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中時:蔡英文出選,也救不了民進黨的權鬥 (圖)

(2008-04-22 01:27:56) 下一個

圖:民進黨最被看好的新主席人選蔡英文。


  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 敗選後,民進黨開啟一連串改造運動,包括請出“小龍女”蔡英文參選黨主席。然而,在改造其實是過去權鬥的延續下,民進黨真要起死回生,還得費很大的勁!

  多方勸進下,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出馬競選民進黨主席,但外界賦以美名的這位“小龍女”,真救得了民進黨?

  敵人可能是最暸解自己的人吧!選舉期間,一位國民黨的核心操盤手如此觀察民進黨,“八年前,大家都是科長,你要調我去哪裏我就去哪裏;現在,大家都當過總經理,都是一方之霸,都變成既得利益者,已不容易擺平!”

  長期與綠營交往深厚的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江春男也說:“民進黨裏每個人都隻想做大官,市議員想選‘立委’、‘立委’想選縣市長,縣市長就等著要當‘部長’、‘院長’,所有人的腦子都是用政治權力在運作。”

  幾個不曾曝光的故事,印證了民進黨權鬥的模樣。

  逼宮外一章 突顯格鬥慘烈

  中時電子報今日發表特稿指出,“總統”大選結束後,施明德說出了民進黨選前“逼宮”的內幕。其中,還有施明德沒講出來的事。施明德指出,其實,謝長廷陣營要陳水扁下台的行動,從三月八日就開始,一直進行到三月二十一日投票前,總共醞釀了十幾天,並非隻是三二一那天的“靈機一動”。

  過程中,謝長廷為了讓施明德能夠出麵,一度想要泡製與李登輝前“總統”在高鐵上“不期而遇”的戲碼,於是要幕僚賴坤成辦一場“再見曼德拉”的首映會(施明德有台灣曼德拉之稱),讓施明德和謝長廷能以“看電影”的理由“不期而遇”。加上其他來來回回的奔走,盡管謝長廷嚴詞否認“逼宮”,但施明德說:“謝長廷一定曾向扁提出下台的事啦!”

  施明德又以另一個例子,說明當時扁謝的互動。他說,三月二十一日淩晨,謝長廷的執行總幹事李應元,就在施明德的辦公室裏接了通電話,講完電話後,李應元“非常高興”地宣布:“吳淑珍明天不投票了!”此外,包括“總統府”秘書長葉菊蘭等人,都希望形象不好的陳水扁下午晚一點再投票。可是,隔天一早,“總統”陳水扁就帶著第一夫人吳淑珍去投票,施明德說,顯然兩邊該說的話都說了,但還是互相扯後腿。

  施明德又指出,“你看看謝長廷,一選完就嚷嚷要重啟三一九調查。”他認為:“如果是國民黨提出的還能理解,但這話出自謝長廷的嘴,什麽意思?”他說:“很簡單嘛!你讓我死,我就要你亡!”

  扁謝的較勁,從農曆年前後,扁“淡出”謝的選舉活動,謝有幾場造勢都沒邀扁時就開始。據瞭解,不隻扁很少現身在謝長廷的場子,連原本派去總部幫謝長廷的扁係心腹馬永成、陳其邁、高誌鵬等人,幾乎都很少插手競選總部的運作。後來,讓扁及其人馬更心驚的是,陳水扁原本派出自己的親信,包括“總統府”參議郭文彬等人參與“請出施明德”的行動,沒想到事後演變成“逼宮”,而且正因為有扁方人馬的身影,最後演變成“扁係人馬也為逼宮行動背書”。

  原本“一片赤誠”想要幫忙,後來卻驚覺自己被擺了一道,扁對謝的不信任益發深重,這樣的嫌隙,也一路延伸到目前民進黨的“改造”上。據指出,陳水扁非常積極主張“世代交替”,甚至派出立院黨 團總召柯建銘、馬永成、陳其邁、高誌鵬等人頻頻施力。然而此一作法,與其說是陳水扁的“醒悟”,毋寧說是基於權力的思考比較貼切。因為,對扁而言,若讓選 前逼他下台、選後對他展開清算的謝長廷掌控民進黨,還不如讓青壯派接手,畢竟比起謝長廷,青壯派對他“趕盡殺絕”的疑慮較小。

  扁謝鬥得如火如荼,其他天王間的算計也不遑多讓。

  狼虎之心 計算自己同誌

  長期研究中共黨史與台灣民主的淡大客座教授阮銘說起一件事:民進黨初選時內鬥過於激烈,讓他百思不解,“民進黨的對手,難道不是國民黨嗎?”當時遊錫堃也積極爭取民進黨的“總統”參選資格,因此,他去請教遊的軍師、前“新聞局長”葉國興。葉國興對天王間的“競逐”提出看法,表示“先打狼,後打虎,然後因為遊錫堃‘民調很高’,‘一定選上總統’!”

