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報刊中看到關於寧波慈城的消息,心中為之一動,仔細閱讀,因為那兒是我插隊落戶的地方,而我離開那兒已有三十年之久了。
慈城,原來有1200多年的曆史呢。唐開元26年,(公元738年,唐玄宗李隆基時的盛唐時代),為慈溪縣的縣治,至今仍完好地保留著以護城河環城、公共建築左文右武布局的特征,是我國江南地區目前保存得最為完整的古代縣城,因此得到了“江南第一古縣城”之美稱。慈溪隸屬寧波,在大力開發旅遊資源的今天,無疑的,它已成為寧波眾多旅遊景點中的一顆新星。
知青上山下鄉年代,政治掛帥,遊山玩水也被看作是資產階級思想,大家都在“鬧”革命,就算還有閑情逸趣逗留在山水之間的人,也必是偷偷摸摸的。去農村插隊,帶著灰暗的心情,我來到慈城那麽個小鎮,那時也沒有欣賞古建築物的眼光,感受到的隻是小鎮的閉塞和落後。
交通不便,那時寧波到慈城的長途班車一天隻二趟,滬寧線的火車一天隻在那兒停靠一次。他們把商業街叫做“大街”,那即不寬又不大的街一縱一橫加起來也隻不過五、六百米吧,全鎮一家百貨店、一家點心店、一家信用社、一家竹木雜器店、一家……生活資料以類劃分,都是僅此一家,絕無分店。全鎮無論“大”街小巷,全部是青石板鋪就的道路,解放前寧波人經商後殷實富裕的人家不少,鎮上的房屋,青瓦磚牆的二層樓房很多,吸引我的是家家屋外那亂石砌起的圍牆,奇形怪狀的石塊被大頭對小腳地堆砌起來成了堅固的牆體,古樸美觀。
那時的小鎮裏沒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去鎮上的任何地方或鎮周邊的四鄉都靠步行,火車站外有一些挑夫拿著扁擔在兜攬生意。偶爾看見有騎自行車的人,春風得意般從鎮民的眼前閃過。當時最讓我吃驚和感到羞恥的是大街上的公廁,敞開式的,簡陋異常,並排二口大缸,缸上擱塊條板,上方搭個頂棚,這就全了。內急的人如廁,蹲到條板上,半露著屁股麵對街上的行人卻能熟視無睹,有的還邊抽煙邊和隔壁的如廁者聊天,真正的“厥倒”。
離開三十年了我再沒有去過慈城,想必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的。現今的中國無論大小城鎮都在演繹著大拆大毀大興土木的熱鬧場麵,大量值得保留的古建築被破壞了,不為人們所重視,不被法律所保護,可惜啊。所以學點外國的經驗,一個城市分成新城和老城兩個部分,既保護了古建築,又滿足了現代人的生活要求,何樂而不為呢。有的地方現在就那樣做了,看報道,慈城這個有山有水的天然小城,有了新城的規劃,還將建立一個500米直徑的低窪湖泊,用來集中過多的雨水,防澇並為附近的植被提供水源。我不由得有點心動,什麽時候是不是該舊地重遊,去那兒看一看了?
2006.12.21. Click Here for More Photos an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