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蘇治芬胞兄蘇治灝:兩岸未來不是夢

(2010-07-26 01:16:57) 下一個

前海協會會長汪道涵的兒子汪致重先生(右)為蘇治灝先生(左)接風洗塵


  中評社香港7月26日電(作者 蘇治灝)(中評社編輯部按: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時期,台灣民眾在新的時期深刻思考前途與命運的問題。出身於一個從事台獨運動家庭的思想者,在苦苦追求兩岸關係的真諦,他就是雲林縣長蘇治芬的胞兄蘇治灝。日前,他投稿中評社,傾訴他的探索與思考之情,讀來感人,現全文刊載,以饗兩岸讀者。全文如下:)

  今年一月十二日聯合報民意論壇刊載了拙搞,一月十八日聯合報社論,就我那篇文章有詳實評論。大陸智庫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於《中國評論》月刊四月號148期,結尾也引用了我的一些觀點。
  
  前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先生的公子汪致重先生,於六月十日請楊思聖先生來雲林兩天,從他言談中得知,汪老當年在上海市長任內,開發浦東,倡議上海世博會,上海能有今日風貌,汪老的卓越遠見居功厥偉。

  汪老晚年於海協會任內,披肝瀝血,仆仆於兩岸和平,由於職務緣故,也是大陸領導階層中,對台灣情況最下功夫理解的長者。阿扁八年執政,兩會協商中斷。天不假英年,辜汪二老均已作古,今兩會複談,三通啟飛,ECFA簽定,卻已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或許有緬懷先人的情思,或許有壯誌未酬的遺憾,汪致重先生得知我的家世背景,以文會友,二代的同質性,挑了我至上海相會琢磨,或許有續貂兩岸和平的前緣吧!

  七月三日我於聯合報又投了篇稿,七月十一日抱著取經,找答案的心情來到了上海。


蘇治灝先生(左)拜會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中)


  汪老在接掌海協會十四年中,深獲江澤民、胡錦濤所接納,他所提出的“共識統一”“共同締造論”,成為中共對台政策主軸。但也有些太前衛,像1998年海協兩會前,所提出的八十六字箴言,其中主權共享就被中共中央刪掉。如今兩岸邁入兩周年的和平發展期,當年前衛、禁忌的話題都可以被擱置了。隻是新的年代又有新的爭議,兩岸的政治差異可能有增無減。

  十一日晚,汪致重先生伉儷為我接風設宴,他屬虎,我屬牛,雖然初相會,就像久別老友,沒有客套,盡吐胸中言。汪先生提起統一是中國人的曆史使命。我回答:台灣人民一碰觸到統一就有抗拒性和敏感度,李登輝就主張統一不是必然選項。我提出的公投自決,大陸若能更宏觀、更王道、更自信來看待台灣,有助於解決兩岸問題。

  汪先生說:鄧小平提出兩岸問題急不得,三十年不行就五十年,我們的下一代會比我們更聰明、更有智慧找到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回答:鄧小平作為大陸的思想導師,他講的很宏觀、很睿智。夏威夷與美國萬裏之隔,有美國的保護傘,不會去尋求獨立。也許三十年、五十年後,流行起歐盟、亞盟、地球村了,國家的藩籬不再那麽重要了,時間是最好的解決妙方。

  汪先生說:鄧小平、大陸很多領導者,包括我父親,當年都被勞改鬥爭,深知政治的起伏跌宕。他對台灣下過工夫,認為民進黨起源於民眾,以民為天而服務於民。早期的民進黨為了推動民主,為生民立命而犧牲奉獻,台灣能有今日的民主成就,民進黨一路走來頗有貢獻。一個黨為人民做好事、求福祉,才該被擁護;不能為民造福,就該被唾棄淘汰。民進黨對兩岸問題仍有盲點。兩岸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向前看,不要倒退,要有大方向、大格局,兩岸合作才能共同強起來、富起來,使人民的未來更美好。

  我回答:民進黨不能停留在過去式,要認清現實,正視現在進行式。台灣每年450萬人次往大陸,那是擋不住的潮流趨勢。民進黨要有健康的心態,為萬世開太平,與國民黨在現在式競爭,替台灣守護捍衛未來式。

