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掙紮序言
(2010-09-01 06:40:24)
下一個
格丘山按:
心的掙紮寫完後, 承好心的朋友幫忙推薦, 仍找不到地方出版。 顯然這本凝結著我多年來對生命人生和社會的思索心血的書, 在今天充塞著官吏傳記,胡編曆史小說, 美女作家懷春幻想, 升職秘訣, 發財捷徑, 中南海內鬥秘聞, 中國最有錢人最有權勢人的經曆等等民族精神食糧的中國書場中找不到立腳之地。
但是投其所好, 去寫一本讓出版編輯愛不釋手的書有什麽意義呢? 這樣的書實在不缺我一本。
心的掙紮的價值所在正在於它在當代中國沒有價值。
心的掙紮序言
心靈的掙紮不是一本消遣的書。
如果你已經有一段時間到書店找不到書買,你的精神非常饑渴,那麽這本書有一半的可能是你要找的書。
如果你又是一個喜歡思索的人,對於人生、自然、宗教、社會、政治和情感的哲理很有興趣,而且對你已經熟悉的概念和答案不很滿足,那麽心靈的掙紮有可能會滿足你另外的一半。
心靈的掙紮雖然篇幅不大,但是涉及的範圍很寬,而且在涉及的每一個領域中都有自己的見解,引發讀者去探索。一進入作品,讀者就會慢慢發現,作者不是立足於社會的某一個利益團體的立場上,不是站在某一黨派的立場上,不是糾纏與個人曆史得失的恩怨之中,更不是位居某一個民族或者國家的視線,去看待和分析事情。整本書中作者努力不懈地在做一件事,就是以一個自然人的官象和思維重新觀察我們已司空見慣的事物,找到自己的位置。
雖然心靈的掙紮語言非常樸實,淺顯易懂,但是它到達到思想的深度決不亞於經院的理論著作,我相信大部分認真閱讀過這本書後的讀者都會同意這個結論。
書的內容可以分為下麵幾類:
雙體繁殖、新生命、人類的官能、五官語言、眼淚、天人永隔、生命和世界等是在生命層次上對人的位置的討論和認識,有趣的是在新生命的探討中得出了“人類的真理、道德、科學和宗教隻對人類本身有意義,不存在穿透所有生命形式的絕對真理。”的感悟。在雙體繁殖中從生命的延綿沒有走永生,單體 或者三體的途徑,選擇雙體繁殖,不可自主的發出了“光線來處的那個超智慧力量的偉大和不可攀及”的讚歎。在五官語言的探索中指出了生命的 COMMUNIACTION 中存在超語言、聲音和視覺的信息傳達方式。在生命和世界的探討中,發現生命是一種創造,是生命創造帶來了人類世界,而不是世界產生生命。
書中不少文章探討了宗教和上帝。恰如生命的動力、人類與神、我的上帝、科學與宗教、智慧,真理和人生的美棲居在哪裏、人之罪、孤兒等。與通常的同類討論不同,這裏的討論沒有糾纏在宗教和上帝的真偽,或者哪一個宗教和上帝更接近真理的老生常談之中,而是將宗教和上帝看成人類生命的屬性。例如生命的動力中指出 “隻要人類的曆史存在一天,上帝就會存在一天,這是人類的屬性決定的。”, 和“對於信仰他的人,上帝與他同在,給他愛,關心和希望,上帝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對於不信仰他的人,上帝確實是虛無飄渺,不存在的。上帝不可能在這個星球上,他也不可能是一個人能想象的實體。在這個星球上能夠通向上帝的途徑就是信仰者的心。”。文章同時強調了上帝的不可證明性,例如”科學與宗教中“科學始於足下,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從科學的旅途向前望去,生命的謎遠到毫無盡頭。宗教始於無窮遠,除了心的信仰以外,找不到支持,而且不斷被人類的騙子或者狂熱者搞得遠離它的純淨。”,和智慧,真理和人生的美棲居在哪裏中所說的“信仰之為信仰,就是不可證明而我相信的東東。有些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強求信仰者證明自己的信仰存在,這就有些不講道理,強人所難了”。
