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從王家嶺礦難救援看到中國光明一麵 (圖)

(2010-04-08 23:00:54) 下一個

  中評社北京4月9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8日載文《從礦難救援看到光明一麵》,文章說,山西王家嶺礦難救援的確是個奇跡。115名工人在環境惡劣的井下堅持八天,官方高效組織搶險行動,幾千名搶險大軍爭分奪秒、鍥而不舍,共同創造了這一奇跡。反襯自私冷漠、道德滑坡的現實,這一奇跡向人們展示了中國社會另一麵,這就是信心、責任、效率和尊重生命。摘要如下:

  山西王家嶺礦難救援的確是個奇跡!115名工人在環境惡劣的井下堅持八天,官方高效組織搶險行動,幾千名搶險大軍爭分奪秒、鍥而不舍,共同創造了這一奇跡。

  反襯自私冷漠、道德滑坡的現實,這一奇跡向人們展示了中國社會的另一麵,這就是信心、責任、效率和尊重生命。

  這比較光明的一麵,由於受官員腐敗等不正之風的長期侵蝕,已經變得十分模糊甚至被人遺忘。

  王家嶺礦難固然是個悲劇,但救援也不應與礦難混為一談!這次救援當然不應成為掩蓋礦難悲劇的借口,但它所展示的中國社會的光明一麵,不僅是救援得以成功的條件,也是中國這些年取得進步和今後繼續進步的基礎。同時,它還是人們客觀認識和評價中國現狀時不應忽略的一個依據。

  首先是信心。115名被困工人在漫漫黑暗中僅靠飲汙水、啃樹皮、嚼煤塊堅持八天,一次次衝破生命極限,如果沒有對自己終將獲救抱有信心,實在是難以想象。

  其次是責任。包括指揮部在內的3000多名救援人員在條件艱苦的環境中夜以繼日、分秒必爭地堅持施救,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責任感,單憑高層領導的“重要批示”和獎金,很可能出現懈怠、敷衍的情緒及行為,延誤救援時機。

  第三是效率。王家嶺地處偏僻,迅速調集救援人員和設備,救援方案的製定和調整,救援必須的電力、通訊保障,幾千名來自各地的救援人員的協調、士氣和吃住等等,如果沒有救援體製和組織實施人員的效率和能力,救援行動也可能變成一場亂哄哄的做秀。

  長期以來,隨著腐敗之風、“三信(信仰、信任、信心)危機”的蔓延,以及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便捷,有關社會和各級官員的負麵消息遠遠比正麵報道更有影響力。在很多人眼中,社會就是一個道德淪喪、爾虞我詐的名利場,官員則是一群貪得無厭、顢頇無能的寄生蟲。

  其實,社會弊端叢生和王家嶺救援都是現實中國的寫照。中國不僅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經濟增長迅速,更有沉重的曆史包袱和複雜的利益問題,她的形象注定是多重的,色彩注定是斑斕的。

  隻盯住陰暗麵和隻放大積極麵,都無法準確勾勒出中國的全貌。115名工人重見天日,不僅是115個家庭的團聚,也告訴世人,中國不僅有王益這樣的貪官,也有王家嶺這樣的救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