  汪先生說:父親近九十歲的老人,為了兩岸和平,為黨、為國家鞠躬盡瘁。兩岸和平是兩岸幾代人的夢想。共識統一、共同締造論,就是主權平等、共用共享,沒有誰大誰小,要締造的中國,就是透過統合過程建立共同的新中國。

  我回答:兩岸要解套,要磨合,心態要健康,不要有心瘴,心瘴是此一念與彼一念之迷。從台灣看大陸,看世界,再從世界看大陸,看台灣,要雙向思考不要單向。兩岸問題是台灣當下最重大的國家政策,台灣要建立公民社會,中間選民的主導力量,不能讓政治人物操弄,不能隨波逐流,人雲亦雲。像胡適的自由主義,也是懷疑主義,要透過論證思辯,找到正確的答案和方向。

  命運的機緣,讓我和汪致重先生千裏來相聚,像過河卒子,盡個人微薄之力奮進推動兩岸和平,這是我倆的共同誓言!

  十二日早,與楊先生拜會上海東亞研究所章念馳所長,章所長是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孫子,家學淵博,平易近人。我以虛心的態度求教於章所長。

  請問章所長:您在《中國評論》月刊所提,兩岸和平發展期,請問有無時間表?

  章答:沒有時間表,沒有經驗,隻能一步一步慢慢來。

  我問:台灣有各種政黨派係,大陸亦然有強硬派,一旦政策翻轉,要怎麽處理?

  章答:隻要暸解台灣就會對台灣友善。

  我問:民進黨提出大陸以商逼政,以經促統的疑慮。

  章答:民進黨為了選舉而做這樣的考量可以理解。兩岸經過百年的隔絕,六十年的對抗,產生了不同的政治實體,也產生了各種政治差異和台獨意識,這是對抗和封閉的必然結果,如今進入了兩歲的和平發展期,這是一個和解的過程,有了促進和平的載體與條件,這是曆史性的轉折和機遇,值得珍惜。

  我問:台灣人民碰觸到統一,就會有抗拒性和敏感度。

  章答:鄧小平提出統一不必急,大陸先富起來,強起來,拉近與台灣的距離,屆時阻力會比較小。和平發展期提供了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從對抗走向合作與融合,產生了雙贏與共享。大陸與歐美、日本的水平差距較大,與台灣差距較小,語言通,地緣近,複製台灣經驗是捷徑。

  另外我摘錄章所長在《中國評論》月刊文章的重點:

  統一是所有中國人的不二追求,統一是目標,也是目的,但它需要一個過程,目的與過程不應該將他們對立起來,過程有時候比目的更重要。和平發展期就是由和平對抗走向和平統一之中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有自己的使命與要求,如果把和平統一期的統一後的標準與要求,放到和平發展期,要求必須貫徹與實現,就會產生混亂,就會產生盲點。

  有人認為和平發展的先易後難與先經後政,是在回避政治問題,他們急於政治談判和簽訂和平協議,殊不知兩岸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為中心的和平發展,本身就是一個政治,若能讓兩岸有二、三十年持續發展、交流、合作,難道這不是一種很了不起的政治嗎?這種政治將有助於讓兩岸關係擺脫過去和開創未來。

  幾乎任何人對兩岸關係都各有己見,如何看待就讓讀者自己去解讀吧!

  十四日返台後,我整理訪談記要,再精讀深思章所長的文章,警覺自己匱乏。章所長的學者風範,他對台灣的涉獵之深,對問題的解析周延,還有他的雍容大度,就像他所說,隻要瞭解台灣就會對台灣友善。汪老、章所長是也。

  民進黨不能停留在過去式,與國民黨逐鹿現在式,為台灣守護未來式。

  國共兩黨著力於現在式,不宜談未來式。國民黨穩紮穩打,對的政策就勇敢堅定貫徹到底。共產黨不能急,慢工出細活。一言興邦,大巧若拙,兩岸和平,自然可成。

  蘇治灝  敬上(雲林縣北港鎮)

  附:蘇治灝-ECFA是枝節 民進黨隻爭朝夕?