這些文章還用了大量篇幅論述人類對於上帝解釋的急功近利和荒唐:人類與神中說道“人要了解上帝並不比螞蟻要想了解人類更有可能,用人類的智慧和經驗去描述或解說上帝很可能會得到可笑的結果。”;又如我的上帝中“在每一個人的思想和辭典中上帝的涵義是不完全相同的,取決於這個人的狀態和教育,最常見的是,我對將來的希望,我死以後去天國的道路,我痛苦時精神上的安慰。”;又如科學與宗教中 “在宗教中,人們除了在天國的鏡像中看到自己的映像之外什麽也沒有見到。” 所有的這些文章都論述了人用自己的形象,思維去代替上帝的荒唐:人類與神中進一步辯證到“ 如果上帝真的將所有的好事都給基督教徒,將所有的壞事都給非基督教徒,那麽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爭著去當基督教徒了。這時候上帝隻有兩種選釋,一是接受所有的人,那麽世界就變成了隻有好事的天堂,我們根本無法想象那個世界的樣子。”;以及“基督的故事,人類的曆史,以及我們每天的活動都在告訴我們,上帝如果不是在用一個人類根本無法理解的邏輯在幹預人類的活動,就是根本未曾幹預過人類生活。”;我的上帝中還寫道“如果上帝與人類各占據可知和不可知的一方,那麽這兩個領域也是可以相安無事的。但是占據可知一方的人類總是想侵犯上帝的領域,自己變成上帝,……”, 這無疑是人類宗教的悲哀。
作者在我的上帝中闡明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作為人類中謙卑的一員,我願意相信和希望在人類之外,有一個威嚴,慈愛,無所不能的父親在時刻注視著我們,但是我不會接受人類中的任何一員自稱上帝或者上帝的信使。”
可能占文章必例最大的是從人類層次上對真理,美和智慧的探索,以至這裏我們不得不將它們再分成幾個小類:人類本質的、哲理的、人類感情的、和社會的。
寫人類本質的有永恒黑暗、母親的母親、不可超越的界限、生存死亡性快感和解脫、生命無價、扛起命運、生命隻屬於現在、大自然母親等。
在永恒黑暗和母親的母親中我寫道“光明有如一粟,黑暗有如大海。光明反映的隻是宇宙在特定官象中的一個側麵,而黑暗才是那絕高智慧和秘密的所在。”、“一切智慧、痛苦、希望、歡樂、野心,信仰以及力量都會泯滅在夜的深沉之中。在黑夜的前麵,光明和白天是多麽短暫。”,和“我們不應害怕黑暗,我們的一切幽怨仇恨、差別、榮華、權勢、創造,都會在那裏歸一,在那裏我們會融合成一個實體。”。在差不多所有的哲人,思想家,詩人都隻將目光和思維停留在光明中,心靈的掙紮對於黑暗的認識無疑為喜歡思索的讀者打開了一閂深邃的巨門。
不可超越的界限、生存死亡性快感和解脫是兩篇比較深的文章,它們討論了: “在各種概念之中,死亡和終極真理是上帝讓人看到的最高智慧,它是上帝設定的人們不可逾越也不能逾越的界限。在死亡和終極真理這樣偉大的智慧中,人們隻有透過它的表層的負麵意義,才能感悟到它是人類生存中的脊梁。抽去這個脊梁,人類生存就無法站立了。”; “如果人們逾越了死亡,那麽社會、家庭、道德、哲理、勞動、知識的全部大廈都會崩塌,人類將變成宇宙中一個沒有目標,沒有思維,沒有活動,沒有終結的怪物,除非上帝能夠為這個怪物設定一個新的生存倫理係統。”。 文章並且認為死亡並不完全是一種終結,也可以認知為一種解脫:“死亡是我的消失,是向著滅寂狀態回歸。死亡除了伴隨著自我消滅的悲哀和回歸萬劫不複混沌的恐懼以外(貴族享受的終止),還意味著身體內所有繁重勞動的徹底停息 (工人的解放)。所以死亡在這裏可以更確切地被叫為解脫。人們在死亡的那一霎那,這種與生俱來的未停息過的工作一旦停止,一種令人戰栗的輕鬆會以無比快樂的感覺流過生命的最後意識。所以死亡是悲哀、恐懼、又是快樂。”。同時死亡的正麵意義還在於“死亡隻是個體生命的消滅,整體的生命卻在個體的消滅中追求永生。生由死亡而來,又向著死亡而去,在死亡中重建新生,以追求永生。”
