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讀“劉天舒:我們的追求不是在獨裁製度中尋找一個“好”獨裁者 ”的幾點感想 (圖)

(2009-05-30 17:50:15) 下一個

 

1。 “我們希望看到,中國下一場由群眾大規模參與的政治運動,能夠超越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內部不同派別之間的權力衝突和鬥爭,能夠公開否定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我們追求的的打破一個獨裁製度,建立一個自由民主製度,而不是在中國共產黨這個獨裁製度中尋找一個溫和一點、開放一點、良心好一點的--獨裁者。”

格丘山: 部分同意這個看法, 從總體的曆史走向上這是對的。 但是我們不應絕對排斥中國共產黨內出現任何民主的鍥機,如果它呈現這個萌芽的話。畢竟曆史的發展的複雜超過我們個人能看到的視野。 任何先設條件, 用絕對暴力,或者絕對和平方式來改變專製政體都是不明智的。

2。 “我們認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和“89學生運動”,都是中國共產黨內部權力鬥爭的產物,由中國共產黨自己“平反六四”,就如由中國共產黨自己否定“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一樣,不會改變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的政治製度。”

格丘山: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和89學生運動是性質完全不同的運動:一個是由上而下,一個是由下而上;一個是主要以權力鬥爭為中心,一個是以限製官員的權力為目的。產生的後繼影響也完全不同:前者使人民不再迷信共產黨,不再盲目跟著共產黨搞政治運動,共產黨為神的地位在中國結束了;後者使人民看到了這個政權在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可以拿屠刀殺人民,共產黨從不是神變成了惡霸和魔鬼。

不同意完全否定文化大革命,也不同意歪曲 89學生運動,這是中國人必須走過的台階。沒有這些台階,我們今天可能還停止在六十年代初期王光美搞四清的政治水平。曆史不是靠那個哲人用天才的分析,靠那個數學家求出一個最優解來,大家去實現就行了。而是必須要去通個一個個的實踐,從教訓和經驗中去摸索它的道路。

3。 “1976 年毛澤東去世之後,支持劉少奇、鄧小平的人要求中國共產黨“平反”,結果“平反”成功,鄧小平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之後,中國並沒有開放自由民主,中國的政治體製還是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中國的政治製度還是不能人民自由選舉國家和政府的領導人,中國的政治製度還是不允許反對黨派的存在,中國的政治製度還是不允許新聞和言論自由。

1989年,中國共產黨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趙紫陽發動了一場“89學生運動”對抗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在這場政治運動中,鄧小平打倒了趙紫陽,支持趙紫陽的人都成了“動亂分子”,都被鎮壓和清算了。

今年是1989年學生運動20周年,支持趙紫陽的人要求中國共產黨政府“平反”(平反六四),要求了20周年。假如今天的中國共產黨政府給1989年這場學生運動“平反”了,誰能相信中國的政治體製今後就不是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呢?”

格丘山: 鄧小平平反沒有錯, 鄧小平的兩大功績是平反曆史政治運動,和結束了以政治運動為中心的階級鬥爭的國策。鄧小平的錯誤是將中國引入了比西方原始資本主義更不公平的專政資本主義, 使中國的貧富分化向世界頂峰急速攀登。

趙紫陽同情89學生運動,或者想利用89學生運動向鄧小平的權威挑戰,與趙紫陽發動89學生運動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對於政治曆史準確的定義是中國走向現代政治的關鍵,那種愛恨分明的將所有事情武斷和粗暴地歸入非朋友即敵人的思維方法是共產黨二分法的延伸。

據說趙紫陽軟禁時拒絕了檢討複出的條件。如果這是事實,說明了不管趙紫陽在當政時做過多少壞事, 他最後做出的政治抉擇不是完全從個人利益考慮的, 應該在中國民主史上得到他的地位。

如果共產黨能夠給趙紫陽平反,應該看它怎麽平反。如果它隻說趙紫陽沒有支持89學生運動,或者趙紫陽隻是同情學生運動,沒有實質支持89學生運動,那麽這個平反是站在共產黨的原始立場上的政治遊戲,沒有任何進步。如果共產黨的平反是整個改變對89學生運動的評價,認為89學生運動是一場愛國和糾正共產黨走向貪汙腐化的自發的人民運動,趙紫陽對於89學生運動的同情正確的,那麽我們就應該支持。正如我前麵說的,我們可以有自己對曆史走向的判斷和分析,但是我們不應該對於每一個曆史出來的事情預設立場。人的理智預測和曆史的現實往往差別很大,個人所能看到的曆史視野是非常有限的。

