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黃金十年下兩岸發展的隱憂

(2010-10-04 18:29:19) 下一個

“黃金十年”雖美,但仍潛藏隱憂。



化異求同,深化兩岸關係,端視兩岸領導人的智慧。


??中評社 題∶黃金十年下兩岸發展的隱憂,作者∶劉廣華(台灣)、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

??·在1999年7月,李登輝提出“特殊兩國論”、2002年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後,台灣等同於全麵放棄代表全中國的宣稱。

??·而更嚴重的是,在台灣對“代表全中國”的政治定位上退守之後,台灣民眾對於身份的認同其實也隨之有了很大的改變。

??·兩岸走到現階段並不容易,要如何異中求同,在同中存異,活化、深化兩岸的和緩關係,建立一個真正無隱憂的黃金十年,就有賴兩岸領導人的智慧了。

??兩岸在完成ECFA簽署之後,馬英九政府雄心勃勃的要創建黃金十年,列早收清單的各相關企業也莫不摩拳擦掌,準備在全球最大的市場大展身手,兩岸關係和緩更上一層樓。

??然而,兩岸關係在發展之中仍存有不容忽視的隱憂。這些隱憂不會因為兩岸關係和緩而自動消失,不能逃避,也不能忽視,需要正視,更需要嚴肅以對。

??兩岸政治定位問題的隱憂

??雖說兩岸目前有“先民後官”、“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默契。然而,政治問題暫不處理並不代表不用處理。台灣不可能期待大陸永遠的讓利,大陸也不可能容許台灣永遠“隻取不予”、“隻經不政”。易言之,雙方不可能期待在和緩的關係下,永遠維持“先經後政”的現狀。政治問題總要解決。

??究其實際,兩岸的政治定位問題不在曆史的遺留,而是後來的轉變。冷戰期間雖說意識形態當道,僵局難解,然雙方基於傳統主權理念,各自宣稱代表全中國,互不相讓。而不論彼此事實上主權所及之程度,以及真正治理之領土幅員大小為何,至少這樣的政治定位對於兩岸而言都是相對明確的。

??始於90年代初期,由於政治現實的限製,台灣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持漸有鬆動。在李登輝政府主導下,於1991年修憲,在增修條文第11條將憲法的地域效力限於台、澎、金、馬,承認大陸在大陸統治權的合法性,而此與宣稱代表全中國的主張有相當大的背離。雖說兩岸在1992年達成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如今成為兩岸共同認知的基礎;然衡諸實際,則與原來毫不模糊的一個中國原則已經有相當大的距離。在1999年7月,李登輝提出“特殊兩國論”、2002年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後,台灣等同於全麵放棄代表全中國的宣稱。

??台獨主張的考量姑且不論,對於台灣而言,既然在現實上無法代表全中國,則另起爐灶主張台灣的主體性,應該也是一個可行的方向。然而多年來的發展已證明,國際政治的現實並不容許台灣走出這樣的一條路。因此,放棄代表全中國的宣稱等於讓大陸掌握“一個中國”的完整詮釋權,而在“一個中國原則”及其內涵由大陸界定之後,統一與獨立遂不可避免地成為兩岸間最大的問題。兩岸之間所謂中央、地方之分野由此而生,反分裂法也以此為立法基礎,台灣的對外空間也遭受緊縮。易言之,兩岸間所謂的平等地位已經無法從政治定位上來考量。

??而更嚴重的是,在台灣對“代表全中國”的政治定位上退守之後,台灣民眾對於身份的認同其實也隨之有了很大的改變。就在2009年5月,馬英九政府就任一年之後,台灣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竟然高達64.6%,隻有11.5%的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雖說仍有18.1%受訪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不過廣義來說,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民眾已經高達82.7%。再以統獨立場而言,雖然僅有26.2%的民眾讚成獨立,但讚成統一的民眾更少,隻有10.5%,維持現狀的則是超過一半的54%。而在終極統獨觀念上,更是有45.5%認為台灣最終應該獨立,相對的僅有18.7%的民眾認為兩岸最終應該統一。

??由於台灣的民主體製使然,這樣的身分認同與統獨態度極有可能在未來經由民主程序成為政治上的現實。對應於大陸不容置疑的統一立場,此一政治定位及其衍生出的身分認同趨勢絕對會是黃金十年的一大陰影,兩岸和平發展的一大隱憂。

??“台灣意識”問題不容忽視

??“台灣意識”的起源非常單純,就是一般人都會有的愛鄉愛土的情懷。北京人熱愛北京一方之土跟台灣人自認為番薯之子的本質都是相同的,自認為是北京人或台灣人並不影響同時也是中國人的事實。

??若幹台獨人士將這樣的情懷上綱到國族意識的層次,或將其定義為反日本殖民或反外省族群的悲情意識,並試圖以這樣的意識作為獨立建國的基礎是另有用心,也誇大了“台灣意識”的意涵。平心而論,日據時期的皇民化教育姑且不談,即令從國民政府遷台後的大中國主義教育來看,“台灣意識”都不可能有時間跟空間發展成國族意識。

