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民進黨需要一個更穩定開放的兩岸政策

(2008-04-30 08:41:21) 下一個

李文忠受訪時強調,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應該更開放、更穩定。


  中評社訊╱題:民進黨需要一個更穩定開放的兩岸政策--訪民進黨前立法委員李文忠 羅祥喜(香港),本刊記者

  執政近八年的民進黨,在二OO八年春連輸兩場大選──即一月的立委選舉和三月的“總統”選舉之後,再度淪為在野黨。民進黨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麽?未來何去何從?尤其是民進黨應該如何反省和處理其兩岸政策?帶著相關問題,本刊記者專訪了民進黨前立法委員、前新潮流係幹將李文忠先生。

  民進黨敗選的主因

  記者:近幾年,民進黨雖然執政,但卻一直在走下坡路,這次“總統”大選更是大輸二百二十多萬票,再次淪為在野黨。對此您怎麽看?

  李文忠:簡單講,民進黨之所以會輸,我認為主要輸在老百姓的支持下降。那麽老百姓的支持為什麽會下降呢?我認為有兩個關鍵:

  第一,經濟沒搞好,大部分的普羅大眾或中下階層,生活不但沒有改善,而且還覺得比過去差。從一些指標來看,台灣的經濟雖然不是很好,不過也並不算很差。但是,受兩個因素的影響,使得一般老百姓覺得日子比較不好過:一是M型社會:雖然中上階層的經濟狀況不錯,但中下階層的實質所得減少了;二是大家因為信心不足,造成消費不足和投資不足。所以,總體上來講,民進黨執政期間,在傳統經濟這一塊做得並不好,一般老百姓覺得日子比較不好過了。這是輸的第一個關鍵。

  第二個關鍵是,社會大眾覺得民進黨的領導者,這些年來隻是在用一張嘴鬥來鬥去,造成社會長期不穩定。

  也就是說,人家覺得民進黨政府不會拚經濟,整天就是一張嘴鬥來鬥去,這兩個因素共同構成民進黨的敗選,讓民進黨輸掉了。

  至於有人把立委選舉失敗歸因於選製,我認為這也是一個原因,但基本上它隻是起一種加大的效果,因為單一選區輸一票也是輸,所以輸可能輸得很多,贏也可能贏得很多,全世界都是這樣。

  要追究過去不守分寸的行為
  
  記者:那麽,民進黨未來何去何從呢?

  李文忠:民進黨隻有知道了怎麽輸,才會知道應該怎麽去改,需要改變什麽。

  對於經濟問題,因為牽涉的麵向很多,到底應該采取什麽樣的政策比較好,有爭議,這方麵我們先不管。但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剛剛講的,信心麵不足。台灣的股票和企業,其實是被低估的,所以如果信心麵恢複了,台商的資本、外國的資本,還有大陸的資本,都會進來。

  信心麵不足的重要原因是朝野惡鬥。而對於朝野惡鬥的責任,從過去幾次選舉來看,人民曾經認為在野黨要負很大的責任。但是,最近幾次選舉的結果表明,人民認為執政黨要負比較大的責任,因為人民的日子不好過了,執政者還是一張嘴不守分寸,整天在操弄政治議題。因此,人民選擇了國民黨。

  所以馬英九勝選,馬英九現在還沒有做什麽,但是社會的信心就恢複了,被低估的股票也開始回升。這是值得民進黨反思的。

  現在民進黨輸了,第一件事情是,應該采取一些作為,追究過去不守分寸的行為。民進黨輸了,很多事情沒辦法再去做,但對過去民進黨標榜的一些理念、標準,應該檢討,對於違背民進黨理想、原則的行為,應該作一些處理,以便重新洗涮民進黨的門麵。

  應有較寬厚包容的台灣意識
  不應再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另外一個要做的重要事情,是穩定兩岸的關係。這裏麵應該這樣講:第一,台灣意識,在台灣是主流。從總統選舉中的肢體語言來看,上次總統大選連宋為什麽要趴下來?就是開始對台灣意識表達善意。這一次馬英九先生說,他是所謂的新台灣人,他過去會說他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一次他回避另外一段,主要是強調台灣;還有那些廣告代表什麽?就是代表台灣主體意識。

  那麽民進黨的問題是什麽呢?就是惡鬥。就是說,在維持現狀或認同台灣的前提下,事實上可以有不同的想像。比如對兩岸的經貿,對兩岸長遠的政治關係,可以有不同的想像,但是這無礙於對台灣的認同,我指的是比較寬闊的台灣認同。

  民進黨站在這個主流,為什麽還會輸呢?我認為問題在於,民進黨動輒把這個東西當作政治審查的工具。選民會覺得,我們都是台灣人,民進黨為什麽經常要問人家這些東西呢?為什麽不好好拚經濟,而要製造這些對立、造成社會的不安寧呢?