論述死亡的偉大和它對於人類的重要,是逆反人的感情和不愉快的,但是人類真正深刻和嚴肅的思想離開了死亡,就隻能在生命已經為你準備和設計的盛宴中兜圈子。
生命無價、生命隻屬於現在、大自然母親是我鍾愛的三篇小文,生命無價批判了鼓吹獻身的道德,批判了鼓勵獻身的信仰,真理和國家給人的壓力,提出了“人啊,請珍惜你自己的生命。麵對懦夫、怕死、自私、不道德、不愛國、不愛上帝的種種壓力和欺騙,請勇敢地保衛自己的生命。”的警句。扛起命運是生命無價的延續,它歌頌了生命的偉大超越了人類倫理係統創造的任何觀念和虛榮:“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扛起命運的農民、母親、犯人、窮人、病人、醜女,和一個國王、明星、富翁、美女、偉人一樣尊嚴。一個扛起命運的螞蟻和一個扛起命運的大象一樣偉大。”
生命隻屬於現在論述了過去和將來的虛幻性:“人的生命隻屬於現在。過去是已經不能再來的現在,將來是尚未發生的現在,它們都不具現實性,是人類觀念中的屬性。”,和“除了現在,人一無所有,生命隻屬於現在”。
當我寫完大自然母親中“大自然的偉大正在於她以無比廣闊的胸懷,接受她的兒女對她表達的各種方式的愛,理解和願望。但是請記住,每個人隻能得到大自然母親的一滴。如果有一個人想獨占大自然母親的愛,認為隻有他自己的愛,理解和願望是對的,那麽他錯了,因為在我們無比深邃無比廣袤的大自然母親之下,我們所有的人加在一起都很渺小,沒有一個人能獨占和包羅我們的母親。”的時候,我已經明白它應該是心靈的掙紮的最後一篇文章,因為它清楚地表達了,本書也隻是大自然母親的一滴,在大自然母親的胸懷之中, 我一定會得到她的眷愛,但我隻能是她的一滴。
探索人類哲理的有:智慧,真理和人生的美棲居在哪裏;人類的痛苦;真與假;信仰;兩分法思維。
智慧,真理和人生的美棲居在哪裏並不是人人都喜歡讀的文章,發布後點擊從來不高,但是喜歡它的人卻尤於我的其它任何文章,有一個讀者寫道:“真正了不起的篇章,所有中國人都應該一讀。”,這可能有些過譽,但是真實反映了部分讀者的心情。
真與假與信仰雖然表達方法不同,但是都強調了同一主題。在信仰中我寫道:“問題的本質永遠不在於我們有什麽信仰,或者沒有什麽信仰,也不在於我們有的信仰是對是錯。問題的本質在於我們隻有選擇自己的信仰和無信仰的權利,我們沒有不允許別人選擇自己信仰的權利,……” 在真和假中我進一步寫道:“真與假,對與錯都是相對的人的主觀意識,但是任何將真和對絕對化,並無限推斷的意圖,行為都會對人類造成比真與假,對與錯本身意義嚴重得多的危害。”。我覺得這個認識對喜歡和習慣將自己看成真理化身的中國學者具有特別意義,記得一個頗為有名的博客寒竹先生讀後驚呼,這個認識好像將我們帶到中國問題症結的邊緣了。
人類的痛苦中指出人類主要的痛苦並不來自災難,衰老或者疾病,而是來自人間關係造成的恩怨,但是對很多人說如果沒有這種恩怨,生活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
這篇文章具有發展成很大篇幅的潛力,光就文中所說的由欲望、衰老或者疾病給身體造成的痛苦;外來的災難,比如地震、自然災荒、車禍之類災難造成的痛苦;以及為什麽這兩種痛苦“雖然對個人造成傷害,但對人類而言,就生態平衡和人類的生存延續而言,它很可能益大於害。”就可以寫成一篇頗具規模的論文。
兩分法思維是一篇針對中國目前主流思想方法寫的文章,文章指出:“二分法的一些經典劃分方法,已經被根深蒂固,無師自通地栽植在中國人,甚至底層老百姓的心中,那就是不自覺地和迫不及待地將看到的政治觀點、思想、和人貼上左右派、激進派與溫和派、擁共派與反共派等等標簽。這種標簽的直接後果是使複雜的社會研究、思想探索、豐富的人性都被簡單化成單調的現有的政治框架和概念。在這種霸道的劃分下,一切都被自然而然地引入強烈和溫和、左和右、進步和落後、光明和黑暗、正和邪、好人和壞人鬥爭的軌道。而真正豐富的新思想在這些經典分類的主流意識的壓製下,失去了萌生的氣候和土壤。”,它對中國文人和思想界的啟發應該是不言而喻的。
