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覺者 -- 《佛陀傳》觀後感

(2012-11-17 05:02:46) 下一個

四月底的馬尼拉,正當旱季,酷熱難耐。音樂劇《佛陀傳》像一絲清涼的風,直吹入人們的心田。為了慶祝二零一二年佛誕節,音樂劇《佛陀傳》於四月廿七日再次搬上舞台,由菲律賓佛光山藝術學院的青年學生擔綱演出,重現兩千六百多年前悉達多太子成佛的故事。當天正值佛誕之夜,嘉賓雲集,馬尼拉萬年寺妙淨住持,佛光大學翁校長,菲律賓國會議員,越南駐菲大使暨佛光山教育功德主等,皆親臨現場,共襄盛舉。

大幕拉開之處,服飾華美,場麵盛大,音樂,劇本,燈光,舞美俱無可挑剔。演員的表演,包括配角在內,均細膩感人,可圈可點。特別是幾位主演嗓音美妙,猶如天籟,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令人印象深刻的幾幕包括:年輕的悉達多太子第一次見到生老病死之時,內心的震撼與痛苦表達得淋漓盡致;老國王派人尋找離家求道的太子時,侍從們的喜感表演,為全劇莊嚴的氣氛憑添了幾許諧趣,令人忍俊不禁;還有一段表現了悉達多與妻子耶輸陀羅在不同空間的對唱。耶輸陀羅殷切盼望丈夫回到她的身邊,而悉達多太子則渴求早日悟得永恒的真理;這一幕呈現出凡夫與聖者的不同思維,意味雋永。

重溫悉達多太子成佛的故事,在我們今天意義相當深遠。當悉達多放棄榮華富貴,甚至放下至親骨肉之情時,我相信,他的心裏充滿的一定不是黯然神傷,而是追求真理的堅心似鐵。放下就是解脫。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不是經常執著於一切虛幻的名利假象,各種貌似快樂的情緒帶來的痛苦煩惱?無常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是死亡的代名詞,而是意味著變化。宇宙閑唯有變化這件事是不可避免的,而死亡隻是這個循環的一部分。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無常,就不會攀援執著,也就不會患得患失。這樣,我們才能自在地活在當下,也便能體會到佛理的究竟。無論在家出家,隻要認識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盤寂靜”,我們就可以稱自己為佛教徒了。

佛陀的意思是“覺者”或“大徹大悟的人”。佛陀告訴我們,他並不是本初完美的全能的造物主,他曾經就像你我一樣。但是這位凡人曆經種種形式的淬煉之後,終於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並且以他的偉大悲心,教導眾生解脫之道。記得兩年前,南京發現了佛教界的聖物,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佛頂骨舍利,盛大的佛陀頂骨舍利盛世重光大典在棲霞寺舉行。星雲大師在慶典上開示道:“佛陀的法身在於虛空,虛空無相就是無所不相。佛陀的真身不(需)要看,我們也不(必)去計較佛頂骨有多大多長,佛陀在我們心裏,人人都有佛性,佛陀的法身慧命也深藏在我們心中。”我們本性中所具有的潛能與佛陀的毫無二致。對於任何人而言,隻要依循悉達多的例子,證悟都是可以達到的。

《佛陀傳》的劇本是以星雲大師所著的《釋迦牟尼佛傳》以及《雲水三千》為底本創作的,音樂也參考了眾多星雲大師譜寫詞曲的佛教歌曲,藝術性極強,是一出不可多得的好戲。星雲大師本人不僅是一位眾所欽敬的高僧大德,而且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教育家,常年不遺餘力地推行“人間佛教”。願這出生動活潑的音樂劇,把佛陀智能的種子,播進每個現代人的心中,喚起人類對真理的無限之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