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正文

剩菜

(2007-03-17 04:31:25) 下一個

女兒實習去,中午飯在八佰伴附近吃,一頓飯要花去十幾元近二十元的,幾天下來她直喊吃不消,決定每天從家裏帶飯。那天在大嫂家閑聊時說起,大嫂便關照,不要帶隔夜菜去,書上寫著,菜炒好放置六小時後,菜裏的鹽就轉化成了亞硝酸鈉,中午再放到微波爐裏加熱,吃下去有害無益啊。她叫我改變方法,隔夜把菜洗好了,早晨炒一下,用不了多少時間的。她的外孫在中學讀書,帶飯好幾年了,她就一直在早晨弄得。

現在生活好起來了,物資豐富,大多數人不會再愁吃愁穿,對吃和穿,也越來越講究起來。在吃的方麵,不僅僅是好吃與否,更關注怎樣吃的營養均衡,怎樣吃得健康無害。從前,聽說少數有銅錢的大戶人家是不吃隔夜菜的,我一直將信將疑,主人吃下來還有傭人能吃呢,再怎麽有錢也不至於把能吃的菜就這麽倒掉的呀。

我們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過得是計劃配給的日子,一度物資匱乏到連火柴肥皂都是配給的限量供應的,油糖豆製品肉蛋……樣樣都憑票或按戶口供應,把尚能吃的菜倒掉那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很小的時候吃飯時挾菜就知道得有分寸,葷菜挾少點,素菜也不能太多挾,菜是下飯的,這菜中午飯吃了還有晚飯,晚飯的菜吃剩了第二天早晨還可以下泡飯。比如哪一天吃小排黃豆湯,我們兄妹都自覺地隻挾一塊小排骨,再勺些黃豆下飯,決不會因爭食而受到母親的責罵,隻是心裏暗暗地希望能挾到一塊肉多一點的而已。母親更是表率,她從不吃湯裏的小排,而是把我們碗邊的骨頭檢查一遍,把我們沒有剔清的骨頭再啃啃幹淨。更不說自然災害那幾年,中國農村餓死的人以數百萬計,大城市的情況要好一點,但飯也吃不飽,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們天天晚上吃粥,大人小孩都一樣,每人一小碗,四個孩子輪流,每四天能輪到一次刮鍋底,多吃上幾口那厚厚的帶點焦香味的粥底。

艱難困苦的日子早已過去,往事已成回憶,但又豈止是回憶,過去的人生經曆必會時隱時現地影響和支配著現在的人生態度。讓我把當天吃不完的剩菜嘩地一下倒入垃圾桶,我可不舍得(那不光是錢的問題)。但聽了大嫂的話,我可以把菜分兩次炒,我們胃口小,葷菜也少燒點,盡量吃得新鮮點,這應該不是問題。

2007.03.10.
http://yunhuawang.spaces.live.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