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中非關係緊密,英媒籲歐美反思救世主心態

(2009-11-08 03:34:14) 下一個

文章抨擊西方對非援助出於偽善,以致未能成功滅貧。


  中評社香港11月8日電(記者 何耀雄編譯報道)西方對非洲巨額援助多年,但效率問題一直為人咎病,更有指這些援助會為非洲帶來“致命”效果。中國對非洲近來投資增加,評論界也對此議論紛紛,並提出了種種原因來指責中國,形成了一股對華的極端恐懼情緒(unbridled fear)。

  但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Paul Kagame)卻對上述兩派意見不表認同,認為不管是批評西方或是中國援助的言論都過於膚淺,忽視了非洲的人民自決權利,也落後於廿一世紀全球政治新形勢。

  英國《衛報》昨日刊發評論文章指出,中國早年投資非洲,勞工輸出問題常備受批評。但中國的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本世紀初,中國開始形成了富有彈性的“中國模式”對非政策,加大了投資力度。中國也愈來愈重視輿論批評聲音,並從中學習汲取經驗。

  盡管如此,一些“冷戰分子”還是繼續就人權、意識形態和“中國威脅論”等問題盯著中國,指中國欲以“北京共識”取代華盛頓地位。曾在布什政府主管非洲事務的前助理國務卿弗雷澤(Jendayi Frazer)駁斥這些“冷戰思維”,呼籲大家要以新思維處理非洲問題,不應再以“施加影響力”角度來看待國際社會在非洲所扮演的角色。

  廿一世紀的新國際秩序已經不再是排他性的了,任何國家都不會再隻是聽命於其他強國。過去數十年以來,美國一直都是非洲的最大投資者和貿易夥伴,那為什麽美國傳媒從來都不視這些投資為“擴張影響力的手段”?北京一直就台灣問題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極力爭取非洲支持,但美國2003年也何嚐不是就出兵伊拉克一事而積極拉攏非洲呢?

  歐洲也總是把非洲問題想得那麽理所當然,認為歐洲與非洲關係必然緊密,自視他國援助不可能勝過歐洲。他們以戰略角度來看待中國投資,而漠視了中國對非援助的有效性。

  歐洲的對外援助永不會是出於純粹的利他主義。各國一隻眼盯著非洲,另一隻則還盯著布魯塞爾(歐盟首都),希望透過援助來擴大自己在歐盟的地位,並藉此在聯合國各委員會占據一席之位。故此,西方的對非援助並不著重於效率,也不在乎能否真正帶來幫助,而是關心己國金援能否有效擴大外交影響力。

  西方總視自己為“救世主”,並把非洲看為容易墮入“敵對勢力”的一洲。這種歐美式的對非援助充滿“偽善”,這也是為什麽各國向非洲金援愈來愈多,卻還是不能有係統地消滅貧窮的真正原因。正如世界銀行前經濟學者丹比薩.莫約(Dambisa Moyo)所指,對非援助已經成為了一種“致命援助(Dead Aid)”。

  對於非洲問題,眼下全球各國都必須擺脫“西方金援有益、中國援助威脅”或“中國援助有益、西方金援有害”的對立性思維,才能攜手塑造世界新秩序。

  保羅·卡加梅也指出,冷戰已經結束,新世界已經來臨。非洲國家不會再扮演兩大強權之間的夾縫角色,而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各國若不明白這些國際關係的新形勢,將難以合作應對危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