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美國及北約不會輕易對伊朗動武

(2011-11-08 21:03:47) 下一個

伊朗帕琴基地衛星圖。該基地與伊朗位於西北部城市庫姆的一處地下基地一起,長期被西方懷疑為伊朗進行核武器秘密研發的場所。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電(評論員 蕭琴箏)2011年11月初,英國、以色列等國媒體渲染美國、以色列可能對伊朗動武。英國衛報報道,一名英國國防部官員表示奧巴馬政府可能頂不住強硬派壓力而打擊伊朗,雖然不會派地麵部隊進入伊朗,但“小股特種部隊可能潛入”。鑒於伊朗正把離心機等設備轉移進山區地下堡壘, 12個月後最佳轟炸時機將消失,英國必須加緊製訂應急計劃,配合美方行動。以色列《國土報》報道,以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正為對伊朗動武爭取內閣支持。

  以色列高度關注伊朗的擁核進程到了何種程度,因為以色列認為伊朗是其最大的軍事威脅。以色列總理兼右翼老黨主席內塔尼亞胡,以及國防部長、前工黨主席、現任“獨立黨”主席、綽號“小拉賓”的鷹爪鴿派巴拉克均對伊朗做出強硬表態,表示以色列不會對伊朗謀求核武的步驟和目的視而不見,以色列密切關注並支持對伊朗采取武力行動。鑒於這些因素,以色列強烈需要美國繼續在中東保持強大影響,繼續堅定支持以色列,成為其堅實的戰略後盾。

  美國近期大力渲染伊朗人員在美國試圖暗沙特駐美大使,但證據明顯不足,炒作手法並不細膩,也顯得很突然,顯示美國和以色列等方麵希望國際社會重新關注伊朗核問題,避免過度專注於利比亞等中東其他國家,降低重趨升溫的巴以關係、巴勒斯坦入聯等問題的熱度。實際上,伊朗也麵臨不少政治、經濟、能源、社會以及安全等多方麵問題與挑戰,明顯缺乏在當前敏感時期刺激美國以及海灣國家、引火燒身的動機。

  據輿論分析美國此舉實際是為了進一步拉攏海灣國家向美國靠攏,進而在海灣國家駐紮大量軍隊,借以看住伊拉克、威懾伊朗、支持以色列、輻射西亞北非地區。就是否動用武力而言,從各種因素看,未來一段時期,美國、法國以及北約主要成員、以色列等方麵對敘利亞、也門存在視情況動武的可能性,但對伊朗動武,在目前以及可預見的將來,還看不到實質性可能。目前的渲染實際是新一輪輿論攻勢,類似於布什時期多次對伊朗的虛張聲勢。以色列的確有對伊朗動武的打算和決心,但仍很顧忌美國的約束性警告以及伊朗可能發起的中遠程報複等因素。

  針對英國和以色列媒體的猜測性報道,英國和美國一度官員拒絕正麵回應,製造戰略模糊。英國國防部表示希望通過談判化解伊朗核計劃爭執,但同時不排除軍事手段。美國國務院表示不會回應這類報道。《紐約時報》先前報道美國考慮向海灣地區增派更多軍艦,與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等6個國家擴大軍事合作,以進一步圍堵伊朗。

  伊朗方麵反應強烈,伊朗國內發起萬人反美示威活動,最高領導人哈梅內抨擊美國編造伊朗政府卷入刺殺沙特駐美國大使的謊言,指出美國希望借此向伊朗施壓,借機從占領華爾街活動和其他難題中脫身。哈梅內伊指出,正是美國策劃針對伊朗的恐怖主義活動,伊朗軍隊總參謀長哈桑・菲羅紮巴迪說,伊朗的軍事力量足以懲罰侵略者。

  2011年11月初,為適度澄清對伊朗政策,避免雙方關係對立失控,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不尋求與伊朗的軍事對抗”,但將利用力所能及的一切手段繼續增加對伊朗的國際壓力,美國正在等待11月中旬國際原子能機構涉伊朗核報告出台。此舉表明暫時還看不出美國要對伊朗動武。看美國是否對伊朗動武還必須關注一年來令人矚目的美國戰略動向。美國一年來試圖加快從中東脫身、加大在亞太地區投入的力度。奧巴馬政府的主要心思已從中東事務相對超脫,力圖在亞太尤其是東亞地區顯示影響,起到地緣平衡的效果,對中東戰略更傾向於輿論支持、軍事策應,不願直接的大規模軍事介入。

  回顧過去10年的美伊關係記錄可以發現,伊朗核問題形勢變化很快,美國軍事威脅居多。盡管美國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美國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麵處境極端困難。對伊朗動武將會麵臨巨大掣肘因素和災難性後果,伊朗具有不可忽視的經濟、軍事實力,擁有比伊拉克廣闊得多的國土,且有同仇敵愾的民眾熱情,關鍵是伊朗有美國擔心的超常規武器和技術。更難的是收拾戰後局麵,美國在伊拉克駐有15萬軍隊,尚且身陷困局,假如美國打擊伊朗,並且維持戰後局麵,沒有50多萬軍隊難以擺平。

  美國的政策目標和實施之間有矛盾。美國想方設法推翻伊朗的現政權,製止所謂反美國家擁有核武器;同時又迫切希望伊朗同美國合作解決伊拉克難題。美國的政策顯然充斥著不公平和不對等。美國隻索求、不給予,隻要求對手保障美國的安全,而不承諾保障他方或自己所界定的“對手”的安全,反而謀求推翻對方政權。如此政策是不可能促使對方予以合作的。應當看到,緩和戰略是製止核武器擴散或核試驗的重要一環,激化言辭隻能逼迫有關方麵不惜代價、加速開發核武器的步伐。

  幾年來,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前國務卿基辛格、奧爾布賴特等均強調要借重伊朗的作用幫助美國擺脫伊拉克困局。奧爾布賴特表示美國政府必須準備同它不喜歡的政府談判,可以不接觸伊朗總統內賈德,但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與伊朗對話。其實,伊朗盼望從美國那裏獲得安全保證,與美國展開直接對話,進而實現關係正常化,完全融入國際社會。在克林頓執政後期,美國與伊朗關係轉暖的勢頭強勁,核問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美國對阿富汗戰爭中,伊朗給予阿富汗的北方聯盟(美國的倚靠力量)以很大支持。但2003年當伊朗看到美國鐵了心要推翻伊朗政權後,堅持強硬言行至今。美國對伊朗施加的高壓愈強,伊朗獲取核技術的決心就越堅定。當然,國際社會在反對伊朗開發核武器方麵的立場基本一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