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華散盡

所有的友情和愛情都從陌生開始,所有的歡笑和痛苦都以沉默結束
正文

歐洲滑雪(一)聖誕會新知·法國夏蒙尼

(2007-01-01 04:58:50) 下一個

2006年聖誕節,12月23 至26日,法國,夏蒙尼鎮(Chamonix)

第一節:背景

這個聖誕節是被逼著過的。身處歐洲中心的日內瓦,身環來自各國但大多是基督教國家的同事,聖誕節變得不可忽略地重要。而且,四天漫長的公假,空無人跡的城市:一到周末和節假日所有的商店電影院甚至健身房就統統關門!再加上平常一起殺時間的同事朋友全部回家溫馨過節……除非我願意冬眠在我那沒有風景的一居室裏四天四夜無所事事,我總得找點什麽事情做。

於是我和一幫朋友的朋友到距離日內瓦 80 公裏,聞名遐邇的 夏蒙尼穀滑雪。夏蒙尼滑雪場位於歐洲第一高峰,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勃朗峰 (Mont Blanc , 4810 米 ) 的山腳。 Mont Blanc 法語意為“銀白色山峰”。此地也是 現代登山運動的發源地,各種最新的登山登冰器械配件大多在這裏先請人使用評價再上市。由於受暖冬現象影響,一半以上歐洲的滑雪場今年聖誕節都不能開放。夏蒙尼還好,怎麽暖冬也有終年不化的雪墊著:我今年八月酷暑時節來 3842 米的 Aiguille du Midi 攀冰,還看見有人扛著雪板到處尋找可滑雪的地方。 ( 英文直譯成 Needle of Noon ,中文有翻譯成紅峰或正午峰,我說不如直譯成午時針峰。 ) 


注:圖中的線條代表縱深蜿蜒幾十公裏和垂直高度上百公裏的山穀裏開放的眾多雪道。黑線最險,紅線、藍線次之,綠線為入門道。


注:極少雪時候的午時針峰( Aiguille du Midi )。

第二節:到達

不巧倫敦今冬聖誕大霧,國內洲內航班紛紛取消。周五晚上隻一個原定周四到的人到了。其餘四個在晚上十點確認當晚飛不了後,當機立斷回家開車,過海底隧道再開車十一個小時,終於周六下午和我們同時到達。

這一天是什麽正事也做不了的了,我們隻在小鎮裏閑逛,到酒館喝酒。同行的四個澳大利亞人和一個新西蘭人都在倫敦工作。但不論在歐洲的時間長短,一開口一舉手就都多多少少流露出澳洲的爽朗樂觀本色來。比如,澳兄澳姐皆好酒,並不喝醉,但無酒不歡而且喝得豪爽。又如,言談直白,樂於互相取笑搶白,令聽者開懷大笑之餘不由暗打幾個寒顫。再如,你可以說他們不求上進掙錢不多,但絕不可說他們體育不好!也既:你可以笑我頭腦簡單,但不能笑我四肢不發達!!!(……偶狂汗……絕對沒有種族歧視洗刷他們的意思……但就算有愛好中文的澳洲人看了此評論,他或她大約喝一點酒,把這當玩笑,況且這本來也是真的,嗬嗬,想來也不會怎樣吧!澳洲人還是很好的,沒有什麽民族心理陰影,不會動則被踩了尾巴跳起來,要你死我活地維護尊嚴。)

夏蒙尼由於長年旅遊和運動活動豐富,遊者眾多,早已發展成一繁華時尚的華麗小鎮。不過當我看到 Swarovski 和 Gucci 的專賣店尚隻是吃驚的話,看到街當口的麥當勞就不知道說什麽好了。商業化的力量太過強大,聽起來世外桃源一般的雪山古鎮,一樣染上市井的氣息。不過小鎮畢竟地處深山,又多的是逃離城市,麵上眼裏皆洋溢著出籠鳥兒般歡欣的遊人,夏蒙尼還是和大多數的歐洲城、鎮不同的。加上來這裏的人大都是滑雪、攀岩、滑翔一類冒險運動的愛好者,幾條街逛下來竟看不見一個體形超常者(詮釋一下上句意思,也既逛街除看櫥窗之外,還有大量不分老少均頗養眼的行人可打望)。

六人同住的公寓套房臨溪麵山,風景峻秀。推開陽台的落地大玻璃門,令人清朗的冰冷山風,即席卷著潺潺的溪流嗚咽和雪山小鎮的夜聲喧嘩,一貫而入。走上小小的有精致繁複雕欄的陽台,深藍的天空上璀璨的點點繁星即撲麵而來。

不過,長時間站在清冷裏也不是好玩的。關上門回得屋來,接著和澳兄姐們把酒談天,笑語連串,又另是一番熱鬧。電視全是法語台,還是 11 寸的微型,自然不去看。沒有電腦,房間沒電話我的手機沒有漫遊,於是和外麵的世界全然斷開。隻有這一穀的雪,這一屋的區區五個與我沒有前緣後續的人,和我相關。這樣的時光,變得難以置信的清澈,自由,愉快。

這樣的時光,在這個進退維穀、心事重重的年紀,又是如此的奢侈。

第三節:滑雪

滑雪的第二天是聖誕節。由於聖誕前夜大餐的狂歡,並聖誕日香檳早餐的傳統(不過疑心是他們現編出來的“傳統”),等去到滑雪場,已經是下午快兩點。山裏日落早,差不多四點半就開始清場。算起來是沒多少好時間滑雪了,於是急吼吼地換鞋上場。

