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日本在經曆戰後經濟高速發展後,當前已處在轉折期,麵臨重大選擇。經濟不振、政治混亂、機製和結構弊端製約、災後重建難題交織在一起,在這種局麵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者為拉選票被某些勢力所左右,或者在舊有的框架下行事,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環球時報刊發中日關係史學會理事韓佐民的文章稱,去年夏天,我與一位來華日本友人閑聊。在被問及對日本印象時,我既談了日本的長處,也認為日本在一些大問題上缺乏戰略思考是一項重大缺陷。
為了說明這一看法,我舉了一個例子。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京街頭的好車主要是豐田、日產等日本產汽車,日本產品當時在中國人心目中形成了極好的印象;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也很希望改變國產汽車的落後麵貌,首先想到的就是引進好使、結實、省油、適合中國國情的日本汽車製造技術。
我當時任職的中國駐日使館在國內指示下,一直做日本有關方麵工作,想引進日本汽車技術,雖多方努力卻始終沒有進展。一次,我隨領導訪問日產公司佐間工廠,在與公司負責人進行交流時,領導表達了希望與日方技術合作的強烈願望。日方雖熱情接待,卻隻希望中方在進口汽車方麵多多關照,隻字未提在中國建廠或技術轉讓等合作事項,訪問無果而終。雖然引進日本汽車技術的努力以失敗告終,但中國發展汽車產業的計劃並未改變,而是改變方向,把目標轉向歐美。歐美人確實有眼光,有關廠商立即大舉進入中國並很快占據汽車市場,而當日本汽車業意識到短視的後果時,為時已晚,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爭到一席之地。
十幾年後,我看到一篇關於日產公司佐間工廠因汽車產業不景氣不得不停產關閉的報道,不禁感觸萬千。如果日方20多年前有點戰略眼光,在最有利的條件下與中方在汽車產業合作,今天可能是另外一種局麵,而且像汽車這樣對國民經濟舉足輕重的產業,說不定會對日本走出泡沫經濟破滅後的不景氣有所補益。
我很想知道日本為何缺乏戰略眼光,本以為友人會給出“島國根性”這個耳熟能詳的解釋,沒想到他卻說:“這是美國的原因,現在也一樣。”對友人的說法,我半信半疑,也未深思其原因。幾個月後,在美國“重返”亞洲的大背景下,日方挑起的釣魚島爭端升級,嚴重惡化了正在改善的中日關係。當時的日本外相在與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共同會見記者時,希拉裏再次重申釣魚島適用安保條約範圍的立場。對此,當時的日本外相充滿感激地回應:“希拉裏的講話給我帶來勇氣,今後要繼續推動日美合作。”看了這段報道,我才肯定之前友人的說法,同時也為日本感到悲哀。一個國家,聽了別人的話,才有處理國際關係中與他國問題的勇氣,不是悲哀又是什麽?那位外相的話顯然驗證了友人之前的結論。
現在,最需要的是日本自身能對國家發展的大方向拿出自己的戰略性思考與定位,跳出依賴美國戰略思維的罩門,找出一條既符合時代潮流,又符合日本國情的發展道路。日本曾是從廢墟上重新崛起的“模範生”,我真誠希望日本有識之士能獨立地拿出符合日本根本利益的國家發展戰略,與亞太各國友好相處,共同繁榮,這也應是大部分日本國民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