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評社香港2月20日電/台灣聯合晚報報道,過去十年來,全球經濟最大變化之一,是出口大國排行大風吹:21世紀開始時,世界出口興旺,近尾時劇挫,過程中全球前十大出口國排名逐漸重組,最搶眼的是中國從第九升上第一。
《紐約時報》19日報道,1999年,世界前五大出口國是傳統工業大戶:美國、德國、日本、法國和英國。他們占全球前40大國家和地區出口值的43%。
但十年後,形勢大變,一個新秩序已經形成:中國從1999年的第九名,升為2009年的第一名。德國2003年超越美國,第一名的寶座坐到2008年,隔年居次。美國掉到第三,英國更從第五摔到第十。
出口值方麵,1999年“五大”所占比率在2009年降到34%。他們丟掉的9個百分點歸於中國、印度、韓國,而以中國拿最多。
以美元計算的話,這十年來,中國的出口每年成長20%。甚至在2009年,亦即全球前40大國家和地區的出口總值下挫21%時,中國的表現也特立出群。2009年出口跌幅最大的是日本、意大利、加拿大,都在25%以上;美國跌18%,中國跌幅為16%。
紐時報道說,從1999到2009年,美國出口成長率隻有4%出頭,遠遠不如中國,甚至遠遠不如其他新興的亞洲出口國和地區,如韓國(10%)和印度(16%),不過,勝於英、加、日。紐時表示,該報使用的數字以美元計值,如果用別的貨幣計值,數字會不一樣,但排名不會改變。
全球經濟開始複蘇,出口隨之出現強勁回升的跡象。美國去年12月出口比2008年同月上升21%,中國是18%。但升幅雖然有別,中國的出口額還是遠大於美國。
已公布1月數據的國家和地區不多,大多是亞洲國家和地區,其中有些的出口成長比起2008年1月,隻有“爆炸性”一詞差堪形容。
這些成長有相當部分可能是在填差不多已掏空的庫存,而不是由於消費者的需求暴增。世界貿易能不能重演2003年維持到2008年的高峰,尚有待觀察:那段時期,全球前40大國家和地區的出口每年成長超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