4。 “作為現在的年輕人,我相信,我們已經不象我們爺爺、奶奶那輩相信和聽從政府,我們也不象我們爸爸、媽媽那輩隨大流和相信別人告訴我們的結論,我們新的一代,在互聯網的信息時代成長起來新一代,我們掌握尋找真實信息的工具,我們學會了用自己的頭腦判斷是非。”

格丘山: 說得很好, 但是當今天的年輕人在向前走時,如果看不起他們的爺爺、奶奶,就大錯了。不要以為自信,理想是他們這一代人的專利。他們的爺爺、奶奶當年的自信,激情和理想,一點不比他們今天遜色。他們是在後來的實踐中開始懷疑和自暴自棄的,許多人甚至至今還不知道或者不認為錯了。對於他們,今天全部懷疑和自暴自棄的理由,並不是一種對苦難的反省,而隻是他們獻身的領袖沒有了,新的領袖講的與原來他們受的教育截然相反,他們落伍了,或者被叛變了,甚至被出賣了,命運又不給他們時間再來一次了。

中國近代史的悲劇是每一個下一代都徹底否定上一代,你們怎麽知道你們的下一代不是像你們否定上一代這樣來否定你們呢?



附: 劉天舒:我們的追求不是在獨裁製度中尋找一個“好”獨裁者

今年,是那場浩大的1989年中國學生民主運動20周年,那是一場青年學生為主的政治運動,我相信,作為現在的年輕人,沒有人會不好奇、不關心。

作為現在的年輕人,我相信,我們已經不象我們爺爺、奶奶那輩相信和聽從政府,我們也不象我們爸爸、媽媽那輩隨大流和相信別人告訴我們的結論,我們新的一代,在互聯網的信息時代成長起來新一代,我們掌握尋找真實信息的工具,我們學會了用自己的頭腦判斷是非。

我們了解到,1966年,中國共產黨的獨裁者毛澤東發動了一場叫作“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運動,在這場政治運動中,毛澤東打倒了劉少奇、鄧小平,支持劉少奇和鄧小平的人都是“反革命”,都被鎮壓了。

1976 年毛澤東去世之後,支持劉少奇、鄧小平的人要求中國共產黨“平反”,結果“平反”成功,鄧小平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之後,中國並沒有開放自由民主,中國的政治體製還是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中國的政治製度還是不能人民自由選舉國家和政府的領導人,中國的政治製度還是不允許反對黨派的存在,中國的政治製度還是不允許新聞和言論自由。

1989年,中國共產黨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人趙紫陽發動了一場“89學生運動”對抗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在這場政治運動中,鄧小平打倒了趙紫陽,支持趙紫陽的人都成了“動亂分子”,都被鎮壓和清算了。

今年是1989年學生運動20周年,支持趙紫陽的人要求中國共產黨政府“平反”(平反六四),要求了20周年。假如今天的中國共產黨政府給1989年這場學生運動“平反”了,誰能相信中國的政治體製今後就不是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呢?

由中國共產黨自己來否定“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和由中國共產黨自己來“平反六四”,對改變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製度究竟能起到什麽實質性的作用呢?

我們認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和“89學生運動”,都是中國共產黨內部權力鬥爭的產物,由中國共產黨自己“平反六四”,就如由中國共產黨自己否定“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一樣,不會改變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的政治製度。

我認為,我們在今年這個“89學生運動”的第20個年頭裏,我們需要清醒,我們需要看清,“89學生運動”屬於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製度內部的不同派別之間的權力衝突和鬥爭。

我們中國新一代年輕人追求和向往的則是我們的國家能夠很快實現:自由選舉國家和政府領導人、允許政治反對黨派相互競爭的自由民主的政治製度。

我們希望看到,中國下一場由群眾大規模參與的政治運動,能夠超越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內部不同派別之間的權力衝突和鬥爭,能夠公開否定中國共產黨一黨獨裁。我們追求的的打破一個獨裁製度,建立一個自由民主製度,而不是在中國共產黨這個獨裁製度中尋找一個溫和一點、開放一點、良心好一點的--獨裁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