論述人類感情的文章有:愛的度量;思念過去;浮名、愛與恨:孤獨;洋娃娃為誰美;懷念父母;離別;茫茫天地;盲人世界的美;歡樂的母親等。與一般文學作品不同,心靈的掙紮強調人類感情的思辯性質尤於對於感情本身的描述。例如愛的度量中“愛的度量基於奉獻甚於獲得。你最愛的人是你為之操勞最多的人,而不是你由之得到最多的人。”,愛與恨中“愛與恨是一個鏡子的兩麵,它們往往如此接近,以至於很難看它們在何處分界。”,洋娃娃為誰美中“沒有用艱苦的勞動和徹心的痛苦洗刷過的快樂和幸福就象肥皂泡,美麗但沒有份量,隻有從痛苦和艱難中升華的快樂才是最高的快。” 盲人世界的美中“有很多事像盲人一樣看不透它更好一些,更不應去占有它。就像天上飛的風箏和鳥,在天空的陽光和風中,自由、悠揚、美麗。一旦你擁有了它,在你的籠子或者書房中掛著,它就失去了它的美和對你的吸引。”,歡樂的母親中的“痛苦實在是人類的財富,它是智慧的源泉,歡樂的母親。”等等。將痛苦和磨難看成人類的財富,大部分人與之失之交臂的認識是始終貫穿全書的基本思想。
對社會組織的思考是心靈的掙紮中另外一個類別,涉及的文章有專製無為民主、我們在自己裏度過一生、現代人被綁在一起、離野性遠去。像對人類的感情的思辯一樣,心靈的掙紮在思索社會組織時不側重於社會的政治性質,而注重組織方法的人文實質。例如專製無為民主中的“民主政體的實質是視官員為潛在的最大社會破壞力,法律的製定和政體的組成主要用來製約官員濫用權力和保護弱小民眾。”和“人們經過了漫長的曆史年代,走過了曲折的摸索道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認識到社會組織中最大的敵人是社會的官員,最可憐的是被社會壓到底層的人。”
在我們在自己裏度過一生中和現代人被綁在一起二篇文章中強調了現代社會組織方法造成人與自然的隔離和人綜合能力退化的趨向。離野性遠去則直接質疑現代生活方式造成的使人類“太正、太規格而失去了人的野性、自然性、……”。
論述道德的文章有從道德高峰到全麵反叛、道德與行為在中國分裂、希望的太陽、人賤心不賤 身貴人不貴。與書中其它文章的風格不同,這幾篇文章都不是討論抽象的道德概念,而是比較務實的。具體說它們針對的是中國的道德,尤其是中國道德的現狀。道德高峰到全麵反叛認為“專製社會和人類的理想社會要求更高尚的道德,極端高尚的道德很可能會打破平等的原則,使社會失去平衡。”,和“要求人犧牲自己,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其結果使人之間的平衡杠杆變得非常傾斜,一部分人隻能犧牲自己,專門利人,而另一部分人專門得利。因此高尚的道德很容易被政治家、統治者、宗教、和團體利用去維持不平等的體製。”。個人相信這個認識對於中國的大部分文人來說都具有思考價值。道德與行為在中國分裂則提出了中國“盡管大家都在腐敗,而且都有他們正當的理由和苦衷,但是不管是貪官,是老百姓,都不喜歡你說他們腐敗。會議上、報紙上、書本上他們都喜歡自己被描寫成像雷鋒,孔夫子那樣的聖人。看到自己的名字與這些崇高的詞連在一起,他們心裏美滋滋的,根本不在乎那裏描寫的根本不是他們本人,而隻是根據道德教條編造的千篇一律的故事。”, 和 “中國的國家曆史,個人傳記就這樣被這些可畏的道德教條吞噬了。真正的曆史和有血有肉的生命躲藏和壓抑在森嚴的道德廟堂之下,從來不得, 或者不願見以天日,隨中國的母親河,黃河長江之水,淘淘而去。”的令人深思的荒唐現象。