  阮銘指出,包括葉國興、政治評論者金恒煒,學者徐永明、羅致政在內的遊派人士,真心服膺這套“先打狼、後打虎”的權力邏輯,所以才出現被視為排除異己的“排藍條款”,並掀起排除十一寇等、被視為“民主內戰”的腥風血雨。

  天王鬥得凶狠,手下的人有樣學樣,也“先搶權、再搶錢。”民進黨的一位青壯派幕僚曾向某位“行政院長”要位子,並指明必須是“就算大選落敗也還可以待著的、有實權的位子。”但那個職位需要投票通過,沒想到,原以為十足把握的職位,卻因有人跑票,煮熟的鴨子飛了。細查之下,才發現原來是民進黨某一天王的人馬,早就暗中運作,想要撂倒這位同是天王的“行政院長”。權力遊戲,就如此在民進黨內,一路從上玩到下。

  世代交替 未必是解藥

  因此,“世代交替”就救得了民進黨?施明德諷刺:“青壯派就有效嗎?這些人有社會信任嗎?氣節經得起考驗嗎?他們不都曾是‘保皇應援軍’,不是共犯,就是共犯的嘍囉!”

  此外,一位青壯派表示,“為了繼續留在權力的球場上,大家都算得很精!”民進黨敗選檢討會議中,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席“形象都負債了,還在那裏搶位子”的光火談話,正好印證了即便敗選、都還在千萬計算的黨內現實。

  二十年前,一位長年資助黨外運動的企業家,找了民進黨剛出獄的美麗島 世代與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吃飯,那時王永慶問這位企業家:“你怎麽敢跟他們在一起?”該企業家回答:“他們是為民主被關,我為什麽不敢跟他們在一起!” 二十年後的今天,王永慶又問該企業家:“你最近怎麽都不帶民進黨的人來了?”那位企業家回話:“我現在沒這個臉跟他們在一起!”

  連老朋友都不屑與之為伍,民進黨隻能接受崩塌的命運?答案不是沒有,解方一直就在民進黨內。

  看著民進黨一路走來的江春男說,民進黨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喪失了社會基礎。他分析,過去民進黨代表進步的力量,所以受到中產階級的支持,然後吸納代表本土力量的農民。但如今,中產階級轉而支持國民黨,農民又被國民黨地方派係挖回去,於是民進黨從“兩頭都有”變成“兩頭落空”。在這種狀況下,“重新尋找社會支持的基礎在哪裏,才是最重要的”,江春男如此表示。

  二○○五年參選台北縣長落敗後,一直苦思民進黨出了什麽問題、該如何解決的青壯派代表、前“立委”羅文嘉也指:“民進黨真正的智慧不是在某個人腦袋裏,而是在基層。”

  尚未從權力迷信中醒悟

  選舉期間,羅文嘉被指派去教地方基層如何拉票,以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世界咖啡(world coffee)”的討論方法,羅文嘉先出一個題目給課堂上的學員:“現在有一個阿才伯,過去是民進黨的支持者,但他不想出來投票,為什麽?因為民進黨不清廉了,而且八年來一直出問題。”羅文嘉問大家:“現在你不是要跟他辯論,而是要拉到他的票,怎麽說服他?”

  羅文嘉指出,剛開始,學員也會有“你不知道啦,這些都是統派媒體刻意放大啦!”等答案,但說著說著,開始有另一種聲音出現,例如,“你剛剛講的對,我們確實很多事情做得不好”、“我向你道歉啦!但你知道,一個團體總會有好的、壞的”、“阿才伯,我先向你說謝謝,謝謝你對台灣這麽疼入心,你現在這樣講是為了台灣好”……等反躬自省的言論出現。

  羅文嘉說,這幾年來,民進黨遇到問題就不斷地辯護、掩蓋,所以其他的聲音出不來,再加上某些call-in媒體主導民進黨言論,讓其他人更不敢講話,並覺得自己被ignore(忽視)了!“但這些聲音在不在?一直都在啊!”

  羅文嘉認為,民進黨的解方就在基層,嘉義縣長陳明文在地方上穩定執政,其實也透露出同樣的啟示。陳明文說:“人家都以為(由國民黨轉入民進 黨)是我在帶領群眾,其實不是,是我的民眾帶領我,他們先轉,我才跟著轉的。”因為“跟著群眾轉”,所以,當他的選民“愛台灣”時,他就怎樣都“愛台 灣”,但當他的民眾開始對民進黨不以為然時,他跟緊調整,請過去被列為十一寇的青壯派與他的群眾接觸。

  羅文嘉表示,他相信“民主幫助我們結束國民黨的一黨專政,也曾讓我們短暫執政,相信民主會讓我們下去再起來!”隻是,當今民進黨的改造是 “由上而下”,而非“由下而上”,他們仍寄望“天縱英明”、期待小龍女施展“絕世武功”拯救民進黨,尚未正視當年扶持他們的人民的力量。

  沒有回歸人民,依舊迷信權力,施明德一番“社會並不一定需要民進黨”的言論,這樣想來,並不苛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