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西方國家如何調用大量軍力、管製暴力示威?

(2008-04-12 01:15:21) 下一個

1992年的洛杉磯種族大暴動,美國政府除了出動洛杉磯市警察局的警力外,還動用了1萬餘名海軍陸戰隊和國民警衛隊員及大批裝甲車,前往該市實施戒嚴和宵禁。


  中評社香港4月12日電/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旅居美國的著名媒體人隗靜的文章,原題為“某些西方人的眼疾、失憶和偏執”。文章指出,一直呼籲中國建設“法治社會”的西方世界,在中國政府依法控製暴力事件蔓延、維護社會秩序的時候卻指責中國,對正當的管製措施表示“關切”。然而,在那些自詡“自由與民主”領袖的西方國家,抗議示威必須遵循政府和警方規定,暴力行為更是不被容忍。全文如下:

  很明顯,一些借奧運之機煽動反華情緒的西方媒體和政客已經得了“偽善症”。當你與他爭辯時,他會說,這是在“關注中國”。但是,這背後的種種症狀,明顯是帶有偏見、不公、違反民主與公正的奧林匹克精神的。如此看來,需要給西方某些人號號脈了。

  症狀之一可稱為“眼疾”。明明是極少數打砸搶燒分子在搞破壞,卻被看成是“僧人的和平請願”;明明是一些 “藏獨”分子多次試圖對火炬手進行人身攻擊,甚至連殘障火炬手也不放過,卻還被視成是“和平人士”。那些媒體和政客大多“一邊倒”地給“藏獨”人士、各種 “人權鬥士”行注目禮,大篇幅報道他們,而在描述中國時,要麽對中方觀點視而不見,要麽就是使用“暴力”、“武力”及“強硬”等字眼。

  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多次提起1959年達賴策動的“起義”遭到“解放軍的武裝鎮壓”。但是,幾乎沒有一個西方媒體提過達賴喇嘛早在1951年就同意西藏歸屬中央政府管轄,西藏的主權屬於中國,不存在什麽爭議。這不是得了“眼疾”是什麽?

  症狀之二是“失憶”。一直呼籲中國建設“法治社會”的西方世界,在中國政府依法控製暴力事件蔓延、維護社會秩序的時候卻指責中國,對正當的管製措施表示“關切”。然而,在那些自詡“自由與民主”領袖的西方國家,抗議示威必須遵循政府和警方規定,暴力行為更是不被容忍。

  指責中國政府的某些法國人不應當忘記,2005年底巴黎近郊發生騷亂時,現在的總統、當時的內政部長薩科齊態度強硬,稱在騷亂中實行“打砸搶”行為是犯罪,政府應該依法懲處。他還稱100多名涉嫌參與暴亂的法國籍穆斯林移民為“外國人”,要求將他們全部遞解出境,還宣布對此類犯罪的態度為“零容忍”,並把維持法治與秩序作為後來競選總統的重要內容之一。

  再來看美國。在西藏問題上充當“道德權威”的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從1976年到1996年一直擔任代表加利福尼亞州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委員,長達20年。她不應當健忘到了連16年前發生在她眼皮子底下的洛杉磯種族大暴動都不記得了。當時,美國政府除了出動洛杉磯市警察局的警力外,還動用了1萬餘名海軍陸戰隊和國民警衛隊員及大批裝甲車,前往該市實施戒嚴和宵禁。這些武裝人員用催淚瓦斯和棍棒,在4天內控製住了這場美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種族騷亂,大約有50—60人死亡,大約1萬人被逮捕。這些號稱已經民主了200多年的西方國家在管製暴力示威時,不惜調用大量軍力警力。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這樣做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同樣的依法治國的標準,怎麽到了中國,就變了味?看來,某些人真是得了失憶症。

  症狀之三是“偏執”。西方常用“中國民族主義”來形容中國公眾對政府維護國家秩序的支持,極少有人用正麵詞匯“愛國主義”。然而,最近發生了一件事,總部設在瑞典的某知名伏特加酒公司最近在墨西哥發布新版廣告,是一張大約1830年的美洲地圖,其中現在已成為美國領土的南部幾個州原來屬於墨西哥版圖。廣告詞大意是:“在一個絕對完美的世界,墨西哥的版圖可能是這樣的。”美國人不滿了,高喊“愛國主義”口號,聯合抵製該品牌的伏特加酒,並要求酒商道歉。美國人將維護美國領土與主權完整稱為“愛國”,而其網站則將中國人維護中國的主權與完整稱為“民族主義”,甚至固執地堅持中國應該把西藏“歸還”給“西藏人”。可見某些美國人的“偏執”已經心理變態,別人一愛國,他們就特別難受。

  西方的某些老爺們,還是先把病治好了,再來評說中國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