希望的太陽將所有的政治問題的出路簡化成一個道德問題:“如果有一天,中國的有權人,有錢人和人上人,在春風得意,光宗耀祖的時候,仍能克製自己,夾著尾巴做人,以平和、寬容、仁慈、慷慨、博愛去善待與自己政見不同的人、宗教信仰不同的人、窮人、沒有受到教育的人、殘廢人、有曆史問題的人、出身不好的人、有罪的人、那麽中國希望的太陽才真正升起來了。”。 這個觀點在人賤心不賤 身貴人不貴中以自省的方式中得到更明潔的表達:“就人賤則心不賤,身貴則人不貴二者相比,後者更難達到。就我一生來說,在處於逆境的時候,人賤則心遠賤還勉可及格。但是在後來稍有發達的時候,得意之色溢於言表,今天回憶起來自覺懊悔羞愧。”
涉及文學的兩篇文章有諾貝爾文學獎和中國文學的沒落。前者指出高行建先生所以比同代中國人先行,是因為 “在“一個人的聖經” 和“靈山”中,高行建表現出來的對自己的誠實,對這荒唐曆史的無奈,以及他為了脫離中國習俗世襲觀點,脫離官話係統和思想方法所做的頑強努力,會使每一個曾經生活在係統中苦苦努力至今無法完全擺脫的人肅然起敬。高行建找到了自我,歸真為一個平凡而又真實的人。”
從一個製度下扭曲的人變回自然人有多難?這對於一拿起筆來就不由自主的重複起中國八卦和好人壞人故事的人是非常難以懂得的。
在中國文學的沒落中筆者進一步指出“二十世紀初,中國文學從陳獨秀的“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開始起步,經過一百年的變遷,至二十一世紀初期,已經完全脫離了對人性的思考,對民族苦難的關注,對時代風雲變幻的記載,變成了政治宣傳工具,變成了追求商業價值的胡編亂造,墮落成權勢和錢財的二奶。”
與中國關係比較密切的文章有深遠的影響、原子彈與中國、智慧力量平衡、文革與人性、可悲的一代人、CRUISE拾零、恨戰友超過敵人、在異國的路上、趣談民族夢和官籠罩的故鄉。
由原子彈與中國引發的網絡辯論而寫的智慧力量平衡是一篇值得一提的文章, 這篇文章論述了人類在生存競爭中力量、自私、貪婪與智慧,道德和理性的平衡。雖然在大部分時候 “人類曆史中,暴力、貪婪和自私在主宰著進程,但是人們的智慧、道德和理性沒有死去,──”,它們“靜靜地在深層等待,等著一個人,一個時機,來製約那個像野馬一樣走得太遠的人類本性。”, 而一旦它來到時, “這就象大自然一樣偉大,當滿山的樹林被天火燒毀的時候,你能理解大自然的愛嗎?”。 這篇文章以詩的語言歌頌了在曆史進程中, 頑強地製約和平衡著在大部分時間主宰著曆史的力量、自私、貪婪的人類的智慧,道德和理性。
對於曾經深刻影響中國社會的文革的反思,心靈的掙紮沒有興趣糾纏到各派係的正確和錯誤,甚至毛澤東的個人責任上麵去,這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就像過眼煙雲,不久就散去了。但是在文革中顯示的中國人性,卻永遠不會過去,在適當的氣候下,它們又會卷土重來 對於這一點,文革與人性一文寫道“人對於別人的傷痛、迫害、慘死無動於衷,而對於自己的痛苦不能忘懷。現代文明與專製可能就在這裏分野。現代文明認識到如果不保護別人的權利,那麽也就失去自己的權利。對於別人來說,我永遠是他。隻有保護他,才保護了我。”, 如果這一點中國人永遠搞不清楚,一提文革, 就是當權派對,毛派或者造反派對、或者人民對,吵鬧不清,那麽文革付的慘重的學費,對於中國人是白付了。
趣談民族夢和官籠罩的故鄉是二篇可讀性較強的文章。趣談民族夢以幽默和調侃的筆法探索了中國的民族性格;官籠罩的故鄉討論了在中國社會起著決定影響的官文化,文章沉痛地寫道“人人皆堯舜,並非喜訊,因為皇帝隻一個,堯舜之爭就永無寧日了。藏龍臥虎的薑子牙,劉伯溫太多,也決非好事,官少民多,高位之爭也就難免了。雖說堯舜和政治家都是要救國救民的,但是人人都要救別人,誰也不肯被救時,國也就無寧日了。所以為官者,既風光,又榮華,但是卻是宴息難寧。成天得捉摸著不被同僚、下屬、上司陷害的良策。周圍全是一張張窺視欲取而代之的笑臉,怒臉和不動聲色的臉,一不小心,就要翻船。輕者革職,重者抄家入獄,丟命,在古代甚至滿門抄斬。中國的仕途充滿凶險和驚濤駭浪啊!”
