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小築

我享受烹調出記憶中的家鄉菜,歡欣能做出不同文化背景親人記憶中的滋味,更享受以文字的方式紓解羈旅異鄉的愁懷,拾掇文化與精神的饗宴
個人資料
盈_盈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慢煎糕 (Apam Balik)

(2009-12-27 19:05:28) 下一個



這個煎糕是馬來西亞大街小巷都可以找到的小食,我喜歡周末早市的時候買一大塊的慢煎糕,一邊逛早市,一邊吃。

吃,大家都是很愛吃的,卻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來源,提起晚清名臣左宗棠,大家都知道有在美國幾乎每一家中國餐廳都會有的左公雞,卻鮮少有人知道滿煎糕。

網上找來馬來西亞飲食界名人的的一段說明:

相傳鹹豐五年(1855年) 太平軍入福建,左宗棠率清兵前往平定,為了讓軍隊吃飽且不擾民,他決定將傳統鹹味煎餅給加以改良,利用福建盛產的蔗糖和花生碾碎,撒在已發酵鬆軟的煎餅上成為甜食煎糕,使士兵容易入口,且攜帶方便,於是這種煎糕便漸漸在福建尤其泉州一帶流傳開來,成為經濟實惠,食用方便的街頭小吃;後來也流傳到台灣,以及隨著早期閩藉移民的步履帶來了南洋。

在福建泉州及台灣金門,這種煎糕叫做“滿煎糕”,傳到台灣稱為“麵煎餅”,下了南洋,於檳城登岸後則化作福建方言“曼煎粿”(Ban Chang Kueh),中文寫成“曼煎糕”或“慢煎糕”,到了怡保則稱為“大塊麵”,南下吉隆坡一帶廣東人把它誤稱為“煎牥??其實煎牥?橇矸N傳統煎餅的名稱),再到新加坡,則寫成 “麵煎糕”或 “米煎糕”。

原鄉對這食物名稱中的滿字有兩種解釋,一為“滿清”之食,與左宗棠有關,另個則因為它用圓形大煎盤製作,麵糊倒入後會“漲滿”整個煎盤而得名。至於後來如何演變成南洋化的“曼慢麵米”, 就可能是經過方言的變奏與一廂情願的誤解了。

所以把“滿”變成了音譯的“曼”,再聯想成製程上的“慢”時,似乎已脫胎成很南洋風的一則傳奇,再加上近30多年來,除了保存傳統的大煎盤製作外,更出現大量接合印尼爪哇一帶的kueh terang bulan,而創造出另種小型薄脆的新版本,配料也從原先簡單的花生碎和糖外,變化出教人眼花撩亂的多種甜鹹口味。"


材料:

麵餅糊:

1 cup All Purpose flour
1 tsp Baking powder
1/2 tsp Baking Soda
3 tbsp 糖
1 隻蛋
1/2 cup 椰漿
1/2 cup 豆漿/牛奶
1/2 tsp 香草精

餡料:

1/2 cup 烤熟的花生
1/2 cup 烤熟的杏仁 (不用杏仁就用一杯的花生)
2 tbsp 烤熟的芝麻
糖 一茶匙
罐頭玉米(Cream type)
3 tsp butter

一部份的材料



把所有麵糊的材料混合均勻,擺一邊備用,大約20分鍾。



然後把花生杏仁芝麻攪碎,加入糖撈勻。



開始煎糕,熱上一口平底鍋,要小火,我用的是2號火。倒入1 cup的麵糊。然後加蓋,煮至麵餅出現很多的洞洞。

注:我用的是十寸的鍋子,所以一杯的厚度剛剛好,如果用的鍋子小,請酌量減少麵糊。



這個時候在麵糊上均勻的撒上花生芝麻粉,然後把半茶匙的butter分幾個部分也分布在餅上,然後把1 tbsp的玉米均勻的撒在麵餅上。然後再加蓋烘烘,至麵包的邊上變成褐色。

然後用個小刀或者鏟子,在麵餅邊上劃一圈,然後把麵餅對半折起。然後在表麵薄薄的刷上一層butter。稍微放1-2分鍾才切開。



做好的慢煎糕



切開,開吃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盈_盈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紅臉蛋兒的評論:

是啊。。很香。。。
紅臉蛋兒 回複 悄悄話 看著很香啊,真能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