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正文

5 2 0

(2010-09-07 18:15:13) 下一個

大前天,520,女兒和男朋友到閘北區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中國人在習慣概念上以舉辦婚禮的那天作為結婚紀念日,但從法律上來講,正式成為夫妻的日子應該是辦證的那天。

婚前檢查是免費提供的,於是他們就享受了那份“免費的午餐”。結婚證看到了,二張留有照片的證書嵌放在還算精致的硬卡紙夾裏。我說不錯不錯,女兒鼻孔裏出氣,回說這硬卡紙夾,要40元錢呐。雖說不強行搭售,但事先並不告知可以不買,等知道了,錢也付掉了。開開心心的時刻,誰都不願再計較這點小錢。

現在去登記結婚,稍稍有了點婚慶的氣氛。不像過去,去區政府跑一次,一人拿到一張聖誕賀卡般的大紅證書,沒有任何儀式,連恭喜的話都沒有一句,草草了事。聽女兒講,那邊有個小小的禮堂,做了些慶典的布置,可以讓新人們拍照留念。拍下的照片也看到了,是工作人員向他們發證時他們在認真聽和雙手接的畫麵,是他們領證後微笑地站在顯示日期的桌子後合影的畫麵。

他們之所以選520,是因為用普通話讀520,可以聽做是“吾愛你”,有一點浪漫的情調在裏麵。他們預約的是下午100300,有人說了,如果掐著表在1314分登記,還要有意思,那就叫做“吾愛你一生一世”了。其實形式上的東西都是虛的,真正要相濡以沫地度過一生,還得靠彼此之間寬容的心和實際的行動。

估計著他們完成登記了,我發短信給他們以示祝賀。女兒結婚了,那麽我“對號入座”,多了個丈母娘的身份。聽到我將和女兒他們生活在一起,不止一個朋友直言反對。他們的理由無外乎我將會太操勞和長輩小輩之間彼此也許相處不好這兩點。我想還不至於吧。女兒工作很辛苦,就算不住一起,隔三差五的我也得去替他們打點打點。等今後他們有了孩子,難道我會在一邊袖手旁觀?兩代人生活在一起,從我這裏說,擺正心態,女兒從此不僅僅是我的乖乖女,她也多了個為人妻、為人媳的身份。要給孩子們留下空間,該管的就責無旁貸,不該管的就裝聾作啞。年紀大了氣量不能變小,要不為些小事而計較,要不偏袒、不護短。

新的生活即將開始,有信心,有期待。仍是那句老話,希望能在新組成的家庭裏,健康平安、幸福快樂每一天。

2010.05.2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