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石之瑜∶小小的李慶安醜聞能挽救民進黨嗎?

(2008-12-30 22:37:51) 下一個

石之瑜∶台灣政治中的人格分裂,在李慶安事件上再度呈現。


??中評社台北12月31日電(作者?石之瑜)國民黨“立委”李慶安因為未能在就職前完成放棄美國國籍,而國民黨一度未明快處理,使得事件成為民進黨眾矢之的,好像國民黨老舊顢頇腐化的舊印像又躍然紙上。李慶安曾是國民黨的模範“立委”,現在陷入雙重國籍醜聞不能自拔,固然令國民黨難堪,但她的拖延戰術真能把國民黨拖垮嗎?

??恐怕相反吧!民進黨抓住李慶安的醜聞大做文章,許多痛恨國民黨的人打蛇隨棍,借題發揮,抒放自從失去政權以來,陳水扁家族醜聞連篇累牘,兩岸交流度過萬重山,各種不利於台獨發展所積鬱的沮喪之情。終於,李慶安醜聞事件賦予他們宣 的機會。然而,縱令國民黨無法好好處理屬實,但這不就一向是國民黨的文化嗎?國民黨長期以來如此,當然不是什麽大危機。不但李慶安的醜聞不是大危機,國民黨處理不了她也不是大危機。

??真正遭遇危機的,是在李慶安醜聞事件之外找不到話題,到處找碴,反對過外交休兵,騷擾過偵查扁案的司法人員,圍毆過張銘清,圍堵過陳雲林,抗拒過大熊貓的民進黨人。好不容易碰到李慶安的醜聞,像在大海中抓到浮木。

??問題是,民進黨人對李慶安事件的大書特書,幾乎想把小小的李慶安醜聞等同於陳水扁家族的貪汙醜聞,以及之前執政期間整個民進黨政府破壞體製,揮霍公家資源,聚斂為己,無視民瘼的墮落與瘋狂。甚至想借此奪回新聞版麵,衝銷對陳水扁有關案情的報導。即使這種戰術不能說是沒有效果,但反而揭露了民進黨無以為繼的困窘。

??讓民進黨忘情投入批判李慶安與國民黨的,還有台灣怯懦的媒體。台灣的媒體各有立場,眾所周知,但是某些被民進黨人指為親國民黨的媒體,為了表現自己客觀中立,往往喜歡裝模作樣。如今碰到陳水扁的世紀大審,很難表現成同時批判朝野的模樣,因此需要李慶安的醜聞來平衡對朝野的報導。他們擺出對李慶安追殺的姿態,民進黨見獵心喜,以為逮到了民意的脈動。

??他們可能都沒有想到的是,像台灣這樣的後殖民地,察言觀色,仰人鼻息的文化習性已久,加以六十年來,屢逢國事風雨飄搖,當然人人想要狡兔三窟,批判李慶安的媒體人也是狡兔好幾窟。其中美國是最早被開發的第二國籍,加拿大、澳洲與日本隨之在後。台獨人士擁有雙重國籍的是常態,他們總喜歡用國民黨迫害當理由,不得以才會入第二國籍。陳水扁今天心裏想要獲得外過庇護,其實與他們一樣。

??擁有雙重國籍或擁有某第二國的居留權,是台灣人的求生之道。民進黨拿這件事大做文章,如何會引起多數台灣人的共鳴?就像民進黨的前秘書長陳師孟憤恨當年李慶安自己不乾不淨卻敢追問他的雙重國籍一樣,同樣許多自己擁有多重身分的民進黨人,今天也不得不加入追剿李慶安的行列。民進黨的困境反映了台灣的困境,那就是人們在公開場合呼籲的價值,常常是人們私下所破壞的價值。人們在生活中安排自己的未來時,總是采取與公開場合抵觸的手段。

??台灣政治中的人格分裂,在李慶安事件上再度呈現。而民進黨窮途末路之際,猛攻李慶安,到底對台灣的分裂人格有什麽反效果,對民進黨失去黨魂黨格有什麽雪上加霜的效果,隻要等不久之後民進黨重返街頭暴力路線之後,就可以看出來了。

??(作者∶石之瑜,台灣大學政治學係教授)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