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正文

錯得離譜

(2008-10-10 14:59:21) 下一個

砸下6億人民幣拍攝的電影《赤壁》,國內的票房收入已穩穩落袋,成績相當不錯,相信國外也會有不俗的表現。但高票房不等於好口碑,劉備的“群眾”、諸葛亮的“冷靜”、周瑜的“夢想”、關羽的“關關雉鳩”、孫尚香的“匹女有責”等等,已成了這段時間網絡上的流行語。清末民國初,長衫馬褂的男子出門常手持折扇一把,他們都需要“冷靜”嗎?一千幾百年以後才有的新詞匯從東漢末年的英雄口中吐出來,“先知先覺”的先聖們啊,景仰了。更讓人笑話的是介紹諸葛亮時,“他姓諸……”,弄出個連複姓都搞不清楚的低級錯誤。放映時場內觀眾不時發出笑聲,嚴肅的戰爭題材怎麽成了搞笑片?

也不光是《赤壁》,其他古裝戲裏也可以找到許多毛病,難怪輿論評說,現在的古裝戲是穿著古裝在演繹現代人的故事,表達現代人的情感世界和觀點。這得分兩方麵來說,一種情況,電影電視的編、導,為了把片子拍得好看,故意篡改曆史,從故事梗概到場景、服裝、台詞……,怎麽好看怎麽來,如果打算放到海外市場,還得考慮外國人的口味。為了一個錢字,編導、製片要這麽弄,大家也無可奈何。但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就是因為編劇、導演等的無知,肚子裏的墨水不多,對所拍片子的那段曆史又不好好惡補一下,也不請專家來把把關,以致弄出許多笑話。

記得多年前看過一個電視連續劇《封神榜》,把商朝的都城朝歌讀錯了音,(朝歌的朝應該讀成朝氣蓬勃的朝而不能讀成朝代的朝),偏偏這個詞在劇中用得又多,讓人一聽到就別扭。可話說回來,那時大陸拍點古裝劇,就如《封神榜》,再如《三國演義》、《水滸傳》《大漢天子》等,還是很尊重史實的,還是下過一番功夫的,所以亂七八糟的錯很少。

很多港台劇就不同了,有些清朝戲中,一些演員連頭都不剃,套上清朝戲服便出境。我們都知道,那時有“留發不留頭”之說,男子前額上的頭發不剃掉,恐怕連性命都難保啊。

漸漸地,大陸算是和港台接軌了,算是和國際接軌了,嚴肅認真地拍的曆史劇越來越少見,就像目前正在上映的《赤壁》這部新片,“精彩”的台詞成了一部分人到影院去親耳“聆聽”的動力。

時代變了,一切都在改變。

2008.07.31.

Click Here for More Photos and Article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