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基本教義派與學術界號稱民主良心的偽淺綠知識份子心中,除非敢於毅然決然割席自救,所謂淺綠才可能培養出有可長可久的道德性,否則隻能嗚呼於台獨之無人無德無魂魄了。 中評社香港3月14日電(作者 石之瑜)當李登輝刻意與謝長廷保持若即若離之際,反而長期偽裝淺綠的新世代台獨基本教義派近來紛紛表態挺謝,可見最想抱住民進黨不放的台獨不必是老派,而已是繼承者。
沒有多久之前,台灣有一批號稱淺綠的學者曾出麵批評民進黨,後來又公開與謝長廷唱雙簧,假兮兮地質詢他,再聽他辯護,接著表示滿意,便表態挺謝。旁觀者恍然大悟,台獨對民進黨的依賴已經積重難返,且淺綠之台獨比深綠之台獨更為渴求權力。
國民黨常抱怨當前的大選與公投不能脫鉤,但對台灣而言,更長遠的問題其實是,台獨與民進黨能否脫鉤?如何脫鉤?
過去,問題往往是民進黨如何擺脫台獨,尤其是所謂深綠基本教義派。好像台獨是選舉的包袱,實際上台獨被李登輝與陳水扁當成直正的法寶,今天民進黨如此貪腐,反而變成是台獨的包袱,民進黨愈當權愈是拖垮台獨,所以到了反問台獨要如何與民進黨脫鉤的時候了。
即使對謝長廷過去提的憲法一中不接受,對他願意開放兩岸包機的政策讓步不滿意,表麵淺綠的台獨基本教義派仍然必須支持他。他們的動機是要維持“台灣主體性”,避免“外來政權”複辟,故而不容國民黨或馬英九當權。謝長廷就識相地不斷重申“台灣主體性”,並猛攻一中市場來彌補憲法一中的缺口。
照理說,以民進黨政府之貪腐無能程度,如果這次依舊能夠成功連選連任,的確唯一有效的解釋,就是半數以上投票選民對台獨的情感已經如此之強,不容任何其他世俗的利益考量介入,而隻專心以鞏固台獨為唯一優先。謝長廷的大幅競選廣告如此形容他勝選的曆史意義──“永遠結束舊體製舊勢力對台灣政治的控製與支配”。
不過至少可以有兩點保留。曆史紀錄顯示,台獨的勝選反而常有促進兩岸交流的作用。記得一九九六年大選前的大陸進行導彈試射,兩岸民間關係均為之震動,但選後竟能快速回溫,照說還新鮮的導彈記憶被拋到九霄雲外,迫使以台獨為號召的李登輝大為不悅,他就職後才兩個月,就宣告戒急用忍。
更記得二零零年台獨領導陳水扁獲勝後半年內,引發台灣曆史上支持一國兩製的高潮,從6%一度衝到33%,以及各大媒體的大陸熱、上海熱。更記得二零零四年陳水扁在製憲與公投的激進台獨政綱下連任,選後社會竟以移民潮回應,台灣資金與人才加速大量奔赴大陸。
除了曆史紀錄,還有道德人心反挫的問題。台獨領導凡當權成為領導者,若不貪汙,也必濫權,至今沒有看到任何一個例外。沒有當權的台獨開始時還願意幫忙遮掩,久而久之,也感到不平、不齒。其結果,台獨與貪汙之間在實踐上已經劃上等號。
偏偏領導台灣的貪腐政權者,個個是公認本土精英中的佼佼者,他們一再濫權,不但不能鼓舞支持者,反而製造支持者更大的壓抑,從而嚴重挫傷自尊與自信,導致攻擊性與侵略性的高張,且發展出故意捏造扭曲對手的人格型態。當台獨與瘋狂變成一體的兩麵時,台獨的遠景豈容樂觀?
相反的,假如民進黨敗選,對台獨有兩種救贖的作用。首先是因為兩岸關係的大通,會自動提升台灣社會的自我意識,由於那時的社會已經擺脫了台獨基本教義的種族主義統治論述,在對台灣身分日益敏感的環境中,各種充滿創意的認同符號與象征,勢將蓬勃發展,賦予“台灣主體意識”以實質的內涵與民間的基礎,這點是當權以後就濫權的民進黨絕對做不到的。
其次,民間主體意識的蓬勃發展,保留了“台灣意識”的元氣,讓台獨在貪腐無能的黨政脈絡之外,另謀出路,更是台獨掙脫民進黨枷鎖的重大機緣。
換言之,隻要不執著於政治上的台獨,文化上的台灣主體意識就有活路。台灣主體意識當然不同於台獨,但起碼在道德上足以遏製民進黨的腐化,也就讓偽裝淺綠的這些台獨免於因為對權力的沉溺而加入操弄台獨。
到底在台獨基本教義派與學術界號稱民主良心的偽淺綠知識份子心中,有沒有抗拒政治依附的自尊心,能不能領導台灣思想界建立種族主義論述以外的文化互重,還肯不肯像以前一樣總在最後關頭屢次接受被動員出來表態、演雙簧?除非他們敢於毅然決然割席自救,所謂淺綠才可能培養出有可長可久的道德性,否則隻能嗚呼於台獨之無人無德無魂魄了。
(作者:石之瑜,台灣大學政治學係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