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奶、油,一把梭,一滴都不剩。
曾對這些消費和實體生意寄予厚望,用情很深的許教授,終於不堪忍受其高投入、負回報,牽扯精力還前途渺茫的局麵,以一把買賣一筆勾銷的決絕,堪稱悲壯地跑離了快消業務的苦逼,跑回了他的地產和金融版圖。
27億賣光水、奶、油
9月28日大早,恒大搞出大新聞:將之前投入很大,也期待很大的飲品、糧油、乳業等農牧快消業務一把賣光了。這筆買賣完成後,恒大將與這些生意恩斷義絕,這一路付出的感情、投入的金錢與追逐的夢,也就此成為往事。
這幾年,恒大對這三大業務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和銀子,而且燃起過不小的雄心。2014年,集團曾宣布,要投資千億進軍現代農牧業,方向就是賣糧油、賣奶粉、賣水。在宏偉目標下,這三大業務也一度相當激進。
比如恒大冰泉,就曾創下20天砸了13億做廣告的記錄。在2014年的合作夥伴大會上,許家印還曾公開表示:要做就一定做強做大,恒大冰泉是隻能成功,不能失敗,2014年銷售額要達到100億,2015年200億,2016年要做到300億。乳業和糧油,許家印也是坐著私人飛機,在國內外飛來飛去,親自上前線搶資源,卡位置。
但這幾年走下來,許家印收獲的,除了虧損,可能就是兩句話:一句是,一盤真正的生意不是有錢就能做好的;一句是,這些生意實在不如地產和金融掙錢。
以恒大冰泉為例,其2014年的營業收入隻有不到10億,還不如20天的廣告費,淨利潤的數字很大,但卻是虧損,虧了28.4億。其他業務沒有冰泉整得大,虧損相對也要小,但也都是不掙錢。公告顯示,到2016年8月31日,恒大糧油集團公司、乳業集團公司及礦泉水集團公司,未經審核的淨負債約為人民幣33億元。
這樣的狀況下脫手,自然也賣不出好價錢。三大業務隻用27億就賣完了,甚至還包括在一定時間和範圍內,允許人家繼續使用“恒大”的招牌。
這27億背後恒大投入了多少,這次結賬買單之後又虧了多少,目前還沒有權威數據,但忙活好幾年,投入上百億,分錢沒掙到,還賠了銀子折了兵,是一定的。
多元化的路,恒大走了最難的
恒大的這些多元化並不是盲目和衝動的決定。
2013、14年,房地產處於焦灼狀態,幾乎全行業身陷低穀。尤其恒大當時主攻的二三線城市,更是麵臨巨大壓力。這讓許家印加速構築他的多元化業務版圖,既分散經營風險,也為集團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選來選去,他選了水、奶、油這三個直衝13億張口而去的大生意。實事求是地說,這三個生意都是好生意,每個領域都足夠培養出數個足夠大的企業來。尤其是至今要麽被外資牽著鼻子走,要麽本土產業層次還比較低的糧油和乳業,如果本土品牌能爭氣,打出一番局麵,不但會收獲巨大,也更會為社會和民生造福。
更重要的,許家印一直擔憂地產的周期性太強,總有一天會飽和然後走下坡,這三大生意既有穩定性,也有進攻空間,而且潛力還夠大,剛好能對衝他的憂慮。
生意本身很不錯,但恒大錢也投了,人也投了,心也操了,卻虧損出局。很大一個原因是恒大在常見的三條多元化道路中,選擇了最難的那一條。這表明了他們真心實意做大這些產業的決心和信心,但卻加大了進程的困難。
常見的多元化道路,第一條是,如果自己操盤,要循序漸進,開拓新業務要與已有的核心業務有核心關聯。
換句話說,就是已有業務要能為新業務提供某項可保證其成功的關鍵支持。快消和地產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行業,恒大的地產經驗、能力和資源,可以說對快消起不到任何關鍵的貢獻。這樣的背景下大跨度多元化,而且放在集團親自幹,自然要交很多學費去成長。比如,恒大冰泉的定位、行銷以及渠道,就一度“決心很大,情況不清”,犯了非常多在行業人士看來,非常低級的錯誤。
循序漸進的多元化,我有一個極好的例子可以分享。
這就是如今被稱為澳門新賭王的呂誌和老先生,他本來是個做機械設備貿易的。從一個賣機器設備的到今天的澳門賭王,他的路徑是:機械設備可對搞工程、開礦山提供核心支持,於是他進軍到工程和石礦領域;工程和石礦,可以為進入其他建材和地產提供核心支持,於是他做了其他建材和地產;做地產可為做酒店提供核心支持,於是他自己蓋房子,請人管理,進軍到酒店領域;合作中,他學會酒店管理,於是又既當業主又做酒店管理;做著做著,澳門博彩開放,大搞休閑旅遊產業,善於蓋酒店並且經營酒店大有用場,於是順利成章,10年間他成了澳門新賭王。
你看他的軌跡,不斷多元化,但每多元一個新業務,都是在舊核心上加點新東西。很多人奇怪,他為什麽每到一個新行業都能很快站穩腳跟,他回答:因為我是帶著腳跟站到這個新行業,不是帶著一張白紙加支票來的。
把老先生的這個多元化邏輯搞清楚了,再看許家印的多元化,很清楚的一個局麵就是:無論水、奶、油,恒大都是沒有腳跟,隻有白紙和支票站進去的。
