完全忽視了大陸經濟已經摸對了“石頭”,不斷的以每年兩位數字的成長率在增長。
可惜的是,陳水扁上台以後,他以李登輝為師,繼續跟中國大陸對嗆,而且還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就在政治的對杠之下,台灣的經濟也逐漸“倒退魯”(倒著走),結果是台灣的經濟失去對日本的依靠,資訊產業也隻能幫美國代工的份,到現在為止台灣還是看不到“希望”之所在。
現在呢?民進黨人不支持兩岸經濟共同發展,也看不準台灣的經濟已經被大陸遠遠的拋到腦後,大家發現大陸經濟已經超越日本,變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是泛綠陣營還是不願相信這個事實,所以大陸拋出“九二共識”,台北市長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故意反問“九二共識的內容是什麽”。其他的民進黨候選人根本提都不提“九二共識”,甚至蔡英文也都不吭聲。
其實,以柯文哲無黨籍的身份,應該最容易接國台辦主任張誌軍所拋出的“九二共識”,柯文哲也應該很清楚“九二共識”的內涵就是“一個中國”,至於“一個中國”內涵就讓兩岸各自表述了。
但是柯文哲的無黨籍身份,雖然是最容易接大陸拋出來的球,可是他不敢,那就更別寄望其他民進黨的候選人了。如此,如果這次選舉民進黨大贏,民進黨的候選人是否又要不斷杯葛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呢?
現在大陸的經濟發展已經是台灣不能忽視的“大國經濟”,台灣經濟已經從依附日本、美國,現在不得不轉向大陸,但是,沒有良好的兩岸關係,泛綠口中的“希望”是否能成真,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