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轉載=完美運動---太極

(2015-02-26 10:16:55) 下一個

完美運動---太極

 (2015-01-28 11:43:11)下一個
蘋果派:小時候我的體質比較弱,一般體質弱的小孩從小就習慣於向內追尋,自省,在敏感的12歲青春期開始到來之時,更是常常煩惱於生命的意義這一類哲學終極命題,想增強自己的自控力和掌握命運的能力,於是瘋狂地看各種中外哲學書,從我個人感覺來說,我比較傾向於老子莊子的思想以及西方NEW AGE思潮,因為它們讓我感到集中心力在自我內心深處是多麽重要,每日的種種瑣事,都是微小的修煉,讓你從微小處增強自我的控製力,我們完全可以借由心力和一些技法,來改變自己的外貌和改變自己的健康到一個理想的狀態。

無論你的思想是傾向於道,佛,儒,還是傾向於基督教等等,我認為,信不信一種宗教並不重要,拜不拜某個具象的神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一種讓自己感覺寧靜喜悅感覺舒服健康的人生哲學,我們內在的感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感到某種哲學或宗教讓你感覺喜悅自由舒適,那就去信;如果你感到某種哲學或宗教讓你感覺沮喪束縛恐懼,那就別信。

小學的時候,我的體育成績不過就是80分的水平,但是借由潛意識默想以及一些基本的練習之後,我從中學時代到大學時代,體育從來沒有下過95分,基本上就是我們班上體育最好的女生之一。最重要的原則就是:當你在實際做一種運動之前,腦海裏麵已經栩栩如生地默想了很多次你完美地做那種運動的全部過程,而在做的過程中,你要貫注心力和意念在肢體運動上。比如中學時跑800米是很多女生都害怕的,那時候學習緊張,我平常也跑得不多,但是考試前經常在腦海裏演練自己麵帶微笑輕鬆跑在隊伍前麵的情景,而實際也如腦海中預演得一樣。又比如大學時考籃球,考試前三周我的確每天約同學去練習半小時的,但是除了那半小時之外,晚上睡前我又默默地在腦海裏演練我完美的三步上籃的畫麵,所以我會進步得非常快。

到美國上學後,因為學校依山,我最愛好的體育運動變成了HIKING,每周都要去爬山鍛煉身體,堅持了很多年,心境也變得特別豁達開朗,運動的效果不可忽視。後來一個偶然的師兄介紹,我開始了太極的學習,每周至少練習一次,跟我做其他運動一樣的是,我在練習太極時最注重的是意念,動作做得準確完美自然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全神貫注心力在肢體的每一處,要想象氣的流動和身體處於光亮流暢的圓之中,這樣即使每周練習時間不是很多,卻有事半功倍之效。

太極是非常舒服讓人靜心的運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它更是一種哲學:至柔,卻又堅定; 圓潤,又有原則。時代雜誌把它稱為“完美運動”,一點都不為過。

推而廣之,人生處處是太極,處處悟道,拈花微笑。:)


=============================================================

盡管很多俱樂部仍在熱情地追隨歐美的健身潮流,健身太極還是逐漸在更多的健身房登場。太極蘊含著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的精神和智慧,其健身、養生價值和哲學理念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重視。
   
  完美運動太極拳 
   
  據估計,約有700萬美國人在練習太極,而他們當中大多數都不是為了防身,而是為了健康。西方醫療調研機構也證實了數千萬人幾個世紀以來鍛煉太極的效果:改善身體狀況、減少壓力、延緩衰老。由於太極有助於身體和思維,重獲年輕和活力,所以被稱為“長生不老術”。時代雜誌曾稱其為“完美運動”。 
   
  太極關鍵詞 
   
  緩慢 太極與有氧運動正好相反不是要求身體加快速度,而是教你如何減緩運動速度。盡管它的緩慢動作和優美姿勢看起來像是在沉思冥想,太極卻是一種有效的自我治療訓練。美國梅約醫學中心認為,太極對於各個年齡段和各種健康水平的人都很安全,對肥胖症患者或有其他身體障礙的人也很有好處。 
   
  “氣” 太極認為,人體內存在一種“氣”,或者說是體內的生命能量。如果“氣”流動自如,平衡地貫穿於全身,那麽你就會很健康。如果氣流阻塞、停滯或不平衡,那麽緊張,不舒服或疾病將接踵而來。這一原理是中國醫學,包括針灸療法的基礎。 
   
  關節 來自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兩項重要醫學研究顯示,練習太極可減輕關節炎的疼痛。這些研究被澳大利亞關節炎基金會廣泛發布,並推薦太極為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太極的動作可增加關節的活動幅度、改善其靈活性、增強關節內的潤滑性和患病關節周圍肌肉的靈活性。 
   
  免疫 還有兩項研究可以進一步地確認太極的功效太極訓練增強了訓練者的免疫功能,有助於他們抵抗疾病。太極還可以減輕癌症化療和輻射的副作用,撫慰病人的恐懼感。最有趣的一項研究是由加利福尼亞洛杉磯大學發布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練習太極45分鍾的人,他們的免疫係統中記憶T細胞會增多50%。記憶T細胞可增強對癌症和許多其他疾病的免疫力。研究還發現,太極有助於減輕癌症帶來的長期壓力和焦慮。 
   
  血壓 巴爾的摩的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一項臨床研究顯示,太極可以降低老年人的血壓。這項研究最後證明,太極的慢動作在顯著降低血壓方麵與高強度的有氧運動具有同等效果。相關的,太極還可以改善健身者的心肺血管功能,甚至包括做過冠狀動脈迂回手術的病人。 
   
