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社評:美債風波下的中美關係向何處去?

(2011-08-17 21:52:47) 下一個

美債風波背景下的中美關係,不乏風險和挑戰。


  中評社北京8月18日電(評論員 王鴻剛)圍繞提高債務上限的國會紛爭剛剛落幕,美國又遭遇近百年來首次主權信用降級,全球經濟隨之震蕩,各界對美國的能力與信譽倍感質疑,美債風波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一風波既已從經濟蔓延到政治,也正逐步從內政蔓延到外交。美債風波對中美關係的影響,將很快成為關注議題。

  目前看,美國政治家們忙於內鬥,對中國和中美關係無暇理會,兩國摩擦階段性降低;中國作為最大債權國對美高調批評而美國忍氣吞聲,感覺中國獲得更大道義優勢,美債風波似乎對中美關係並不大礙。不過美債風波仍在發酵,華盛頓政治向來複雜,國際格局和中美關係均處深刻轉型期,美債風波背景下的中美關係向何處去,還必須從美國內政治生態、對外戰略布局和中美關係大勢等多重角度考慮,其中不乏風險和挑戰。

  就美國政治生態而言,美債風波造成兩黨政治進一步極化,奧巴馬要在大選之年維穩中美關係難上加難。在經曆兩年摸索之後,奧巴馬政府對管理中美關係有更現實期待和更均衡手法;從諸多跡象看,奧巴馬似乎有意在2012選戰之前將中美關係穩住,集中精力搞好國內經濟,確保連任成功。

  但共和黨人豈能讓奧巴馬如此輕鬆?經此提限一役,兩黨撕破臉皮,立場各守一端,妥協空間收窄,共和黨必然要給奧巴馬製造更多麻煩。提限造成美國經濟震蕩和主權信用降級,對奧巴馬打擊已然不小,奧巴馬未來要搞活經濟難度更大;近期不少共和黨人又放出話來,要將網空安全、貿易政策和知識產權等一係列涉華議題作為競選工具攻擊奧巴馬,迫使奧在外交方麵更加分神。

  若奧巴馬搞得好經濟,自然勝券在握,對共和黨的攻擊泰然處之;若奧巴馬搞不好經濟,失去競選優勢,拖累黨內選情,不僅共和黨會把中美關係當成話題,甚至不排除民主黨人也會拿中國說事。加之美國民眾長期鬱積的焦慮情緒與部分政客的極端宣傳惡性互動,中美兩國之間剛剛建立的良性互動恐遭傷害。

  在軍事安全領域,大幅削減軍費引發各方不滿,“中國軍事威脅”的調門可能進一步拉高。新任國防部長帕內塔本來受總統之命壓縮國防預算,但麵對如此削減規模也疾呼此舉將嚴重製約一係列先進武器的研發和生產,削弱美國的軍事優勢,“完全不可接受”;剛獲擢升的參聯會主席登普西在任命聽證會上也公開反對削減方案。由於軍方和軍工集團及地方政府已成利益共生關係,軍費削減對後兩者的利益也構成損害。

  因此,為論證大幅削減軍費的危害,帕內塔渲染這將“嚴重削弱美國應對新興大國的能力”,暗指中國的意味明顯;佛羅裏達州長公開要求加大對台軍售力度,以此拉動本州就業。當前,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加速,而中美軍事交流仍相當薄弱,彼此猜忌有增無減;如果美國軍方、軍工集團和地方政府及國會進一步開動宣傳機器,借渲染中國軍事威脅表達對削減軍費的不滿,必然毒化兩國關係總體氛圍,有損兩國的政治安全互信。

  要實現經濟複蘇,奧巴馬的根本出路在於振興實體經濟,加大對外出口。如處理不當,這一戰略的實施也會造成中美關係緊張。美債風波進一步凸顯了美國優化經濟結構的必要性,進一步加快實施“再工業化”和“出口倍增”計劃,成為未來奧巴馬政府的空前緊迫任務。

  放眼全球市場,歐洲在主權債務危機中越陷越深,日本在3.11複合型災難中苦苦掙紮,西方世界普遍消費能力下降,無法拉動美國出口。唯有亞洲和中國市場增長強勁,潛力巨大,成為奧巴馬政府必爭之地。不過,這裏也同時潛藏風險和摩擦:一是美國為進一步拓寬中國市場,對中國加速自主創新、保護知識產權、扶持本土企業等方麵的壓力將明顯增大,這是中國不願意看到的。

  二是中國對美出口壓力和對美投資難度有所增加,美國在保護本國製造業和增加地方就業等方麵的實際考慮,可能會壓倒歡迎中國對美投資的口頭承諾。

  三是中國和美國都高度重視亞洲市場,而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機製與美國倡導的亞太經濟結構並不兼容,兩國在構建亞洲經濟秩序方麵的競爭實難避免。

  由是觀之,美債危機在美國政治中形成的消極氛圍和破壞性能量,對中國和中美關係構成深層而嚴峻的挑戰。不過也要看到,美債風波也使得中美關係的特征發生重要變化。美國的政策日益受到全球批判,中國的作用日益受到全球認可,中國在中美關係中的地位確有上升,在國際社會的境遇和形象大為改善;美國需要中國在搞活經濟方麵拉一把,中國也有必要在對國際社會的承諾和貢獻中樹立自己的威信,中國主動作為的外部空間和支持力量進一步增大。

  此次美債風波暴露出的有關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方麵的結構性問題,也需要中美聯手國際社會共同應對,中美在全球治理方麵的合作空間不減反增。所以,美債風波中的中美關係向何處去,一方麵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國內政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麵也越來越取決於中國自身的戰略選擇。中國如能把握這一重要戰略機遇,妥善因應,不僅可盡力保全短期經濟利益,更為重要的是在國際秩序深刻變革的大背景下獲得難以估量的長遠戰略收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