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社評:重新認識印度,中國也需借鑒學習

(2010-12-15 19:32:00) 下一個

溫家寶此訪將進一步深化中印、中巴關係,促進本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


  中評社北京12月16日電(評論員 齊雲鴻)應印度共和國總理曼莫漢.辛格、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總理賽義德.優素福.拉紮.吉拉尼邀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於12月15日至19日對上述兩國進行正式訪問。溫家寶總理此訪將進一步深化中印、中巴關係,促進本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

  就印度而言,中國和印度都是亞洲的大國,都創造了符合各自特點和國情的發展道路,兩國注目各自的發展和影響,世界也對兩國刮目相看。近20年來,印度保持了穩定發展,取得了令本國人民比較滿意、令世界比較矚目的成就。從20世紀90年代起,印度政府才推行經濟改革,有意識推動印度經濟融入全球化進程。90年代印度GDP年增長 6.1%,進入21世紀加快增長,2004年以來印度經濟一直每年8%以上的速度增長,2006年達到9.4%。一些方麵很值得中國借鑒和學習。

  建國後印度長期依賴農業,經濟封閉、發展緩慢。但經濟改革20年來,印度直接或間接依賴農業的人口由原來的80%下降到58%。與此同時,印度信息產業發展耀眼,據統計全球20%的數字交通是以印度為起點或終點,印度在世界軟件行業具有很好的發言權,並正在努力推進硬件和芯片製造業的發展。印度製藥產業也取得迅速發展,正成為重要的臨床研究中心,是全球仿製藥品的重要供應商。

  幾年來,西方經濟學者推崇鼓吹的“金磚四國”中就包含了中國和印度。近年來兩國成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典型代表,在世界媒體以及多邊場合所不斷津津樂道,G20峰會等許多國際舞台更是產生非同凡響的影響。中國的發展成就得益於中國的政策優勢、人力資源優勢、科技教育儲備等許多因素,而印度的發展也有自己許多優勢,一些優勢印度反而顯得更明顯一些。比如印度的法律體係比較完備,能夠對合同等諸多經濟環節提供可靠保障。印度擁有比較完善的金融體係和發達的資本市場,銀行多數都是民營銀行,壞賬率很低,整個銀行體製比較健全。

  印度內政和經濟運行平穩,大國戰略外交也有聲有色,以至於近年來大國爭相與印度套近乎,美國、日本、俄羅斯等許多方麵與印度合作都很感興趣,不僅推動經濟貿易和軍事合作,也不斷推進政治合作和安全交流。印度的抱負遠大,國內發展實力要打造一流,國際影響要赫赫有名,尤其是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近日奧巴馬宣布支持印度的這一計劃,令印度激動不已。

  大規模擴軍與高質量建軍相結合。軍費持續攀升,與先進國家展開軍事合作,高起點高質量建設海陸空三軍,超前更新軍事戰略思想。大力發展海軍尤其是遠洋海軍力量,印海軍目前是印度洋上最具實力的海上作戰力量。著力加強空軍建設,印度空軍實力現列世界第四位。加強陸軍建設,陸軍建設著眼於多種作戰能力的提高,提高陸軍突擊能力、火力壓製能力並加強對山地戰法的研究。印度長期以來投入巨資研製戰略導彈,已建成地地、地空、空空、空地、艦載等多種導彈體係。引進先進武器裝備,同時注意外購武器多元化和先進武器生產本土化。發展核計劃成為印度曆屆政府的共同政策,並終於製造出原子彈和氫彈。

  印度取得諸多成就不是偶然的。有拉奧總理、瓦傑帕伊、辛格、索尼亞.甘地等具有遠見卓識的領導階層領導,推動發展政策連續性、推行強國道路和大國戰略。印度深知自己國力有限,但同時深知信息技術在知識經濟中的核心地位,於是對信息技術予以堅決的扶持,國際計算機浪潮也為印度軟件產業崛起提供了大舞台。曾經的人才外流給印度帶來好處,從矽穀歸來的科技人員創造力非凡。印度的成功還與印度民眾英語熟練、軟件外包產業發達、區位優勢明顯有關,也與鐵礦石等優質資源豐富、人力資源豐富、耕地資源充足、農業生產基礎牢靠有關。印度還有世界有名、儲量豐富的優質鐵礦,近300萬平方公裏國土中,可耕地比例很高,達50%以上,是農業發展、養活10多億人口的必要條件。

