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美國《新聞周刊》:美中東外交崩盤,大戰略何在

(2011-02-18 00:38:12) 下一個

二零零九年六月,奧巴馬上任之後首訪中東國家包括埃及。一年半之後,美國應付埃及政局劇變卻措手不及。


  中評社香港2月18日電(記者 岑嵐編譯報道)埃及人民上周趕走了三十年親美總統穆巴拉克,人民革命浪潮正湧向伊朗、利比亞、也門等中東國家。美國《新聞周刊》最新一期刊登分析文章指出,美國在應付埃及政局劇變時措手不及,甚而整個中東外交麵臨崩盤,亟需建立全球外交大戰略。文章摘譯如下:

  偉大的普魯士政治家奧托.馮.俾斯麥指出“政治家能做的隻能是聆聽上帝透過重要事件而傳來的的巨大腳步聲,然後必須一躍而起抓住上帝披風的下擺,僅此而已。”以此信念並結合當時德國民族主義革命浪潮,俾斯麥在一百五十年前統一了德國並重塑歐洲各國力量均勢。

  上周,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埃及爆發人民革命,這是奧巴馬在其總統任內第二次聽到重大事件的“腳步聲”,他卻再一次錯失促進中東地區民主革命的曆史機遇。上一次是二零零九年夏天的伊朗。

  麵對中東革命浪潮,奧巴馬該做出的選擇清楚不過:或者支持年輕的革命者並將他們引領向有利美國的方向,又或乾脆袖手旁觀。一年半前,奧巴馬對伊朗選擇了後者。而這次在埃及,他做得更糟糕:一時勸說穆巴拉克下台,一時又退縮建議埃及進行“有秩序的”權力轉移,進退失據。

  結果是美國外交政策崩盤。奧巴馬總統已經疏遠任何一方:不僅穆巴拉克的軍中友好,也疏遠了開羅街頭的年青民眾。除了奧巴馬,個個都是贏家。這種疏離的感覺還擴散得更遠。美國在中東地區最親密的朋友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均表示反感。沙特阿拉伯對於美國未能堅決支持穆巴拉克感到驚恐。以色列人則對華盛頓的失敗因應感到沮喪。

  上周,在特拉維夫召開的一個年度安全會議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這是美國外交政策大失敗。

  失敗並非運氣不好,而是因為奧巴馬團隊缺乏連貫的大戰略,對此資深外交家們早已憂心多時。當然不能苛求總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當前的戰略真空的真正責任方不是奧巴馬,而是國家安全委員會及其主管人等。

  最佳的國家安全顧問能夠結合國際關係知識與權謀。在此方麵,亨利.基辛格無出其右。基辛格與當時的尼克鬆總統一起,在一個地緣政治令人震驚的不穩定時代,促成美國大戰略。

  大戰略的真諦在於優先處理一些問題,並將其聯係重要議題而施加壓力。當時在中東問題上,尼克鬆和基辛格將蘇聯勢力趕出埃及,並將埃及變成一個可塑性的盟友。他們對中國的友好姿態,正是利用了共產主義陣營的分歧,有助於北京走向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濟開放道路。

  一位匿名的美國官員上周對紐約時報表示,“過去兩年來,我們有無數的有關中東和平、遏製伊朗的戰略會議。這其中有多少涉及埃及由穩定變成動蕩的因素?一個也沒有。”

  美國大戰略關乎選擇之必要。當今世界,這意味著在一係列艱巨目標中做出選擇,諸如阻止激進伊斯蘭擴散,限製伊朗主導中東的野心,遏製中國經濟力量上升,預防俄羅斯重臨東歐,等等。

  當年俾斯麥被問及其殖民非洲的見解,他說“我的非洲在歐洲,這是俄羅斯和法國,我們在中間,這就是我的非洲地圖。”

  沒有人知道奧巴馬的中東地圖何在。或許在美國的中心州份,那裏將決定他連任的命運。也可能地圖根本不存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