  【聯合報╱蘇治灝/蘇東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雲縣北港)】2010.7.3

  先父蘇東啟,先母蘇洪月嬌,他倆平生隻做一件事,就是獻身民主誌業這條道路。我成長於這樣的政治環境,對政治事務的觀察,60年來念茲在茲,若不以人廢言,或有可供參考之處。

  1961年先父因叛亂案,由死刑改判無期徒刑,母親也以知情不報,莫須有之罪名,曆四抓三放,前後被關了3年。蔣公崩殂,父親係獄15年後乃得特赦。

  1977年11月,適逢第六屆台灣省議員選舉,父親依然無畏無懼,率舉家再投入政治的狂瀾,由於父親被褫奪公權,由母親代夫出征,那場選舉,無疑的母親是最受海內外注目的指標性選舉。

  在政見台上,先父變身成雄辯滔滔的演說家,雖然隻是短暫的剎那,卻仿佛是他生命的全部,燃燒著他的熱情,窮其一生所追求的夢想、信念。先父在結束時,每會振臂高呼“台灣獨立萬歲”。

  在蔣介石腳底下,在那白色恐怖年代,先父敢於這麽公然的向國民黨政府嗆聲台灣獨立,有他“賭爛”的情緒反射,蘇家不怕關,國民黨要抓人,放馬過來。事實上先父私底下絕少碰觸台獨這類的話題,我也不解國民黨政府為何沒再抓先父入獄。

  先父蘇東啟所遺留下無形的資產,無法用世俗的觀點去衡量它的價值。蘇治芬長年旅居在外,先父先母所遺留下的光環,讓她高票當選立委,進而當選並連任雲林縣長。

  阿扁八年執政,藍綠消長,民進黨淪落到了穀底。

  民進黨要在公共政策上與國民黨對決,要以民意為依歸,以國家利益為至上,才能贏得人民的信服與肯定!

  國,是“千秋”;黨,是“朝夕”,國家的利益要淩駕黨派的利益之上。

  兩岸政策是民進黨的盲點;英雄好漢太多,沒有整合出全黨一致的見解,盡在僵化意識型態中打轉;故步自封,沒有大開大闔的遠見、胸懷,沒有宏觀前瞻的視野、思維。是以民進黨在兩岸問題上,隻有失分的份。

  五都選舉,不乏總統級的候選人,未來的國家領袖,他們動見觀瞻,勢將牽動台灣未來的榮枯興衰。蔡英文主席的十年政綱、五都的聯合政見,人民正引頸以待。兩岸問題是當下最重大的國家政策,也是民進黨不能逃避的責任和義務。要能順應時勢、潮流、變局,要能整合黨內開明理性務實派,提出讓人民眼睛一亮的新論述,才能贏得人民的信服與尊敬。

  西方世界批評中國專製獨裁,種種負麵評價,鄧小平先生不動如山,如石佛般,輕輕一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三十年,創造了中國奇跡,崛起而為世界第二強國。

  鄧小平領航大陸改革開放,對蔣經國先生起了“共伴效應”。蔣家到他這代為止,權力放空了,眼界、器量也豁然開朗;台灣邁向民主憲政。開放大陸探親,敲開兩岸和平之鑰。蔣毛的恩怨情仇落幕了,營造兩岸和平是這一代人的曆史共業!

  兩岸和平“大巧若拙”,不在奇謀智巧,隻在一念之間,大陸若能更宏觀、更王道,台灣的將來,由兩千三百萬住民公投自決,給台灣更大的自主性、更大的國際空間,展現更大的寬容自信。這是大陸領導者給兩岸人民和平的獻禮。

  ECFA隻是枝節,兩岸和平、兩岸未來不是夢,大陸、台灣、港、澳、新加坡大中華共榮圈於焉成形。全世界的民心、資金和人才,都會像磁吸作用湧向大陸。所以大陸對台讓利,是精算的,是舍小而救大。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就是愛好和平的國家,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如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