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正文

鬆江新城

(2009-09-14 17:19:33) 下一個

幼時拿一根竹竿放在胯下,跑跑跳跳地,嘴裏哼著童謠:啷啷啷,啷啷啷,騎馬到鬆江,鬆江好地方……鬆江對幼時的我來說,一定是個很遙遠的地方。

.第一次到鬆江,是文革時步行串聯那會兒。那年我18歲,一大早出發,直走到太陽落山時才抵達鬆江,精疲力盡地倒在了紅衛兵接待站的地鋪上,第二天繼續行程,鬆江是啥樣都沒看清。對步行到鬆江的我來說,鬆江仍相當的遠。

第二次到鬆江,是單位組織的一日遊活動。怎麽去的?忘了。時間是1989年,玩了鬆江的醉白池,有照片為證。現在看20年前的我,好年輕,雖然那時的我已近40歲。那時到鬆江遊玩,就像現在到蘇州,說遠不遠,說近不近。

第三次到鬆江,是時隔不久特地帶女兒去的。那時女兒才多大?別說她沒什麽記憶,整個遊玩過程我都模糊不清了,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鬆江的景點而是艱難的行程。我們去和回都是乘火車(慢車)。回程不順利,火車嚴重誤點,我們無奈地在鬆江火車站等待了好幾小時。那時家裏還沒有電話,因為我獨自帶著幼小的女兒,把家裏人急的!交通故障能把近的變成遠的。

這以後肯定又去過一次鬆江的,什麽時候去的?和誰一起去的?全記不得了。記得的是那次上了佘山,進了教堂,教堂大廳的裝飾還留在我的記憶中。還記得的是看到一批當地的老太太用方言在念經的情景。那麽那時已能公開自己的信仰了。大腦不似電腦,日子長遠的經曆,都變得支離破碎了。

滬杭高速通了,鬆江是必經之地,市內有好幾路公交班車去鬆江的,但人的眼界開了,要求高了,盡管方便許多,但再沒了到鬆江去玩的興趣。現在,軌道交通九號線也開通了,道路就像人體內的血管,通到哪裏,哪裏就活了、熱了。

城市要發展,住房要改善,隻有向外擴展,鬆江現在已成了上海的一個行政區。鬆江大學程建成了,幾萬學生在那兒完成他們人生的最後一段係統的學習生涯。一張白紙上確實能畫出最美的圖畫,鬆江的泰晤士小鎮都成了一個旅遊的景點了。鬆江還建了個“歡樂穀”(占地1200畝),這是上海乃至整個華東地區最大的主題公園,比十個錦江樂園還要大,今年九月份即將開業。鬆江同時在建的還有上海電視台的影視基地(占地4708畝)、世貿“夢幻田園”等項目。

鬆江的房產開發始於本世紀初,十年後的今天,佘山核心地帶幾乎已無可持續開發的地塊了,如今的房產開發已擴大到洞涇、泗涇、趙巷。鬆江的樓房、別墅像雨後春筍般地鑽出了地麵,高漲的房價迫得人們把目光投向鬆江等偏遠的地區,這世上到底還是沒錢的人居多啊。聽朋友介紹,洞涇地鐵口的全裝修房,均價僅8000/平方米,多麽吸引人的價位啊。女兒他們要買婚房,買到那兒可行嗎?女兒的公司在浦東張揚路,乘九號線從那兒到宜山路,三刻鍾,九號線換四號線,四號線再換二號線,單程花一個半小時還不知能不能到公司。如果加班晚了,地鐵停止運行了,怎麽回家?那麽買車呢?上班時段道路交通擁堵,也許更費時。

鬆江從一座佘山變成了一座新城,很好,但到那裏落戶,還是太遠,心動不能行動,於大多數上班族來說還是不現實的。

2009.06.06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