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正文

色即是空

(2008-09-25 18:04:36) 下一個

外出旅遊時,遊程安排中經常會去寺廟。有些寺廟本生就是景點,如寧波的天童寺、育王寺,廈門的南普陀寺等等,有些景點本生就是以參觀朝拜一座座寺廟為主的,比如去九華山。我不信佛,不信道,如果是自由行,我往往過廟門而不入,但如果跟團遊,集體行動,與其枯坐在車內,不如進寺廟觀覽一番,燒香拜佛的事我不做,但也知噤聲肅靜。年輕時不懂事,有一年單位組織去杭州,在靈隱寺內的菩薩麵前,我對忙著買香燭的同事說我不信佛的,然後一屁股坐在空著的蒲團上歇息等待。以後明白,自己不信佛可以,但要顧及別人的感受,千萬別影響他人的敬崇之心,那種犯忌的事以後再不重演。

寺廟理應是清靜之地。和尚修行,遁入空門,削發避世,很多寺廟便隱在山林之中,圖的是一份寧靜。李白的那首“聽蜀僧濬彈琴”這樣寫道:“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鬆。客心洗流水,遺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寫的是彈琴和聽琴的過程,琴聲的不凡和聽琴人的聚精會神,但也反襯出深山寺院四周的幽靜和安寧。但現在這種空曠寧靜的寺廟好似不多了,越是名氣響的,越是熱鬧,很多寺廟已遠非清靜之地,喧囂的紅塵籠罩於寺廟上方。

九華山上,大大小小的寺廟無數,那些建在遊客必經之路的,佛像金裝,香火旺盛不說,和尚也過得滋潤,衣衫簇新。我們來到一處,見廟內設一占卦桌,和尚替人看卦算命,根據解命的好壞,收取50-200元不等,絕沒有人討價還價的,雖也有人會“肉痛”,但口中不說,無不“心甘情願”地摸出錢來。除了占卦,我在杭州北高峰上的廟中還看到和尚給人看手相的,(和尚成了相士),也是按解命的好壞索錢。大多寺廟還放有功德簿,簿子攤開著,向香客化緣。還有支起簡易的櫃台,除了賣香火,還有開過光的各種佛像賣,信佛的人出錢購買,不說買而叫“請”,以示對佛的尊崇。寺院裏有鍾,因有敲鍾能祈福消災之說,很多遊客經過便欲欲而試了,且慢,敲鍾得交錢,不算貴,交10元20元就可以了,但在特定的日子,比如新舊年之交敲頭鍾,花上千元的大價錢不說,還要事先預約的。

一般來說,寺廟的擴建、菩薩的鍍金、案前的香火、和尚的生活費用,都來自信佛者的捐贈,但總以自願自覺為好,而不要弄得處處設卡似的,誘著逼著香客、遊客摸出錢來。有這樣一句俗語:“做一件善事勝造七級浮屠”,這話說得好,浮屠即塔,信佛者們認為造塔拜佛可保得今世平安來世榮華,即便這樣,還不及在有生之年多做點善事呢。

和尚是凡人對僧徒的尊稱,俗人削發為僧後,是否能避俗世之紅塵利欲?看報道,現在大城市中的年輕僧侶,不但上網,還學英語,我也看見一些僧侶,照樣手機揣在懷裏,斷不了跟紅塵的聯係。社會在進步,我們也不能用老眼光去衡量現在的和尚。某次,我和女兒進一寺廟,二樓有108羅漢堂,便入內參觀。108尊羅漢真人般大小,各具神態,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歲數找到當年所屬的羅漢,眾人依法而試,羅漢堂內人比較多。那兒也有抽簽占卦處,人就更多了,幾位小和尚在外圍維護著秩序。我們見某遊客向一位小和尚提問:“師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麽意思啊?”小和尚茫然,支支吾吾,最終緘言,無法回答。這就不應該了,入門修行,盡管得道有高有低,但最起碼的佛教知識總要懂一點的吧。難怪又有俗語說道:“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口口聲聲地念著“阿彌陀佛”,卻不知“阿彌陀佛”為何意,這不成了笑話?

2008.01.0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