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科齊正式宣布謀求連任。 中評社北京2月20日電(作者 邢驊)2月15日,薩科齊總統正式宣布代表右翼的人民運動聯盟參加4月22日開場的法國大選,謀求連任。此前,欲奪取新一屆總統寶座的其它黨派候選人已陸續登上擂台,法國這場政治大博弈的場麵實際上早已擺開。
代表左翼主流出戰的社會黨人奧朗德、極右翼國民陣線的瑪麗.勒龐,以及中間派民主聯盟的貝魯都是各路群雄中頗具雄心與影響的。去年底從人民運動聯盟殺出,宣布參選的前總理德維爾潘雖然才能出眾,但在政界影響力有限,被普遍認為並無勝算。根據法國曆來左右翼對峙的政治格局和現實的政情,對陣薩科齊的最有力的競爭者是奧朗德,大選的結果將取決於兩者孰勝孰負。
當前,奧朗德手中掌握著對薩科齊極具殺傷力的王牌,選情優於後者:首先是,2007年薩科齊上台執政時曾高調承諾推行“徹底與持續的改革” ,提升國家經濟狀況,但實際政績卻遠與願違,延長退休年齡等改革措施遭到社會廣泛抵製,難以推行。
更有甚者,近幾年因金融危機及接踵而至的債務危機,法國經濟的結構性缺欠被進一步放大,應對困境的能力捉衿見肘,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信譽下落,財政緊縮措施難與經濟增長並行,失業率創記錄地高升,公眾失望、不滿情緒上漲。薩科齊近幾年所獲民眾支持率本就一路走低,而近期就選情的多次民調更加顯示了薩科齊退,奧朗德進的趨勢:與2007年大選時對比,社會各階層選民準備投票給薩科齊的比例都明顯下降;在公眾就薩科齊和奧朗德在不同領域表現優劣的評價中,前者在就業、購買力、教育、稅收等多項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部門都落後於後者,隻有在維護治安一項優於後者。
對選舉結果的總體預測是,第一輪投票中,奧朗德得票將超薩科齊,如需第二輪投票,奧朗德將以明顯優勢拿下薩科齊。同時,薩科齊周圍的執政黨與內閣成員一些高官的腐敗醜聞以及薩本人獨斷專行,任性不群的作風也損傷了他的公信力與親和力。
最後,薩科齊雖然在國際事務中力挺法國的大國地位,對外關係上不無建樹,但其外交行動在國內仍遭到不少批評。去年,一批外交官曾集體匿名發表公開信,指責總統對外政策的種種不當。再有,在歐洲遭受債務危機時,由於自身經濟的衰勢、法國維係歐盟核心地位非常吃力,難與德國日趨上升的實力與影響相比。薩科齊的政敵又就此批評法國在歐盟內淪落為隻能追隨德國的小夥伴。
長期居於在野地位的社會黨意圖最大程度地利用薩科齊政權不被看好的時機,一舉實現左右翼更迭的“改朝換代” ,並為此開展了頗有威力的選戰:
(一)緊抓現政權經濟、社會政策不得人心的要害,重拳出擊。奧朗德為此搶先發布了一項包括60項承諾的經濟、社會政策綱領,力圖表現比薩科齊政權更具有解除國家經濟困境與公眾疾苦的意誌和辦法。綱領在保證逐步壓低財政赤字、促進經濟穩步增長,以擺脫當前危機的同時,特別迎合社會對現政權的不滿和訴求,提出將給青年創造15萬個就業崗位、教育部門增加6萬個崗位、退休年齡重歸60歲、提高財富稅率等新政,突出對青年與中下階層的關懷與縮小貧富差距的意圖。
(二)打造奧朗德個人與薩科齊不同的清新形象。社會黨首創了黨內投票選定總統候選人製度,並由這個新程序推出奧朗德參選,使他蒙上享有廣泛民主基礎的光環。與此同時,奧朗德特別有意沿著公眾對他“左派中的中右派”的評論 ,顯示政策思想穩當,遠離極端主張,並強調自身是“安靜的男人”,未來是一位“正常的總統” ,意欲對比薩科齊的過度張揚、華而不羈的弱點,爭取人心。
