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閑人華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願為閑人
正文

關於旅遊的一些回憶

(2007-01-27 13:17:32) 下一個
我對幼時的記憶幾乎為零,有的人能記起幼時夥伴的名字和發生的一些事,對這我感到很驚奇,他們大概都是神童吧。上學後的事當然能記起很多,譬如搞隊活動啦、課間與放學後和同學玩耍啦、上課時某些男生搞的惡作劇啦等等,但特別記得清楚的是每年的春遊秋遊,其實也不是什麽遠足,隻不過是到離家遠一點的幾個公園,另有一次是到中蘇友好大廈(現上海展覽館),有一次是到是少年宮,如此而已。但在那時,我會期盼著興奮著,出遊那天必是睡不好覺,絕早地就醒,盡管母親到時會叫我們起床。 我上學後,全家從沒有一起出遊過,哪怕是到附近的公園去玩一下,拍拍照什麽的。長風公園的銀鋤湖挖出來後,父親帶著我兩個哥哥和我去玩過一次,租了條小船,兩個哥哥劃船劃得很好,不像有的孩子把船弄得團團轉,我們沿湖兜了整整的一大圈,我感到很自豪。還有一次是暑假,表哥從合肥回來度假,帶我們到高橋海濱遊泳,那時覺得是遠行了,海灘邊的海水不是書中寫的藍藍的而是黃黃的,他讓我們在水裏撲騰,太陽把皮膚曬得通紅,上岸後他還買了瓶裝的汽水給我們喝,玩得太開心了。 十年動亂初期,在中央文革煽動下學校停課,學生搞大串連,沿途為學生提供便利,免費交通、住宿、飲食,對精力旺盛急於開眼界而兜裏沒錢的學生來說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串連中真正鬧“革命”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是借串連之名去遊山玩水了。待我們班長來約我時串連已近尾聲,隻允許步行出行了,我們從學校打了證明後在寒冬沿著鐵軌從上海走到了杭州,一路吃睡都有招待所接待,在杭州乘的是免費的敞篷卡車,到了西湖、靈隱、錢江大橋等處,也算我的一次旅遊。 插隊落戶我沒走遠,戶口落在了寧波農村。往返時為省錢,有二次乘棚車的經曆。棚車,說穿了就是用貨車裝人,車廂角落裏置個便桶解決“出口”問題,乘客都在混濁的空氣中席地而坐。這種鏡頭,現在隻能在二戰片猶太人被送往集中營的場景中才能看得到。不說當時插隊的心情,光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我離家出行的距離又遠了些。 那時的我,不是不知道祖國的疆域遼闊曆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鄉風民俗各異,知道了也不可能有什麽奢望,二十出頭的人了,沒戶口沒工作,怎敢有遊山玩水之非分之念?那麽好吧,弄張上海地圖,看看上麵標出的十一、二塊綠色,就讓我把上海所有的公園都遊玩一遍吧。去公園也要預算,乘車要車錢、公園要門票、買些小零食要解解饞或者要在外解決一頓午飯。過十天半月的,我就帶著未到學齡的表妹一起出行,她高興,我也算有伴。有兩次路遠累了,表妹回家喊腳疼,於是舅舅婉轉地對我母親說讓我不要帶表妹東跑西顛的,還真是吃力不討好了。現在想想好笑,遊遍上海所有公園?吃飽了撐的吧。話說燕雀安知鴻鵠之誌,我那時的想法隻能算是螻蟻之誌吧,不是胸無大誌,試問在那個年代,安有鴻鵠生存之環境呢? 很羨慕經常有出差機會的人,比如我的一位姐夫,貧農出身,黨員,廠裏的人事科長,經常出差“政審”,全國各地跑,借機探親、遊玩一下。但不會羨慕同學中去往吉林黑龍江插隊的,他們探親時曾中途停下來在北京等地玩玩,但得到這種機會是靠付出青春、付出無限艱辛換來的。 終有雲開霧散時,無休止的政治運動終於落下了帷幕。那種帶著一大堆行李坐棚車的日子是一去不複返了,那種出差得一級級審批、乘飛機要政審合格才能買到票的日子也一去不複返了。我有了工作的第三年頭上,和單位同事到無錫遊玩了兩天,那是真正的旅遊。而後,單位也有了福利,組織員工旅遊。在女兒六足歲上學前的春暖花開的日子裏,我和她第一次乘飛機到了杭州。以後出門旅行的機會越來越多,路也越走越遠。扳指算算,旅遊過的地方也不算少了。尤其是現在,旅遊已成了產業,喜歡旅遊的人,在衣食住無憂的情況下,盡可舒心地去往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在東南亞、在歐洲、在澳洲,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旅行團(盡管公費旅遊占了很大比例)。 關於旅遊我還有許多夢想,有生之年,我還能實現許多我的夢想。 2006.01.16.http://yunhuawang.spaces.live.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