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日本學者村田忠禧:中日誰也離不開誰

(2010-11-12 23:31:17) 下一個

村田忠禧教授是日本民間少數堅持釣魚島屬於中國的學者。他昨天在日本的家中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



村田忠禧考證大量文獻書籍之後得出釣魚島屬於中國的結論,這是他的參考書之一。


  中評社橫濱11月13日電(記者 劉曉丹)日本橫濱國立大學教授村田忠禧是日本民間少數堅持釣魚島屬於中國的學者。他昨天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從撞船錄像中可見,日本艦艇突然改變方向故意攔截中國漁船,企圖在不撞沉漁船的情況下,抓扣中國漁民。他呼籲日方公布事件中拍攝的全部錄像,唯有這樣才能全麵理清撞船事件的真相。

  他認為,中國和日本誰也離不開對方,雙方應繼續推進戰略互惠關係,做到合作雙贏。涉及領土爭端的時候,要保持用冷靜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態度。用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偽裝的愛國主義煽動情緒,是絕對要不得的。

  “在這一問題上,我們應當向周恩來和鄧小平學習。應當意識到,我們還沒有超越他們的智慧,這是需要我們反省的。”


村田忠禧的中日雙語著作《怎樣看待尖閣列島釣魚島問題》2004年由日本橋報社出版。


  堅持釣魚島屬於中國 被日本網民罵作“國賊”

  2004年,村田忠禧的中日雙語著作《怎樣看待尖閣列島釣魚島問題》由日本僑報社出版。這本小書簡明扼要地梳理了兩國關於釣魚列島的爭議,通過考證中國、琉球、日本等各方麵的文獻和資料記載,得出以下結論:

  “作為曆史事實,被日本稱為尖閣列島的島嶼本來是屬於中國的,並不是屬於琉球的島嶼。日本在1895年占有了這些地方,是借甲午戰爭勝利之際進行的趁火打劫,決不是堂堂正正的領有行為。”

  一名日本學者能夠本著良心說出這番話並不容易。當年,他以冷靜客觀的態度和嚴謹的作風,把曆史真相陳列在我們眼前。如今,他仍堅持這一論斷。

  有偏激的日本網民罵他是“國賊”,他一笑置之,對於網民的不負責任言論,他並不上心。令他更加失望的是日本政府和主流媒體的表現。他告訴中評社記者:“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主流媒體寧願與政府保持一致,不敢發表我的觀點。可見,日本媒體並不真的自由獨立。”

  “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真實、真理,而不是國家的利益。”村田忠禧這句話,把他主持正義的勇氣和獨立卓越的人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不由得讓人肅然起敬。

  日方應公布撞船事件中全部錄像

  村田忠禧正在密切關注近日掀起的釣魚島紛爭。在看過撞船錄像之後,他認為,肇事方絕非中國漁船:“明明是日本艦艇突然改變方向,故意攔截中國漁船,企圖在不撞沉漁船的情況下,抓扣中國漁民。”

  目前網上流傳的隻是剪輯過的錄像片段,村田忠禧呼籲日方堂堂正正地公布事件中(三艘日本艦艇)拍攝全部錄像,唯有這樣才能全麵理清撞船事件的真相。

  他指出,涉及領土爭端的時候,要保持用冷靜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態度。用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偽裝的愛國主義煽動情緒,是絕對要不得的。“在這一問題上,我們應當向周恩來和鄧小平學習。應當意識到,我們還沒有超越他們的智慧,這是需要我們反省的。”


村田忠禧熱愛中國文化,家裏牆上掛著“清明上河圖”、字畫、京劇臉譜等裝飾品。


  中國和日本誰也離不開對方

  村田忠禧表示,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複蘇有賴新興國家,特別是中國。中國的發展不是威脅,而是對日本有利的,這一點,許多有遠見的日本企業家都十分認同。

  他認為,中國和日本誰也離不開對方,雙方應加強信任,共同推進戰略互惠關係,才能做到“合作雙贏”。

  中日之間缺乏互信,他認為原因是兩國人民之間相互認識不足,容易產生誤解。尤其是兩國的年輕人,更應該多多交流,了解對方真正的情況。


村田忠禧是研究中共黨史和毛澤東思想的專家,家裏書櫃中收藏著許多有關書籍。



各種中文書籍塞滿了村田忠禧的書房。



  專注研究中共黨史和毛澤東思想

  村田忠禧是日本著名的中國通,出生在日本一個農民家庭,畢業於著名的東京大學。他求學時就對中國產生了濃厚興趣,修讀過中國文學和中國哲學。他笑著告訴記者,自己原本是想學日本曆史的,卻因緣際會進入了中國係。

  他讀大學時,正值中國文革時期,後來又發生了抓捕四人幫等事件,於是開始深入係統地研究中國近代史,主要研究中共黨史和毛澤東思想,後來成為這一領域裏國際知名的專家,曾把《毛澤東傳》譯成日語然後出版。

  為什麽研究毛澤東?村田忠禧對記者說:“要想了解中國近代史的問題,繞不開毛澤東,他按中國國情搞革命,與新中國誕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是現代中國最大的偉人。”

  排除政治影響 冷靜客觀做學問

  村田忠禧曾在東京大學擔任助教,後來轉任橫濱國立大學任教,1993年晉升為教授,授課科目主要為漢語、中日關係、中國曆史和社會史等。他長期致力於促進中日友好,向中國的大學捐贈過電腦,亦曾擔任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等大學兼職教授。

  多年來,村田忠禧一直堅持的原則是:盡量排除政治影響,從學者的角度出發,以冷靜客觀的態度做學問。

  “作為日本人,我當然也愛國。”村田忠禧說:“然而,我們不可盲目愛國,不可陷入狹隘的民族主義。”說到這裏,他提醒記者北京天安門城樓上的標語──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因為熱愛真理,故能超越國界。這位日本學者深信國際主義精神有時比愛國主義精神更加可貴。

  村田忠禧中日雙語著作《怎樣看待尖閣列島釣魚島問題》論述觀點摘錄:

  ●明代以來各種各樣的中國地圖和文獻都把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標注在中國的版圖內。

  ●從地理位置上說,衝繩與釣魚島間隔著深海溝,而中國大陸和台灣島與釣魚島間連著大陸架,條件更為便利。因此,自古以來就有中國漁民在該海域從事捕撈活動。

  ●作為曆史事實,被日本稱為尖閣列島的島嶼本來是屬於中國的,並不是屬於琉球的島嶼。日本在1895年占有了這些地方,是借甲午戰爭勝利之際進行的趁火打劫,決不是堂堂正正的領有行為。這一曆史事實是不可捏造的,必須有實事求是的認識和客觀科學的分析態度。但是有的人打著研究的旗號,實際上是有意地隱瞞事實。

  ●對釣魚島等問題不要孤立地看,要放在衝繩問題、台灣問題等整體的演變中來看,要把過去的曆史與今天的現實結合起來分析。

  ●在領土問題這樣的國家間的見解對立的情況下,需要傾聽對立的意見,保持用冷靜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態度。不冷靜地思考,立即用狹隘的民族主義,用偽裝的愛國主義煽動情緒是絕對要不得的。在這一問題上,我們應當向周恩來和鄧小平學習。應當意識到,我們還沒有超越他們的智慧,這是需要我們反省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