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正文

整理照相冊

(2008-10-12 04:47:56) 下一個

暑天,盡量少出門,避高溫。呆在家裏閑得慌,想尋點事做做打發光陰。那麽有了,把照相冊都拿出來,好好整理一下。

說到照相冊,變化很大。1983年我結婚時,自己買的別人送的,還是那種膠紙照相冊。塑料薄膜下是塗了化學膠水的卡紙,照片放上去便粘住了,再不用漿糊,比起老式的照相冊已有了改進。誰知不久後,馬上流行起5寸的彩色照片來,市麵上馬上有了塑袋的照相冊,把照片一張張往裏插就是了。幾年後,國外寄來的照片都是6寸的了,就需要大一號塑袋的相冊。漸漸地,國內也取消了5寸大小的規格,兩種規格的相冊都還沒用完呢,情況發生了大轉變。傳統的用膠卷留影的照相技術被顛覆了,膠卷和舊式的相機都被無情地淘汰出局。

數碼相機好啊,拍照時再也不必擔心拍臭了浪費膠卷,快門一按,見效果不好表情不好,當場刪掉重來,一通狂拍後往電腦裏一輸,全部保存起來。有興致的話,還可以在電腦上進行修改、切割和美化。每出去旅遊一次,照片無數,大多數人就讓它們都“睡”在電腦裏了。而我,每次總會把最好的挑出來,做成一本首頁有文字說明的主題相冊,這次我整理照片,那些主題相冊排除在外,毋需再費神。

我收納的照片,以個人為主體,女兒的、我自己的、老公的,當然還有一本家庭的,夾放一些家庭合影和親戚朋友的照片。女兒的照片最多,照相冊是那種一套五本的,可放240張照片,先後買了3套5寸規格的,一套6寸規格的,一本本都被放滿了。我的照片也不少,喜歡旅遊,也著實在國內跑了些地方,照片就多。以前的照片,我都收放在照相冊裏了,那為什麽還要整理呢?這是因為絕大部分照片,都沒有拍攝的時間和地點。

打開女兒的照相冊,從小到大,因為沒有清楚的時間地點,如果有人指著某張照片問:“那是哪一年啊?她幾歲啊?”我隻能大概地回答說:“好像××年吧,大概××歲吧”。女兒現在還隻二十出頭,再過二、三十年,她翻看自己童年、少年的照片,還能回憶得出那是哪時哪裏?再過二、三十年,如果我還在世,也成了活著的“木乃伊”了,我還能講述出那是何時何地?我不知道了,女兒也不知道,她的下一代更無法了解,那麽這些照片留著就失去了部分意義。

要把二十多年來所有的照片都注上時間地點,這實在是一項大“工程”。地點還沒有什麽大問題的,時間確實很難精確,就算我還有些可以幫助我回憶的日記和賬本,有些照片也隻能標上年份加季節了。

每次拍得照片後在反麵隨手注上日子,該是舉手之勞吧,可偏偏做不到。生活中不注意細節而給自己造成的麻煩又何止這一樁呢?

2008.08.16.

Click Here for More Photos and Article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