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和阿含聖教根本不衝突
上座部《彌蘭陀所問經》的說法 :
重生者是誰?
彌蘭陀王∶那先尊者,若說有情眾生身壞命終後有輪回,那再生的是什麽呢?
那先比丘∶再生的是名色(眼 , 耳 , 鼻 , 舌 , 身五識和意識和色身)。
彌蘭陀王∶是現前的這具身心再生嗎?
那先比丘∶不是的。現前的身心有各種造作,而基於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再生;但那再生的身心卻不是原先造作諸行的那具身心。
彌蘭陀王∶舉例說說看吧!
那先比丘∶好比一個人點火取暖,隨後因故離去,火勢蔓延開來,燒毀了附近的稻田。農場主人報官,對他提出控訴。如果這個人辯稱『庭上,我並未燒毀原告的稻田。我留在現場的火與燒毀他稻田的火並不是同一把火。我是無罪的。』大王,您認為被告該不該受懲罰?
彌蘭陀王∶他當然有罪,因為無論如何,後來的火是由先前的火生出來的。
那先比丘∶大王,再生就與此相仿。現前的身心有所造作,基於這些造作,另一具身心得以生起。那再生的身心雖不是原先的那具身心,卻是由它而來。
彌蘭陀王∶尊者,您是一位智者。
參考資料∶ The Questions of King Milinda
以上是南傳上座部《彌蘭陀所問經》的說法 , 正是很多現代學人崇尚的原始佛法 , 阿含聖教所說的 .
其中倒數第二行『那再生的身心雖不是原先的那具身心,卻是由它而來。』中的這句『 卻是由它而來。』 正是說明前後分段生死間其實是連係的 , 要不然就不會說『卻是由它而來』 , 但又說再生的身心又不是原來的身心 , 證明了每個人的意識隻存在於一期分段生死 , 非和上輩子同一個 , 也去不了下輩子 . 所以這個能連係過去到現在的『法』 , 執持過去善惡種子到現世實現種種果報的『法』必然是非五蘊身心 , 也非蘊處界的。 這個「法』也就是大乘經典中一再開示的如來藏 , 它不在五陰十八界內 . 所以大乘法中所教示的如來藏其實和阿含聖教一點也不衝突 , 隻是初轉時沒有明確的講 , 因為初轉法義的宣說著重於滅除五陰十八界自我的解脫 , 實相心如來藏並非那段時間宣說的重點 , 因此三乘佛法其實是連貫的 , 這在後來的般若係經典和方廣唯識經典中都是一再證明的 , 因此說 , 大乘佛法中所教示的 ” 非心心 ” 如來藏和阿含解脫道一點也沒有衝突 , 隻是有些人錯認了如來藏為梵我 , 神我 , 意識我 , 才產生了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