  平衡 還有其他研究證明,太極有助於增強日常活動的平衡性。一個導致老年人死亡或殘疾的主要原因就是跌倒。由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發起的兩項研究表明,太極可以增強平衡性,減少跌倒的風險,並能顯著降低人們對跌倒的恐懼感。 
   
  放鬆 太極有助於降低疼痛、壓力和焦慮,並且增強記憶、集中精力。太極就像一個巨大的壓力容器。從身體、情感、內心和精神上,幫助訓練者釋放壓力和放鬆自己。一項研究表明,練習太極會減少壓力、沮喪、氣憤、疲勞、混亂和焦慮。被測試者感受更多的是精力旺盛和較少的情緒波動。 
  簡而言之,太極有助於身體健康,可以使生活變得更美好,通過它溫柔的力量推動我們更真切地去感受真實的生命。當你切實地去感受它的時候,這不就是身體健康的所有意義嗎?
   
  專家說法 
   
  選定一種流派學習 
  太極拳經過長期的流傳,演變出了許多的流派,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等,風格特征各不相同,鍛煉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太極拳流派、套路。 
   
  循序漸進 
  太極是個慢功夫過程,不要急於求成。在練拳圈裏有句俗話,叫做太極三年不出門,可見太極是日積月累的功夫,需要腳踏實地像邁台階一樣漸進。有很多學員急於求實效,那是不對的。 
   
  斂神聚氣,心意專注 
  練拳時一定要放鬆入靜,做到鬆而不懈,把握住其中的尺度,不要像練體操一樣去打拳。要打出太極拳的神韻。做到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最後達到周身處處相合。 
   
  動作規範,速度均勻
要講究動作的規範性,每一個架勢都要擺正,動作的規格標準要高,而且盡量要做到準確,否則就比較容易受傷。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定的練習節奏,做到“行雲流水”,過快或者過慢都達不到效果。 

安全的運動 
太極講究上虛下實,大部分力點在下盤,如果動作不規範或超過動作極限均易造成損傷,因此初學者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膝關節。初學時要量力而行,防止做某些動作時韌帶拉傷。 

“慢慢”練太極 

太極拳似乎建構了一套精細微妙的身體宇宙觀。就空間而言,太極拳以丹田為中心,分出身體的近端與遠端,所有動作都從近端開始牽動遠端。所以動手之前,先動脊背,讓脊背牽動手,抬腿之前,先動腰脊,讓腰脊帶動腿。就時間而言,遠端的“不主動”便是“慢半拍”,被牽動、被帶動、被催動的“慢半拍”。因而脊柱先發,四肢被動,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這說來容易的道理,卻是難以練在身上。以前我隻是覺得自己性急說話快,每每自我埋怨,攪得更是心浮氣躁。練太極拳,卻讓我第一次開始體悟到“慢”作為東方身體修煉的獨到之處。一趟一百零八式的楊式太極打下來,有人十分鍾,有人半小時。太極拳的慢,重點不在時間的相對速度,10分鍾未必比半小時快,半小時未必比10分鍾慢,而在慢作為一種先後主從的慢,丟掉肌肉力的主動操控,丟掉身體的自做主張,才是太極拳要的慢。
於是“慢”的對立麵,不再是“快”,而“慢”的感知性,也不再是“速度”。初學乍練太極拳的我,慢慢搬,慢慢攔,慢慢捶,在自己的身體裏,找到時間與空間的韻律節奏。


太極非常符合老莊哲學的養生之道

養生的基本取向就是“複歸於嬰兒”“複歸於樸”“複歸於無極”“複歸其根”。老子多次提到“嬰兒”“赤子”,在第五十五章中讚美嬰兒的特性,並分析了原因是“精之至”“和之至”,可見養生首先要養精,首要是和諧。不要使自己強壯,因為“物壯則老”,要像嬰兒那樣柔弱,才能長壽。 

養生實際上分為養精、養氣、養神三大方麵,老子都作了論述。其中養神是最重要的。老子提出了“少私寡欲”“致虛極,守靜篤”“尊道而貴德”“守中”“靜曰複命”,其實都是在強調養神的重要性。第十章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摶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可以看成是養神的係統論述。首先要魂(營)魄合一,就是精神專一,不可散失,形神合一而不分離。後來道教引申出行氣煉功的內丹功法,專心於一念,意守丹田,神不外馳,形神合一,這是煉功運氣的前提,是第一步功法。第二步是“摶氣致柔”,就是像嬰兒那樣柔弱但卻充滿生機,就是丹道功氣聚丹田,丹田之氣盈滿以後,運營全身,使全身充滿元氣而柔軟調和。第三步是“滌除玄覽”,就是滌除雜念,隻有將紛亂的思緒、念頭以及各種欲望徹底摒除,才能使元氣流行無礙,才能使元神清淨、純潔。所謂“玄覽”就是內觀,隻有澄明之心才能內觀精、氣、神的運行、變化,才能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從而達到祛病健身、與天地同壽的目的。 

老子的養生思想對後世道家、道教、醫家的養生學說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僅以養神為例,如中醫第一經典《黃帝內經》在開篇《上古天真論》中就說: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誌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後世中醫無不重視養神。曆代道家、道教更是如此。河上公說:“人能養神則無死。”孫思邈說:“煉氣養神。”俞琰說:“虛極靜篤則元陽真氣自複也。”道教金丹派周天功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最終複歸於虛無本體,就可以“長生久視”了。



美國時代雜誌2002年文章
Why Tai Chi Is the Perfect Exercis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