(三)增進競選手段,開展逐門逐戶的家庭拜訪及網絡宣傳。
薩科齊總統正式投入競選,使對壘的人民運動聯盟與社會黨兩軍進入白熱化的正麵交鋒。薩科齊宣布參選比人們期望較晚,表現了某種穩坐釣魚台,有信心後發製人的態度。薩科齊反製對手的著力點是:
(一)社會黨雖著意提出了一套應對國家經濟、社會問題,很具誘惑力的親民方案,但其可行性尚缺乏說服力。執政右翼人士近日猛攻奧朗德的施政綱領“不會算賬” ,為多項許諾需增加的大量開支“並無著落” ,“隻是從早到晚地挑剔他人毛病,而並無替代良策”。上世紀80年代社會黨領袖密特朗出任總統時曾推出一係列過度左傾的經濟政策,而後被迫改弦更張。此次,薩科齊陣營故意以曆史經驗為戒,稱奧朗德的綱領無非是密特朗主張的“老調重彈” ,同樣難以推行。
(二)在危機時刻大打“國難牌” 。薩科齊宣布參選時稱,“鑒於法國、歐洲及世界三年來遭遇空前危機的形勢” ,如不爭取連任,“就等於我逃脫職責” 。他日前反駁政敵攻訐時還說,“你們可以說我是失敗的總統,不過在困難臨頭時,隻有我有勇氣、有能力處理問題” ,強調自己在應對國家困局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利用法國傳統的追求大國地位意識,鼓動愛國情緒,薩科齊以“強大的法國” 為競選口號。他還強調自己並非隻代表右翼,將特別致力於事關全社會的就業問題,意圖鑄造全民領袖形象。
(四)在1958年伊始的第五共和國曆史上六位總統中隻有密特朗一人出自社會黨,而右翼的人民運動聯盟黨則從1995年至今17年內連續把握國家政權,在大選中因執政地位而享有在野的反對黨不具備的資源。薩科齊周圍有老牌政治家菲永總理、朱佩外長等輔佐,也是社會黨經營國家中的缺項。
當前,左右翼選戰膠著。法國身受債務危機的沉重壓力,又在歐洲與國際事務中承擔著重要責任,需做出頗有難度的決策。法國航船於風浪中顛簸、搖晃的危機時刻,公眾平日的不滿情緒是否會在很大程度上化為換掉舵手的決心,選民投票中求新、求變的心理是否會壓過求穩心理,將決定奧朗德現有的上風能否延續到底,薩科齊能否後來居上,壓倒對手,而當前選情尚不能就此定論。未來兩月的政局走向充滿變數,誰將領導法國走出危機至今還是一個大問號。
法國的大選對其內外政策的影響,因其國際地位的出眾,引起廣泛囑目。可以估計到的是:薩科齊如獲連任,必將感到在國內有加厚的政治基礎,從而會以更大的自信與力度,加力推進現行政策,在歐洲事務中將與德國一道推動歐盟擺脫債務危機、促使一體化繼續前進的各種舉措,在國際事務中努力擴大發言權,在解決地區熱點問題上可能顯示更多的進取性與強硬態度。
如果社會黨翻身執政,國內政治格局有變,由於在法國乃至歐洲,左右翼政策接近已是多年來日趨明顯的趨勢,任何新任領導人改變、調整政策的餘地都很狹窄。一個社會黨的總統一旦上台,在國內,仍不可避免地要接過並穩妥處理國家原來麵臨的難題,必需在選前的左傾主張與執政後的務實需求間做出平衡,任何政策變動都會受到種種約製,隻能是審慎、小步的,否則會產生事與願違的後果;而在對外關係上,作為國際舞台上的新麵孔,社會黨的領導人首先要致力於“混個臉熟” 建立與各方關係,政策上不可能明顯地走出現有軌道之外,對華政策亦會大致如是。
據此,不管大選結果如何,中國應繼續致力加強中法雙方的相互了解與信任,促進對雙方乃至世界都有積極意義的中法關係的穩定發展。
(本文作者邢驊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