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在震災後訪日,向日本民眾展示了中國政府和民眾對巨災感同身受的善意。 中評社北京9月2日電(評論員 張智新)從日本3•11大地震以來的近半年間,相比於去年9月釣魚島風波的驚濤駭浪,中日關係總體上可謂波瀾不驚。回顧分析近期中日間發生的係列事態,既能體悟到中日關係發展進程中始終未變的趨勢和因素,也能感受到其中或隱或現的變化與調整。
作為世界上最錯綜複雜的雙邊關係,中日關係雖然短期內總體波瀾不驚,但絕不等於風平浪靜。近期中日間最引人注目的事態主要有四件:一是5月份溫家寶總理訪日並出席中日韓領導人係列活動;二是黑龍江方正縣日本開拓團紀念碑被砸風波;三是日本8•15紀念活動諸多動態;四是由中國日報社和日本言論NPO共同實施的第七次“中日關係輿論調查”結果在北京發布。
透過上述係列事態,可以看出中日關係近期的“變”與“不變”。
中日關係的不變,主要體現為如下幾點:
一是釣魚島風波後中日之間驟然緊張的關係逐步趨於緩和,在停滯和僵局中謀求回暖的總體趨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這一點,尤其是從溫家寶5月份訪日之行可以看出。
溫家寶五月的日本之行,至少有兩個較為深刻的背景:一是日本爆發巨大震災,核危機陰影尚未散去,國際國內責難恐慌不斷的艱難時刻;二是菅直人首相上任近一年,因種種主客觀原因始終未能實現訪華的前提下。此訪既向日本民眾展示了中國政府和民眾對巨災感同身受的善意,更向日方宣示了中方不管形勢如何變化,始終維護和發展中日友好關係大局的決心和信心,以及對推動中日韓和東亞合作甚至東亞一體化的積極支持。菅直人上台一年多來,盡管也有2010年11月胡錦濤赴日出席APEC峰會和此前中日韓領導人河內峰會等雙邊及多邊活動,但溫家寶訪日無疑是這一年多來最重要也是唯一的高層雙邊正式互動。套用此前“破冰之旅”、“迎春之旅”、“暖春之旅”等說法,溫家寶將此行稱為“信心和希望之旅”,充分顯示出在困難背景和不利氛圍下,力圖推動中日關係早日走出僵局、重回正軌的良苦用心和不懈努力。
二是雙方重視雙邊關係同民族主義領土問題等結構性矛盾有增無減的悖論狀態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最新的中日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兩國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知識階層,對於雙邊關係重要性的認同與前些年一樣較為普遍,但是,在涉及到釣魚島等領土問題,以及類似開拓團、靖國神社等曆史問題時,雙方潛存的誤解、敵意甚或仇視瞬間就會被激發起來,讓雙方苦心積慮累積起來的互信好感被抵消殆盡。
三是隨著日本大地震、美債危機發酵、日本財政壓力有增無減且一籌莫展等,中日之間總體實力和國際地位對比繼續向著中國方麵傾斜的總體趨勢也沒有變化,相反還在繼續鞏固發展。日本災後重建、緩解財政危機等重重挑戰,無疑都將強化兩國實力對比、國際地位此消彼長的總體趨勢,這勢必將給兩國官方和民間心理帶來更大衝擊。
近期中日關係的“變”,第一方麵就突出體現為民族主義主流情緒之下,兩國民意仍有積極向好的態勢在生發和滋長。
這一方麵表現為日本執政當局繼續吸取以往錯誤教訓,在參拜靖國神社等曆史問題上持續自律,另一方麵表現為部分民族主義事件沒有持續發酵蔓延,反省檢討和換位思考的苗頭漸漸多起來。如日本大地震和海嘯巨災發生後,主流民意對部分幸災樂禍者進行了過街老鼠式地痛擊。另外,黑龍江砸碑事件發生時,中國國內先後有紅十字會黑幕、杭深動車事故等民憤極大的諸多事態發生,媒體輿論既對此舉未有過多關注的興趣,更導致民眾對此舉評價的顯著分化和爭議,這與以前類似反日民族主義舉動一邊倒評價和呼應的格局形成鮮明對比。日本方麵,盡管也有諸如野田佳彥所謂“A級戰犯不是戰爭犯罪人”的不和諧音,但右翼強硬勢力的影響也並無擴展和加強,理性主義和現實主義的聲音仍然占據主流。
中日關係的另外一“變”,則體現在雙方無論在政治勢力還是在政策傾向等方麵,中間化、理性化趨勢已然成為大勢,足以逼迫和牽製諸多極端勢力和聲音。
新的首相即使骨子裏親美遠華,策略上卻隻能采取現實主義的理性中間路線,即親美友華;至於偏右勢力大本營的自民黨,短期內更無出頭之日。在中國方麵,對日政策論爭的情勢也大致類似。這些都表明經過近5年來的不懈努力,中日關係積極健康的軌道漸漸成形,盡管其間也有意外和麻煩,但正式軌道的牽引力日趨明顯,各方均不得不正視並適應這一難以動搖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