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3)
2023 (410)
三國演義年代的“口香糖”有今天的“雞舌香”即丁香。古代尚書上殿奏事﹐口含此香。
因為雞舌香是丁香花曬幹後所得,具有清火解毒,除口臭的功效,所以古人不刷牙,就用嚼雞舌香來除口臭,就如今人嚼口香糖一樣。在《漢書》中記載,漢代朝廷大臣向皇帝麵奏時,明文規定“含雞舌香伏奏事”,以使口氣變得清新,不然皇帝就給熏倒了。
《舊唐書》還記載,在武周時期,大詩人宋之問為了討好武則天,多次為她讀詩,但武則天卻難以忍受,因為宋之問有口疾,氣味“熏天”。後來,武則天實在受不了,就將宋之問棄之不用,同時還賞賜了他一大包雞舌香,用於治療口疾。
雞舌香一般指母丁香。《三國演義》中有記載曹操送孔明“雞舌香”,按當今的意味就是曹操送“口香糖”給諸葛亮。要知道在漢末三國時期“雞舌香”是昂貴的“舶來品”。雞舌香即丁香。在東漢是朝議的禮儀物品之一。或者說正是因為它有起到“口香糖”的作用,才成為禮儀物品。雞舌香一般指母丁香,五兩雞舌香的價格肯定不菲。
丁香是一種進口“南藥”,原產於印尼馬魯古群島,公元前 3 世紀作為“香藥”傳入中國。 丁香作為藥用始於漢武帝時代(公元前 1~2 世紀)。
日本稱“丁子香”或丁香(學名:Syzygium aromaticum,英語:clove,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是桃金娘科蒲桃屬的一個種,也叫雞舌。Clove來自拉丁文“ClAVUS”,代表“釘子”的意思,因外型像小釘。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摩鹿加群島(MOLUCCAS),摩鹿加又被稱為香料島(SPICE ISLAND)當地傳統習俗在嬰兒誕生時,栽種一棵丁香樹苗,母親們由丁香樹成長榮枯,最為其子女命運的前兆。Clove又是香料也是印度咖喱和中國五香的配料之一,幹燥後廣泛用於烹飪中,做為一種食物香料,現在已經被引種到世界各地的熱帶地區,出產丁香的地區主要有印度尼西亞、非洲東岸的坦桑尼亞、馬來西亞、桑給巴爾和馬達加斯加島,印度、巴基斯坦和斯裏蘭卡等地生產栽種最多,2005年,印度尼西亞生產了全世界80%的丁香。今日市麵上的丁香品種是Zanzibar、Siputih和Sikotok,其中Siputih的樹型最高大、氣味最刺激。
丁香是一種常綠喬木,高達10至20米,葉橢圓形,單葉大,對生,革質;花為紅色,聚傘花序,花蕾初起白色,後轉為綠色,當長到1.5至2厘米長時轉為紅色,這時就可以收獲,萼托長,花萼和花瓣4;果實為長橢圓形,名為“母丁香”。公、母丁香差別在於香氣與功效,公丁香的香氣突出濃鬱,而母丁香則較為溫和。於藥效上母丁香略遜公丁香。故日常所見入藥、烹調、調香多為公丁香。
丁香的花托跟花蕊會分泌高含量易揮發的丁香油,丁香油富含豐當的丁香油酚跟部分的水楊酸甲酯,是一種特殊獨特的熱帶氣味。也在如肉桂等其它香料中發現,這種化學成分之所以叫做“丁香油酚”,正是因為丁香中含量最高,所以以此作為化學名。丁香油具有很強效的殺菌跟防腐效果。
丁香樹提煉的精油密度比水大,品質好的丁香應入水即沉。木犀科丁香屬植物一般稱為“丁香花”,與本種沒有直接關係。
在漢桓帝時期,有一個侍中叫做刁存。侍中是長期跟隨皇帝身邊的官職,經常和皇帝說話。刁存有口臭,把漢桓帝弄得夠嗆。但是刁存本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漢桓帝也沒有辦法直接挑明,於是就給他雞舌香。
雞舌香雖然有“口香糖”的作用,但是吃起來是比較辛辣的。刁存不明白怎麽回事,還以為是毒藥,漢桓帝要毒死自己。刁存感到非常害怕和悲傷,他回到家裏準備後事,結果他的同僚過來一看,原來是雞舌香。這才明白漢桓帝並非想毒死他,隻是讓他清新口氣。大概就是因為這件事,後來官員奏事的時候都會口含雞舌香,作為一種朝廷禮儀。
在漢末三國時期,很多勢力都打得很激烈, 曹操送給諸葛亮雞舌香也很容易猜出來曹操的用意,是想拉攏諸葛亮到東漢朝廷中做官。當然在當時曹操控製著東漢朝廷,就像《三國演義》中曹操答應關羽“降漢不降曹”一樣,本身沒有什麽區別。也就是說曹操送給諸葛亮雞舌香可以視作曹操挖牆角的舉動。
這封書信給諸葛亮之後就沒有了下文,可以推斷出諸葛亮對曹操的拉攏是拒絕的,或許還是無視的。諸葛亮拒絕曹操的拉攏其實也是非常正常的情況。首先諸葛亮已經加入了劉備集團,諸葛亮是一個非常忠義的人物,而且劉備對諸葛亮也非常厚待和倚重。諸葛亮當然不會放棄劉備去跟隨曹操。
而且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諸葛亮是徐州琅琊人,跟著叔父來到了荊州,在荊州娶妻生活。而曹操對諸葛亮的故鄉——徐州進行了殘酷的屠城。雖然諸葛亮和叔父到荊州的原因不是因為徐州被屠,但是這也不能證明諸葛亮對曹操屠徐州的做法沒有怨恨。有這樣一件事情,諸葛亮肯定不願意投奔曹操了。
曹操送諸葛亮雞舌香,是想招攬諸葛亮,結果被諸葛亮拒絕。這是目前一種比較主流的觀點。不過還有另外一種解釋。這件事出自《魏武與諸葛亮書》,裏麵並沒有提到具體的名字,隻是一段話。那麽有人就認為,是不是搞錯了人物呢?
因為在漢末三國時期還有一個“孔明”,就是當時的隱士胡昭,字孔明。曹操曾經拉攏過胡昭入朝為官,被胡昭婉拒。這個在《三國誌》中是有明確記載的。那麽會不會是曹操給胡昭這個“孔明”寫信,給他送五斤雞舌香,要知道古人稱呼多用表字而非名字,後人看到曹操書信中的“孔明”,就想到另外一個更加著名的“孔明”——諸葛亮,於是就張冠李戴了。
這個也是有可能的,畢竟也有類似的搞錯收信人的例子,比如諸葛亮的《與兄謹論白帝兵書》,一直被視為諸葛亮給諸葛瑾的書信,結果被史學家考證出是與李嚴的書信。不過這種說法畢竟缺少證據,隻能當做參考。
以丁香命名的中草藥,如白丁香、苦丁香、紫丁 香、丁香蓼等,名字相近,來源不同,性狀及功效也 存在較大差異,應注意區分使用。
公丁香: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以個大,粗壯、鮮紫棕 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母丁香:葉形如雞舌,不規則抱合,質堅硬,難破碎;氣微香,味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