雖然,許家印一度認為恒大是有腳跟的。比如,恒大體係那麽多人,都可以成為這些業務的消費者,而事實上也成了;再比如,恒大品牌很強大,可以讓這些業務大樹底下好乘涼。但實踐證明,這些腳跟相比雄心,太無力了。
沒有腳跟站進去,也不是不能就靠支票,或者主要靠支票把多元化做好,但這需要換個玩法。
這就是多元化道路的第二條:如果新業務與已有業務沒有核心關聯,又要求好求快,最好別自己操盤。
這主要靠兼並收購,直接去購買成熟的團隊,成熟的生意。這方麵,李嘉誠、王健林玩兒都得比較漂亮。李嘉誠搞跟自己核心業務關聯不大的電訊、能源,王健林到世界舞台,房子自己蓋,但院線、體育產業,都是直接端人家現成的,然後製定新玩法,讓人家替自己好好幹。
除了這兩條路,還有一條就是恒大走的這一條。
我自己操盤,進入一個陌生的行業,就靠自己摸爬滾打,勤學苦練,做起來。這樣的例子成功的也很多,王永慶的一些事業,尤其是醫療,就是這麽幹起來的。
但要這麽幹,得做長期準備,有決心,更要有耐心,要學經驗,長教訓,交學費,而且在相當長時間內,走這條路,真的比走前兩條要來得難……
不是恒大的失敗,是實體經濟的悲哀
顯然,許家印和恒大對快消與實業,當初有這個決心,而且也是真心,現在卻不再有這個耐心了。讓他們失去耐心的,可能不是對手太強大,也不是對自己沒信心,而是從內心不再認可這是一條正確的路。
有人說,恒大退出這三大業務是要套現,這不成立。中報顯示,到6月底,恒大的現金餘額高達2120億,區區27億,對這樣一個公司來說,絕不足以使其放棄夢想。如果水,奶,油這些實體和消費生意,還是他們的夢想。
也有人說,這是許家印對恒大做好這盤生意失去了信心。恐怕也不是事實。快消品永不飽和,總是充滿機會,如果檢討、改善、重新出發,下決心,踏踏實實經營,就恒大的能力和智慧,做好這個生意,應該不在話下。
當初以為地產會放緩,實體經濟會起來,快消品牌能做大做強,但如今隨便一棟樓就是幾億幾十億,買入萬科一把,兩三個月賬麵盈利超過30億;去年買入的新世界、華人置業等好基友的數百億物業,估計至少也已升值過百億之巨……而賣水、賣油、賣奶,就算做得好,得做到什麽程度才能同樣的投入,哪怕有這十分之一的回報?
而放眼全中國,房地產和金融越玩越激情,但實體領域,就連哇哈哈這樣的實業和快消老司機也是淪為苦逼,營收與利潤下降,而且沒有轉軌的跡象,甚至希望……
隻差4年,就要對“3萬億總資產、6000億銷售額”許諾交答卷的許家印,一定在深夜沉思過這些問題,才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並退出得如此決絕。
這個結論恐怕是:當初太天真,太樂觀,對實體和消費之難太輕估了。在可預見的時間內,幹這些實體經濟不但不如地產和金融來得快,而且還會依然費力不討好。好吧,我認錯,我買單,我幹脆不是收縮,而是老子不幹了。
這個結論,許家印顯然不隻是今天才有。
觀察恒大去年以來的大動作,就可以明顯地發現,許家印的興趣已經不在這些快消和實體業務之上。除了把地產繼續整大,他的所有心思幾乎都用在了金融和資本運作之上,並取得顯然勝過苦哈哈地快消業務的成績。
除了最近連續在A股舉牌多家上市公司,並且已擁有7家上市公司,恒大目前已經獲得保險、保險經紀、保理、銀行、消費金融、支付等多個金融牌照。而在地產上,恒大通過去年的買買買,也已悄然成為了國內第一家萬億規模的房地產企業。中報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恒大總資產已達9999.2億人民幣,並已進入全國175個城市,項目總數454個,為區域布局最廣的房企。
所以,不是戰敗,也不是沒有戰鬥力,而是主動剝離,跑出當下越來越沒甜頭、沒搞頭、沒盼頭苦逼實體經濟,將之前天真幼稚的“地產 消費實業”夢想,務實地修正為“地產 金融”,這才是許家印這筆交易的初心。
對此,公司的公告也已經說得很清楚:“是基於公司的戰略考慮,使自己能更加專注於房地產及其他相關業務”。
曾經,他以為房地產是風險的,心裏不踏實的,所以轉而去擁抱實業,投入實業,要紮紮實實,但轉了一圈之後,他發現,相比房地產,實業才是風險的,難搞的。所以,他惹不起,躲得起。我錯了,我改還不行嗎?
所以,他跑了。
這不是恒大的失敗,而是實體生意的悲哀。這個悲哀不是說實體經濟需要許家印,沒許家印不行。而是,許家印是唯一曾經這麽重視、這麽努力,而且投入這麽大,來做實體快消並試圖締造品牌長久發展的大地產商。他的來,有象征意義,他的跑,也有象征意義。
恒大奪得亞冠,而且狂推恒大冰泉的那晚,除了為恒大足球高興,我一度為賣房子的願意來賣水高興過,甚至將其視為已經被房地產壓得喘不過氣的實體經濟,即將時來運轉的標誌性事件。因為情懷其實都是那啥的,資本逐利才是真。而在此之前,我隻見過實體快消的去做地產,還沒見過做地產的這麽努力地去做薄利的實體與快消。
但他最終還是跑了,這麽要強不認輸的一個人,這麽對實體經濟曾抱信念的一個人,他努力那麽多,但還是跑了,還是向地產和金融投降了。哎,都不知該說啥了。
但願他跑錯了吧,但願他知錯後,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