  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與西方發達國家交流沒有任何障礙。有10多億人口的印度初通英語的人超過兩億,是世界上掌握英語人數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而精通英文的人則有5000萬。印度采取了西方的民主運作形式,自詡為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認為在政治價值觀方麵與西方沒有溝通障礙。印度位於東西方之間,西方的黑夜恰好是印度的白天,西方國家的軟件業務可以讓印度接力完成後再發回西方。

  軟件外包業已成為印度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據統計,全球500強中有一半公司已經把“辦公室”轉移到了印度。印度計算機技術尤其是軟件技術發展迅速,班加羅爾成為世界矚目的信息產業城市,印度理工類高校因為信息技術研發而名聲大噪,頗具競爭力。印度軟件公司非常注意質量控製標準和培養自主開發能力。越來越多的一流軟件公司已開始注意自主開發並創立他們自己的軟件包和各種服務。

  印度沒有計劃生育,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人口素質較高,大多數軟件工程師都擁有10年以上的經驗。印度擁有400萬科技人才,排在日本、英國等研發大國之前,甲骨文公司總裁曾感到驚訝,“印度知識分子數量之多讓人感到吃驚。”印度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知識,勞動力成本低、素質高。印度幾家主要的軟件公司在人員培訓及前沿編程技術方麵不惜投入重金;印度還擁有先進完備的高等教育體製,許多公司與印度一流大學建立了密切聯係,以網羅優秀人才。

  但印度發展的前景也存在不確定性和製約。印度的經濟模式有自己的特點,也表現出不足——重消費輕投資,重內需輕出口,重服務業輕製造業,重高新技術產業而輕勞動密集型產業。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嚴重滯後,高速公路很少,以至於通往著名景點泰姬陵的公路都蜿蜒曲折。印度的工業和產業製造能力不足,信息產業實際產值所占比例不高,而單靠信息產業和軟件外包產業對拉動整個國家發展作用有限。失業人口數量很大。印度的民主政治體製係舶來品,在印度運行也有水土不服的地方,導致效率低下、腐敗盛行等後果。

  印度的宗教信仰有獨特影響。佛教創造自印度,一度在印度的那爛陀盛行一時,唐太宗時期的高僧玄奘曾遠道前往取經並在那爛陀求學講學,撰寫傳奇引人的《大唐西域記》,並演繹出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西天取經傳奇故事《西遊記》。上世紀50年代大德高僧玄奘的遺骨從中國轉往那爛陀,回到他生前取經修行的靈山佛國。但佛教後來在印度淡出宗教舞台,印度教取而代之,廣泛流行。雖然宗教不同,但印度教中也穿插著看淡當世苦樂、修行來世的宗教思想,他們相信人的不滅和流轉,對其他國家感到壓抑和不公的種姓製度,印度民眾也有容忍的一麵。

  這些信仰影響到印度民眾的性格,和氣緩慢、與世無爭,競爭力相對不強,但正是這種容易滿足使得民眾的幸福自我感覺較高,某種程度上有利於社會穩定與和諧,類似於中國古人講究的樂天知命、順天應命、安貧樂道。但客觀而言,婆羅門、刹地利、吠舍、首陀羅等四大種姓製度依然製約著印度現代思想的增強,製約著社會階層流動,對底層的民眾限製較大,影響到社會活力和創造能力的發揮。

  需要指出的是,印度不同教派之間衝突不斷,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極端勢力之間矛盾很深,大規模恐怖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和民眾安全。曆史上印度很難說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也經曆了很長時期的外族統治,國家凝聚力並不強。印度在印巴爭端以及在其他邊界問題上的執著也製約著印度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