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英媒稱中國遙感六號是“間諜衛星”,難以讓人信服

(2009-04-22 23:06:56) 下一個

22日10時55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中國遙感衛星六號”送入太空。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遙感衛星六號22日上午10時55分在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這也是中國在半年內發射的第3顆遙感係列衛星。據官方介紹,遙感六號將主要用於國土資源勘察、環境監測與保護、城市規劃、防災減災等。此外,遙感六號被強調將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發揮積極作用。

  英媒體硬往軍事上扯

  與曆來低調的中國航天業相同,遙感六號成功發射後,官方媒體報道僅用較少篇幅來解讀這顆衛星。報道介紹說,遙感六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生產,是由“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的。然而,卻有外國媒體為遙感六號“扣帽子”。

  英國《今日中國防務》稱,自從2006年4月以來,中國發射了數顆遙感衛星。報道並稱,雖然中國將這些衛星的作用描述為“進行科學試驗、大地測量、農作物生產評估和災害監測”,但西方國家普遍認為這些是中國軍方控製的間諜衛星。

  《環球時報》針對“間諜衛星一說”引述專家話稱,縱觀世界遙感衛星技術的發展,這一技術已成為世界多國推動經濟建設的重要手段。包括美國、俄羅斯、歐盟和日本已發射數十顆遙感衛星,其遙感數據廣泛用於土地森林和水資源調查、自然災害監視,以及對環境的動態監測等。這種背景下,中國大力發展自己的衛星遙感技術本是無可厚非,但英國媒體牽強附會地將遙感衛星往軍事上扯,實在難以讓人信服。

  數量質量仍遠遠不足

  更多中國科學家認為,中國遙感衛星還“遠遠不夠”。著名遙感技術與應用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童慶禧表示,與中國經濟發展相比,遙感衛星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難以滿足發展需求。他表示,當前中國麵臨資源緊缺、生態環境惡化等係列問題,遙感衛星技術可全麵了解資源環境狀況及其變化,獲得及時、快速、準確的信息,從而為各級決策部門提供科學的依據,並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童慶禧舉例說,中國需要依靠衛星遙感技術去發現新的油田、氣田、煤田,也需要通過遙感衛星提供的實時數據,對自然災害進行監測。包括對北京奧運場館工程的監測,都需要遙感衛星提供服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