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李建榮:國民黨的大陸政策有質變

(2010-08-16 07:45:15) 下一個

李建榮:國民黨經過蔣氏父子到李登輝,再到馬英九時代,她的大陸政策也有質變。


  中評社台北8月16日電/海基會顧問、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建榮在“兩岸公評網”發表文章說,海基會與海協會在今(二0一0)年六月二十九日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勢必會在今後的兩岸關係互動上產生巨大的效應,兩岸的執政黨與台灣最大的反對黨民主進步黨,在這個議題上有拔河、有交鋒,盡管三黨在政治議題上見解互異,但是在民間熱切盼望兩岸能夠和平穩定發展的前提下,統獨不是最迫切的選項,維持現狀始終是台灣的主流民意,但此一現狀,隨著兩岸經貿文化觀光等交流的擴大與深化,所以現狀處在發展變動中,未來將把兩岸帶往何種方向,將是考驗三黨當權者的智慧。

  無可諱言,二00五年的連胡會所共同發表的五項和平願景共同新聞稿,到二00八年台灣出現第二次政黨輪替,民進黨下台,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關係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和平發展階段。盡管兩岸局勢有了大幅度的和緩,但是由於兩岸的政治體製不同,台灣定期的選舉與二次政黨輪替經驗,使得北京與台北的互動,除了要持續加強與國民黨政權保持良性互動與深化互信外,他也不能忽視與民進黨的對話與互動。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在互動過程中,免不了對政治步伐要都要有所調整。

  文章說,從共產黨的角度,當前兩岸和平發展是務實的基調,台北方麵不喜歡聽到的“一國兩製”、“和平統一”、“不放棄武力犯台”等字眼,在兩岸高層互動場合基本上很少出現或是避免出現。但畢竟“一國兩製”、“和平統一”是鄧小平在世期間所定調,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的成效,通過檢驗已經大幅彰顯,他在大陸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因此現有的共產黨黨政高層很難更動這八個字的鐵律,所以江澤民與胡錦濤的任期間,盡管對台政策有江八點、胡四條、胡六條的表述不同,但整體而言,共產黨希望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目標是從未改變,一國兩製隻不過是手段,現階段的和平發展則是進程。

  從國民黨的角度,現有的“憲法”是一個中國的架構,她與共產黨良性互動的基礎是建立在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可以各自表述內涵,這也與民進黨的台獨黨綱或台灣前途決議文有明顯區隔。不過國民黨經過蔣氏父子到李登輝,再到馬英九時代,她的大陸政策也有質變。蔣氏父子與毛澤東一輩子鬥爭,從武裝鬥爭到冷戰時期,國民黨從“反攻大陸”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政治口號,基本上對統一中國還有製度上的信心與雄心。但隨著大陸改革開放的績效出現,與加入聯合國的國際效應,台北的國民黨政權也放棄反攻大陸的神話,李登輝時代所主導的“國家統一委員會”,認定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但是這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中國要再統一必須經過三個階段,當經濟、民主、輿論開放接近同一水平時,才會進入最終的政治進程。但是李登輝在任期的後半段露出台獨征象,甚至任期屆滿前提出兩岸乃特殊國與國的關係,兩岸關係頓時陷入緊張。再經過八年的民進黨政權,等馬英九上台主政,“不統”、“不獨”、“不武”,“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成為新的訴求。

  而民進黨自創黨以來,台獨基本教義派,一直是該黨死硬的意識型態捍衛者。這個主張鮮明強調兩岸是一邊一國,各自擁有“主權”。盡管陳水扁在掌政時曾經說過建國製憲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民進黨內部也的確有理性的聲音認為應該調整對中國的思維,不能讓國民黨完全主導兩岸政策。但是這種務實理性的聲音,每到選舉季節就被淹沒。但民進黨任何一位有想爭取大位的政治人物都應能理解,如果不能處理好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是很難取得中間選民的認同。因此蔡英文主席任內提到的十年政綱,有關對中國政策有何調整就備受關注。但令人遺憾的是,七月剛召開的該黨黨代表大會,卻不見十年政綱蹤影,反而是獨派社團大團結支持民進黨五都候選人,顯示為了選舉勝選,要旗幟鮮明與台獨基本教義派切割,民進黨的當權派都無此膽量。

  所以從三黨的政治立場差異性來看,最近馬英九托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傳話給胡錦濤的十六個字“正視現實、累積互信、求同存異、續創雙贏”,以及胡錦濤的回應可以看出兩岸執政黨當前有信念共同維持得來不易的和平發展局麵。

  文章說,從有效統治現實來看,共產黨建國已滿六十年,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也將在明年慶祝建國一百年。國共兩黨曆經內戰,隔海分治,今天能先把最大的政治歧見暫擱一邊,而以經濟、文化交流為先,這已經是曆史的大躍近,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見解是經由兩黨政治領袖的操作,克服內部困難,起碼至今堅定不移的大步向前。

  對北京的胡政權而言,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都無法在任內解放台灣或和平統一,但至少胡錦濤做到推動兩岸直接三通,這是一九七九年共產黨告台灣同胞書的訴求,時隔三十年做到了,這是胡錦濤的曆史成績單,受惠獲利的豈是千千萬萬的兩岸人民而已?

  因此對北京與台北的兩個執政黨而言,隻要承認同屬中華民族,彼此有民族情感的政治互信,兩岸人民合作交流的綿密,官方務實的接觸往來,也是大勢所趨。但是敏感複雜的政治難題,台北可以給北京一點時間。北京一時做不到承認“中華民國”,至少要在合作交流中不否認這個政治實體的存在與正常運轉。

  至於民進黨,台獨主張是政治信仰自由,不能打壓也不可能放棄,但問題是經由民選的“立法院”,民進黨短期內有無可能拿下四分之三“修憲”所需的絕對多數?民進黨內的有識之士一批批到大陸公開或非公開的訪問,也應該了解今日的中國已非昔日的大陸。在與中國大陸的競爭,台灣能有的優勢卻已不多,民進黨還能繼續操作“傾中賣台”的紅帽子與國民黨做政治鬥爭而獲利嗎?

  文章說,眼前的事實,大陸內部雖有城鄉、貧富差距、法製建立與邊疆少數民族的問題,但整體而言,經過十年文革的大破壞,三十年的改革開放,由大破到大立,讓多數大陸人民體會到不再動亂的可貴。因此寄望中國崩潰,要與中國對抗的思維應該是不實際的。

  至於台灣頻繁的選舉,無止境的政治鬥爭,政府推動建設與為民服務的效率也大打折扣,台灣雖自認有民主法治人權的先進指標,但畢竟距理想成熟度還有段距離。因此六十年的分治隔離,要把自己的製度強推銷給對方,眼前根本做不到。

  反而兩岸三黨確實應當把人民的福祉與利益捧在手心,現階段的和平發展機遇是人民所期待所擁護的。得民者昌,失民者亡,這是曆史的鐵律,任誰也無法逆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