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評論:伊戰傷亡巨大,美民眾為何能承受

(2010-02-28 00:09:22) 下一個

能夠讓美國社會心甘情願地付出流血犧牲的,隻有美國自身的利益。


  中評社北京2月27日電(評論員 餘永勝)隨著2月21日一架美軍直升機在伊拉克北部基地的墜毀,美軍死於伊拉克戰爭的人數已經高達4,370多人,受傷人數更是達7萬多人,遠遠超出開戰時的預計。令人稱奇的是,這次美國公眾對人員傷亡的承受能力卻是如此之強。雖然這個數字對於國家間戰爭來說並不算太高,但與美國近年來卷入的幾場海外衝突比,這個數字已經是不折不扣的“天文數字”了。在那幾場衝突中,公眾對於美軍的人員損失極度敏感,十位數甚至個位數的損失,都足以在國內掀起軒然大波,讓政府無法收場。以至於許多分析人士認為,在今後的海外戰爭中,美國將無法承受基本的人員損失代價。伊戰開始之初,多數分析家都認為,公眾對美軍陣亡的承受能力將不會超出千人。一旦超出這個數量,國內將重演當年越戰時的反戰浪潮,令政府不得不倉促撤軍。如今的局麵,顯然否定了這樣的預計。

  回顧一下近年來美國在海外開展的軍事行動,就能對這種公眾反應的這種反差產生深刻印象。1993年,美軍以執行人道主義使命為名,卷入索馬裏國內衝突。當時,美軍派出了由160多名軍人組成的特遣隊,進入該國首都摩裏迪沙。但在陣亡了18名特遣隊員,特別是當一名美軍士兵暴屍街頭的畫麵被電視反複播放後,美國輿論就一片嘩然。反戰浪潮迫使克林頓政府不得不放棄原定計劃,將美軍從索馬裏狼狽撤回。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公眾無法承受最起碼的人員損失。

  六年後,以美國為首北約部隊發動了科索沃戰爭。有鑒於索馬裏維和的教訓,美軍主要采用戰略轟炸和遠程打擊的方式,對南聯盟進行軍事打擊,意在以“零接觸”實現“零傷亡”。但即便這樣的戰術,也無法絕對避免人員損失的風險。果然,很快就有3名美軍飛行員被俘。這時,美國國內的反戰輿論頓時高漲,克林頓政府不得不將注意力,從戰場轉移到解救戰俘的外交斡旋中,直至其被全部釋放。據估計,僅僅因戰爭停滯帶來的各種損失,就高達數十億美元。

  但同樣是海外戰爭,公眾對伊拉克戰爭人員損失的承受能力,卻高得不可同日而語。四千多人的數量,遠遠高於“9.11”恐怖襲擊中不到3千人的遇難人數。這樣的代價雖然也導致了一些零星分散的抗議活動,但始終沒有形成規模效應,也沒有給美國政府造成重大壓力。奧巴馬政府上台後,很快宣布於2010年8月底以前從伊拉克撤出大部分作戰部隊,但這與國內公眾的反戰壓力其實沒有多少關係。

  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說起來,這還得歸功於美國公眾的“內外有別”。被喻為“戰爭總統”的小布什,2003年10月曾針對美軍的陣亡數字這樣辯解說:“如果他們(美軍)不在伊拉克作戰,就將在自己的國家作戰。”意思是說,伊拉克戰爭看似是美國先動手的侵略戰爭,但從邏輯上說,卻是美國先受到了伊拉克的威脅,然後才開戰的自衛戰爭。公眾顯然認可了布什的這一說法。伊戰開始前,盡管全世界的反戰示威聲勢浩大,連美國的傳統盟友法、德都堅決反對,卻有高達80%的美國公眾支持伊拉克戰爭,就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有了這麽高的民意基礎,美國政府自然有了發動戰爭的底氣。就在兩天前,小布什還發表講話稱,美國人仍未從“9.11”恐怖襲擊的陰影中走出。此語顯然是在為自己發動伊戰的合理性辯護。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美國公眾對四千多人的損失還能保持這麽冷靜了。在公眾看來,伊拉克戰爭與索馬裏維和、科索沃戰爭的性質完全不同,後者是純粹的人道主義幹預,受益的是別國人民,美國隻是替天行道而已,既是為了別人的福祉,道義上支持一下還可以,至於流血犧牲,那就犯不著了。而伊拉克戰爭則不同,它是為了美國自身安全的自衛戰爭。既是保家衛國,那麽付出的代價再大,也是值得的。

  伊戰開始後,美軍未能發現伊拉克支持恐怖主義及藏匿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戰爭總統”布什隻好改口說,伊戰隻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但索馬裏維和及科索沃戰爭的例子證明,如果真是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美國社會是絕不會承受那麽大的代價的。現在看來,能夠讓美國社會心甘情願地付出流血犧牲的,隻有美國自身的利益,不管這個利益是安全,還是石油。至於實施海外人道主義幹預,投入些美元還可以,真的流血犧牲就不行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