不料浦一換上鞋就覺得很不對勁。極端不對勁。

當然我本就是綠道新手(澳哥澳姐們果然全是黑道高手,還嚷嚷明天要去滑無道野雪!鬱悶。幸好我不介意被說四肢不發達。否則昨天早就被開玩笑開得無言以對投河去了。)去年滑過一天,勉強可以神情緊張如臨大敵地從綠道上衝下來不摔跤。今年的頭一天也還好,在一綠道上連滾帶滑、上上下下若幹次之後,可以麵帶微笑加心跳基本正常地安全下坡。可是一夜之後怎麽就完全失去感覺了呢。這一夜發生最大的事就是聖誕,可那實際是 NNNN 年前發生的也完全不應該和我的滑雪能力有任何因果關係啊。

從換上滑雪靴蹬上滑雪板開始,就發現我的大腦和腿都基本失去對我的腳以及腳下的滑雪板的控製。然後從傳送帶上跳下地時毫無意外地失去平衡摔了一跤絆倒兩條池魚。我不解地站在雪坡頂,不明白為什麽在沒有任何物理受傷的狀況下,一夜之間,我不僅不能重複使用已經學到的技巧,還倒退了很多。由於莫名的對腳和滑雪板失去控製,昨天還剛成為我腳下敗將的雪坡陡然顯得危機重重,凶險猙獰。不到 24 小時前還似乎是我的附屬品的滑雪板突然存在感超常。我第一次注意到這板是多麽可惡地長,滑,仿佛有自己的生命一樣會在我完全沒有想動時自行滑動。

我不知道怎麽應付這個狀況,也不敢動。恐懼感隨著時間的過去逐漸加強。一天前看上去還企鵝般可愛的一串串小破孩兒一點兒也不可愛了。我看著他們在大企鵝的帶領下畫著大大的 S 魚貫而下,看著一群初學滑板的少年少女時而酷畢時而狼狽、連摔帶飄地呼嘯而下……甚至看著峽穀裏浮起的霧氣飄來飄去飄來飄去……可是我自己隻是一動不敢動地站著,全身的力量隻是用來穩住身體,不要站著也摔跟頭。

身上的冷汗帶來的寒冷讓我逐漸意識到我就是滾也得滾下坡去,因為暮色將起,因為再站下去也不會有人來救我。而我那該死不死的自尊,不會在不明不白沒有試過自己的全力之前讓路,讓我求救。這樣的認識真是殘忍:比之現實的壓力,興趣愛好的動力即不持久也不堅強……我因為對滑雪的好奇和淺薄的喜歡來滑雪,卻需要不得不進行下去的這個原因滑下去。如果有朋友在身邊可以依靠,如果不是沒有第二種下山的方法,如果有人主動過來好心地問候……我也許就放棄了罷。但是這些如果都不存在,我沒有退路,隻能戰勝內心有很長的時間內強大的、無與倫比的、對白雪皚皚的雪坡的恐懼,相信自己,邁出步子。

於是我艱難地動了,並欣喜地發現,那恐懼,原來不是恐懼雪坡,而是恐懼即將失去的對身體的控製:滑雪要學習的最難一部分,就是學會放棄自己熟悉的行走的方式,放棄自己對力量的控製。滑雪利用的是重力的力量,加上新的需要練習的怎樣平衡和掌握速度的技巧。原來感覺到滑雪板並去適應,而不是用腿力控製滑雪板,是必然的一個進步的過程。但放棄已知世界而將進未進新的世界時的發自內心的恐懼,正是阻止我們突破自己極限的最根本的原因。

並不是滑雪難學,是來自內心的恐懼難以克服。

當我回神發現我在高速下滑時居然在神遊時大吃一驚,於是果然又是一個大跟頭。而這一次在滑行速度相當快時摔到,也就是輕輕鬆鬆一撐就站起來了,根本不象原來要費比滑雪多十倍的力氣才能難看地立起來。原來放棄大腦由於缺乏經驗而錯誤百出的控製,而聽從身體基於自動記憶和學習自然而然做出的反應,成年後學滑雪,也可以很簡單。

一旦明白這一點後,我跌跌撞撞進入了另外一種新鮮的體驗。幾個來回過後,不耐煩小朋友和青少年們的聒噪,徑自去了藍道:從藍道上手腳抽筋地滑下卻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因為那到底是超越我目前的技巧和膽量的又一個新的挑戰。但是,怎樣的挑戰,也比不過那第一步從無邊的恐懼、完全的不知所措、和僵化掉的呆立,轉向移動、速度、和未知的挑戰。

滑雪的體驗大約也是尤其適用範圍的。我能夠肯定恐懼未知恐懼放棄是可推廣到很多其他的問題上;我不確定的是:有所依靠(有時僅僅是實際並無用處的虛假的依靠),有所退路,有所幫忙……到後卻是阻礙我們不斷衝破極限,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的麽?

第四節:離去

分道揚鑣,獨自乘車回日內瓦。漫想這個聖誕假期的種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煙華散盡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雖然自寫自娛也不錯,但有朋友肯讀肯喜歡當然更好。謝謝謝謝,歡迎灌水。
duanduansu 回複 悄悄話 juliet說我可能會喜歡這裏,我真的很喜歡。見到你的時候是十幾年前呢,不過到這裏才知道你是個心胸寬大的女孩。這是第二次聽朋友說到chamonix,以後一定要去那裏。-Susan
GuGuBoston 回複 悄悄話 woo, so brave....I still don't think I will ski....too many scary stories. Good to know that you tried it safely.....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