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塵影

寫下一些塵事,留下一點影子。也許世界都忘記了,至少自己還記得自己。(原創所有,請勿轉載)
個人資料
塵凡無憂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與美相逢,被美照見

(2025-09-12 06:11:20) 下一個

 

整整一天,我都沉浸在那個十四歲的歌女自然而純真的甜蜜中,她就像春天裏一朵清甜的花兒,還未完全開放,但自顧自地搖曳,哼唱著誰也無法剝奪的獨屬於她的春天。

就在她天真無邪的搖曳裏,花朵的清香早已沁入人的心脾裏去,進而靈魂也跟著著了一層香氣。而她的美就像被最柔嫩的花瓣,仍緊緊的裹著的花心,有一絲神秘的想象,但更能激起人無限的憐惜,這憐惜無關欲望,是接近生命最初的慈悲憐憫,還有照見自身的感動——我們都那麽純潔無邪過,一塵不染,即使對著異性展露自己的身體都絕對沒有一絲一毫的邪念,有的隻有美的情感:愛、依戀和疼惜。

她就是川端康成的小說《伊豆的歌女》裏那個純美的歌女。

嚴格說《伊豆的歌女》算一個短篇,大師用簡潔含蓄優美的筆觸,極盡克製的本領,描寫了一個路途中的大學生和一家巡回藝人的相遇相處。大學生是貧寒的旅費將近的孤兒,卻時常慷慨贈金他人,因為孤獨的根性太深不善與人打交道而獨自出門旅行;巡回藝人團則是兩家殘剩的人組成的一家人,以到處流浪著給人演出謀生,屬於茶館老婆子都看不起的那種人,也是被很多村莊警告地寫著不得入內的江湖藝人。

整篇小說在我讀來優美如畫之外,其實頗有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淒楚和惆悵,但是對於這幾位主角來說,他們的相逢卻更有相憐相惜的知遇之感,這樸素的知遇之感把他們連接在一起,相互從對方那裏獲得了作為人的尊嚴和溫暖。

即使最終他們還是不得已要離散,也許一生都再不得見,但那相遇的幾日旅途重疊的片刻激起的美的感受足以慰籍之後長長的人生道路,足以讓他們對人對世界產生信賴和美好的感情——這世上的大多數人不就是如此嗎?我們其實從身外的人群那裏想要的並不多,一點尊重,一點溫暖,一點善意,就足夠撐起一個美好的世界了。

年青時讀這篇小說把它當成了愛情小說,現在再讀卻覺得這份並未啟口的情感之美超越了愛情的局限,它是人情之美——人與人之間,即使沒有愛情,沒有親情,甚至友情也達不到,但是僅僅這樣一點點轉瞬即逝的溫柔的被善待的人之常情,就足以讓我們欣慰:這人間一趟,不虛此行。

“她還是個孩子呢。那麽幼稚的孩子。”一想到她的美,從身體至靈魂的天真純美都像清泉一樣給人的心靈以清洗,在她身邊你的身心都會跟著無比純淨,像剛出生的嬰兒般身體都透明......這樣的美到聖潔的感覺,除了川端康成,還有誰能讓你感受到呢?

據說這篇小說是川端康成的親身經曆。與美相逢,被美照見,即使從未得到,甚至從未起過得到她的念頭,我心上有著這樣一位伊豆的歌女,足以慰平生——這是我替川端康成想的。

希望我們的人生中都至少有一次,這樣與美相逢,被美照見。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