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9)
2007 (61)
2008 (69)
2009 (98)
2010 (87)
2012 (121)
2013 (49)
2014 (89)
2015 (75)
2016 (54)
2018 (169)
2019 (134)
2020 (257)
2021 (186)
2022 (363)
2023 (455)
2024 (457)
昨天完成了2025年的倫敦馬拉鬆。
去年我想帶爸爸媽媽去英國玩一次,歐洲他們就隻有英倫這一塊還沒有玩過。而且也準備追六星大馬,所以就報名了tour 馬拉鬆,他們包倫敦馬拉鬆的入場券(抽中率隻有百分之二),四天的旅館,還有比賽早晨去出發點的大巴,性價比真的很好。
但是爸爸身體越來越不好,我開始擔心他越洋旅遊,最後忍痛放棄了。然後教練說,務必讓我每年追求BQ,作為檢驗自己的一個標準。
我擔心地說,兩個馬拉鬆就差六天,還有時差,越洋旅行,教練說, its doable, but you have to put in training, not just running, lot of strength。
我總是相信她的,她總是說,trust your training, trust the process.
周一完成波馬,周三飛往倫敦。我從波士頓開始,就睡不好,時差很厲害,到了倫敦更是兩點就準時醒。我堅持每天傍晚去gym做拉伸,做一些強度比較輕的力量訓練。喝很多水,和電解質水。
比賽前一天收到email說比賽當天氣溫預計比較高,要大家做好防暑準備,適當調整goal time,然後還不失幽默地說,除非你的名字是吉普喬格或者哈桑,嗬嗬。
早晨大巴開了四十五分鍾,堵車堵的要命,下車以後還要走很多路,一路都沒有廁所,我的膀胱簡直要爆炸,真是太佩服我的膀胱了。所幸到得早,廁所不用排隊。然後就是漫長等待。
這時候太陽確實越來越炙熱。九點五十八分,我出發了。
剛開始幾邁,是下坡,跑在8:20幾的配速,也不覺得累,心想,哇塞,難道我今天要LBQ,完成我不能BBQ的遺憾。
然而,一再印證的真理又一次啪啪打臉,哈哈。
十邁左右配速漸漸開始往下掉,腿越來越疲乏。汗如雨下,氣溫對跑步影響真的很大。這才不到一半啊。
作為跑馬無數次跑崩的菜鳥,我深刻明白,跑馬時候,最怕出現的就是negative thoughts。一旦出現,就會如影隨形揮之不去。最後的結局就是身心崩潰,走走停停。其實大部分時候我們的身體是可以支撐下去的,是我們的大腦放棄了。為了不跑崩,我不斷安慰自己,調整自己,我的目標從剛開始的LBQ,變成3:50,最後變成sub4,不能走路,lol。
這畢竟是大滿貫賽事啊,但是想起來老邁說,除了你自己,根本沒人在乎你的成績,嗬嗬。
倫敦馬拉鬆大多是英國人為主,大部分跑者都是為了慈善,衣服背後都有他們跑步的支持者,很多是癌症,還有肌肉疾病,帕金森,失明組織,聾啞組織,老兵心理疾病的,兒童關愛的,非洲糧食的,一路跑過去看著這些衣服,都很開眼界。
12英裏到13英裏之間,突然豁然開朗,倫敦塔橋赫然在我麵前,那一刻,給已經開始掙紮的我,儼然打了一針強心針。我這次破天荒開始拿著手機拍照,嗬嗬。畢竟這個經曆太難得了。
但是過了倫敦橋以後,全麵進入低穀。這是一段七邁左右的折返,在老城區裏麵,能看到很快的選手跑回來,mentally就覺得很intimading。那段路,跑得真的很suffer,天氣越來越熱,水全部喝完,這在我跑馬經驗中很少發生,在十九邁的時候徹底停下來拿了兩瓶水灌到自己的水瓶子裏,耽擱了幾分鍾。
路邊不斷有跑者停下來拉伸,有的甚至躺在地上不能動需要medical help。
但是我離終點越來越近了,看到倫敦眼大轉車,然後好像最後兩英裏(?)一轉彎看到了大本鍾!小時候讀新概念就讀大本鍾,終於我親眼看到了,好高好大,嗬嗬。
然後我看到一個婦女抱著娃娃站在圍欄外很著急的樣子,原來她寫的標語牌子掉到了賽道上,她沒法撿,我過去撿起來交給她,她很高興。
然後我一路跑一路和邊上許許多多的觀眾high five,那些伸出來的收好像波浪一樣層出不窮,如果我不收回手,真的可以一直這樣high five下去。
這時候,我突然感覺到,我們為什麽會跑馬。
跑馬拉鬆,會讓你有這種生不如死的折磨,進入暗黑空間,強迫你和自己不停地對話,調整心情,然後置之死地而後生,在衝過終點線的時候,你又一次戰勝了自己,感覺到了自己真實的存在,這種巨大的快感,隻有跑過馬的人才明白,買愛馬仕包包,買勞力士手表,都無法替代。
最後3:58,僥幸保住四小時的底線,不讓自己的大滿貫搞得太那啥,哈哈。
過了終點以後,步履踉蹌,口幹舌燥,背上火燒火燎,走了不知道多久,終於遠遠看到愛美麗坐在老邁肩膀上,不管這一路我看了多少風景,愛美麗朝我微笑的那道風景,永遠是最美的。
花自飄零水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