??然而,“台灣意識”還是形成了。這要從兩個層麵來看。

??首先,從李登輝政府以來一連串的修憲、“特殊兩國論”論述,一直到陳水扁政府的各種去中國化措施、本土意識的提倡,在某一程度上確實達到了區隔中國與台灣的效果,尤以年輕世代為然。易言之,對許多年輕人而言,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連結已遭切斷。年輕一代多自認為台灣人,已經少有人自認是中國人,這從上述的民調數據中可見一斑。

??其次,大陸之前對台灣所采取的文攻武嚇手段也確實發揮了強化“台灣意識”的推波助瀾效果,諸如1995、1996年的飛彈危機、2000年對台白皮書的“三個如果”、反分裂法的通過、沿海飛彈的部署等等,在在都難以讓台灣人產生同時也是中國人的認知。最普遍的質疑是,既然血濃於水,都是中國人,那為何中國人要打中國人?

??近20年來,所謂的“台灣意識”已經漸漸成為台灣人民認同上的主流。“台灣意識”並不否認大陸在文化、血緣、語言上的影響,但“台灣意識”強調的是以台灣主體性為基準,認為即便台灣文化、語言植基於中國文化、語言,但兩岸不同的發展也形塑出具有台灣本身特色的文化跟語言。現階段的“台灣意識”並未完全排除中國影響,處於同中有異的階段。易言之,所謂的“台灣意識”其實仍在淺層的“你群”、“我群”階段,並未深化到區分不同民族的“國族意識”階段,也有別於傳統的“台獨意識”。然而,現階段如此並不代表“台灣意識”不會進一步的深化,進而成為黃金十年的一大隱憂,兩岸不宜輕忽此一問題。

??兩岸軍事對峙問題

??在當前兩岸關係和緩的氣氛中,雙方軍事對峙的態勢往往容易遭到忽視,以為和平來臨,戰爭遠楊。衡諸實際,由於冷戰時期世界兩極對立的影響,也因為國共內戰的遺留,兩岸之間一直維持著軍事對峙狀態,迄今猶然。

??早自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初期,兩岸間雖無大型會戰,然仍互有間歇的軍事衝突發生。直至1979年元旦才正式宣布停止的炮擊大、小金門其實隻是儀式性作為,並不代表之前兩岸仍然持續進行軍事衝突,也不代表兩岸不會再有衝突。而從理論上而言,由於大陸從未正式宣布放棄以武力處理台灣問題,因此所謂的軍事對峙可說一直延續至如今。事實上,從1979年後的15年間,兩岸雖無軍事衝突,卻也是飽含敵意,互不往來,有時更瀕臨擦槍走火。在1995、1996年發生的台海飛彈危機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飛彈危機之後又已過了15年,雖說目前兩岸和緩態勢明顯,兩岸間的交流逐漸在升溫之中,前景樂觀。然而如前所述,隻要這樣的軍事對峙狀態存在,兩岸間隨時可能因為種種因素而再度出現類似飛彈危機這樣的緊張態勢。而此對兩岸間正常的交流與發展並不有利。

??兩岸間軍事對峙的根源因素當然是起於60年前的國共內戰,然而目前最主要的因素卻是在於大陸對台灣獨立趨勢的擔憂。如前所言,兩岸如果均宣稱代表全中國,代表著兩岸均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之下,問題僅在於究係誰屬正統中國的問題而已。而一旦台灣放棄代表全中國的宣稱,大陸就必須擔心台灣脫離中國而獨立的問題。傳統曆史因素、民族情感姑且不論,沒有任何一個大陸主政者承當得了失去台灣的責任。反分裂法的考量在於此,沿海飛彈瞄準台灣的考量也在於此。

??對台灣而言,在民主國家體製下,國家政體究係為何當然是全民意誌之體現。曆史、政治、或種族因素也許會是一個考量因素,卻絕非決定性因素。也因此,台灣究竟應該與大陸統一或自行獨立,純屬人民之選擇,大陸不能、也不該以武力之使用為威脅,強迫台灣人民接受統一的選項。

??因此,台灣武力建構,包含對外爭取軍購,甚或謀求與美、日建立軍事聯盟就成為維持民主體製的重要選項。而這樣的作法也自有其主客觀因素上的形塑以及現實上的需要,並不能逕行以勾結外國或有意走向台獨的觀點視之。總之,兩岸間的軍事對峙表麵上和緩,但本質上與當初時有交火的衝突狀況並無兩樣。

??總之,兩岸在目前雖是以“先同後異、先民後官、先易後難、先點後麵”等各項原則來擱置爭議、麵對歧異、進而整合差異。但諸如上述政治、軍事、及認同上的隱憂其實也不容忽視。兩岸走到現階段並不容易,要如何異中求同,在同中存異,活化、深化兩岸的和緩關係,建立一個真正無隱憂的黃金十年,就有賴兩岸領導人的智慧了。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9月號,總第153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