在異國的路上寫出了飄零在海外華人之間的冷漠和戒備。CRUISE拾零寫了中國現代家庭由於舊的男女道德體製被打倒, 而新的所謂男女平等口號的粗糙而造成家庭倫理係統的真空所帶來的普遍危機、恨戰友超過敵人以調侃的方式寫了中國人際關係的荒唐:“中國人的普遍的情結是,一旦鬧翻,他們恨戰友、同事、家人、叛徒、朋友、家奴超過敵人。可是與戰友、同事、家人、親人、朋友、家奴相處的時間和機會又這麽多,所以鬧翻的可能遠遠超過敵人。為長遠計,中國人成就一個實業,革一個命,組一個家庭的一開始,就要做好反目成仇的準備。如果對方期望值愈高,就愈有威脅,愈危險,一旦鬧翻,恨也就愈深。
用詩人的語言說:
蜜月已經開始了,仇恨還會遠嗎?(^o^)”。
這三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當代中國社會的新問題。
愛國和威脅揭示的是同一主題:“人類的最大威脅並不在於人的本性自私、原罪或者貪婪,而是在於人們保衛真理、道德、上帝、國家、或者解放人類時的排他性和狂熱。” 並且呼籲“人類的曆史如果有一個終點的話,這個終點除了來自自然的災難以外,最大的可能就是來自保衛真理、道德、上帝、國家、或者解放人類的互相殘殺。”, 所以“人們最應該警惕的是狂熱的英雄、傳教士、思想家、政治家、導師、而不是監牢裏的刑事犯人。”
從脆弱到成熟到孤獨,生命旋律與錯位,音樂、酒和孤獨 可為一組文章, 寫的是生命的節奏:“人的一生和大自然的演變就像一支神聖、莊嚴、崇高的交響曲。每一階段有著不同的旋律,奏鳴著生死存亡,衰老變化的至高哲理。” 在音樂、酒和孤獨 中文章深刻地指出“從童年的精靈,到老人的孤獨,是一條漫長的路。畢人之一生,包羅了萬象,很多現在吐棄的,對立的思想,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都存在過,經曆過。”
最後想提一下天理的報複,這篇令人讀了如鯁在喉的小文揭示的道理決不是聳人聽聞:“天理報複,不是指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政權、一個國家做了壞事,甚至罪行後的直接報應。而是指一個民族長期作孽多端,破壞了法律和道德,日積月累,也許經過幾個君主,也許經過幾個時代,改變了一個民族的民風和本性。這個民族不再誠實,不再有信仰,不再相信道德和法律,而從本性上變成腐化、欺騙、惟利是圖、殘忍、隻崇拜謊言和強權的時候,這個民族將麵臨著血流成河,甚至自我毀滅危險的大自然懲罰。” ,和“天理報複比人的報複更慘烈,它就像今天中國正在受到的氣候變遷和土地河流汙染幹裂的懲罰一樣令人無奈。而人性的天理報複要比自然現象的天理報複來得更為緩慢,因為它需要長年累月人們不斷吞噬冤屈、遺忘冤屈、害怕邪惡、不相信正義、不相信道德、不相信法律、承認邪惡、最後崇拜謊言、崇拜欺騙、崇拜強權:使人的本性在潛移默化中變成一個新物種,就像從一個鹿群變成一個狼群。到了那一天,這個民族會比氣候變遷、土地幹裂、和河流醬化更令人絕望,因為那時人變遷了,幹裂了,醬化了,人已經不是人了。”
無論從哪個角度,這番話如果作為警言,被人們記住,是不會多餘的。
我相信,現在讀者應該信服,這本小書所含的內容的廣闊和深度應該是可以與你讀過的任何書媲美的了。
鳴呼,在被權勢和錢財之雲濃濃汙染的中國,難道連一個幸存的編輯都沒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