  我認為,針對這個問題,民進黨應該做的事情是,對台灣意識要有比較寬闊的定義,不應該淪為內部政治鬥爭的工具。這是第一個要處理的。

  民進黨的大陸政策
  應該更開放更穩定

  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對台灣有利,也有弊。但整體來講,我認為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對台灣經濟是利大於弊,因為中國大陸的崛起這麽快速,對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來講,我們的全球化是無法回避中國大陸的;對大部分的台灣企業來講,如果沒有中國大陸這一塊,就沒有全球化。

  中國大陸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生產基地,未來還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因此,我認為,兩岸經貿的開放,對台灣是有利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兩岸經貿的開放,雖然也可能產生某些負麵的影響,但我隻能說:第一,就整體來看,對台灣是有利的;第二,要擋也擋不住,過去無論是“戒急用忍”,還是“積極管理”,坦白講,政府能夠管住的是非常有限的。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認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應該更開放,以獲取台灣可以獲取的更大的一塊;而且這種開放政策應該更穩定。為什麽應更穩定呢?因為無論是從政治上來講,還是從經濟上來講,政策都應該保持穩定,不要在某種壓力之下,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否則,民進黨政策的說服力會下降。

  總之,我認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第一,應該維持一個更開放、更有包容性的台灣意識,也就是不要動輒把這個作為檢驗別人的工具;第二,要有一個更穩定開放的兩岸政策。

  激進台獨路線受到挫折

  記者:可不可以說,民進黨立委和“總統”選舉大敗,標誌陳水扁時代即將結束?

  李文忠:不一定結束,不一定叫結束。

  記者:那能不能說,民進黨的失敗表明過去所走的激進路線行不通?

  李文忠:也不容易這樣講,因為民進黨的失敗是多麵向的,其中包括不穩定。所以不一定可以說是比較激進的台獨路線的失敗,而應該講受到挫折。為什麽這樣講?我剛剛說過,台灣意識,在台灣是一個主流,既然大家都是台灣人,最希望的是什麽?坦白講,大多數人還是希望穩定,希望維持台灣優先,這是第一個。第二,希望維持兩岸的穩定,包括經貿的互動。

  不管是否喜歡
  一定要處理好與北京的關係

  記者:您認為民進黨在野之後,應該怎麽處理與大陸的交流、接觸?

  李文忠:民進黨在野後,和北京接觸不是問題,但北京當局的兩岸政策需要做出調整,才能使民進黨與北京之間有比較好的互動。

  我認為,不管是否喜歡,台灣一定要處理好與北京的關係。處理好與大陸的關係,對台灣的穩定、安全、發展都非常重要。

  記者:您自己有訪問大陸的意願嗎?

  李文忠:如果有適當的機會,我願意去大陸訪問。
 
  李文忠小檔案

  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日生,台灣省南投縣人;台灣大學政治係肄業;在校時參加學生運動,並加入黨外編聯會,曾任《關懷》、《蓬來島》、《新潮流》等雜誌編輯,許榮淑助理;離校後參與勞工、環保、“無住屋”等社會運動;曾任立法委員盧修一、省議員周慧瑛聯合服務處主任,國大代表,“國家發展會議”(一九九六年)委員,民進黨“國大”黨團幹事長,蘇貞昌競選台北縣長板橋後援會總幹事,台北縣政府機要秘書,羅文嘉競選台北縣長競選總部執行總幹事,民進黨籍第四、五、六屆立法委員,新潮流係幹將;曾與羅文嘉、段宜康等提出民進黨“新文化論述”、“新民進黨運動”等主張。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8年5月號,總第125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