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狸與洗熊(貉與浣熊)

(2024-09-15 22:41:30) 下一個

  在日本“狐狸”是兩種動物:“狐”(漢語中的狐狸),“狸”(漢語中的“貉”)。日本人將圓型臉稱為“狸顏”,將之角形尖臉稱為“狐顏”。在中國狐狸精是以“狐”為載體,日本的“妖狸”是以貉子為載體。在日本“狢”=“貉”(Mujina)即指洗熊。而在中國“”是日本的“狸”是與洗熊(浣熊)有區別的動物。中國貉與浣熊的區別是日本的狸與洗熊的區別。
  中國古人常說的“狸貓”又是“狸花貓”。
  日本的“狸”,中國的“貉”(學名:Nyctereutes procyonoides)是犬科非常古老的物種,被認為是類似犬科祖先的物種。體型短而肥壯介於浣熊和狗之間,小於犬、狐。體色烏棕。吻部白色;四肢短呈黑色;尾巴粗短。臉部有一塊黑色的“海盜似的麵罩”。時珍曰∶按俗雲∶貉與獾同穴各處,故字從各。《說文》作 。亦作 。《爾雅》∶ 子曰貊(音陌),其雌曰 (音惱)。原本以貊。貉是東亞特有動物,原產於俄羅斯和亞洲的朝鮮、日本、中國、蒙古等國,貉被引入歐洲後,曾在部分地區快速地擴散。日本數量較多,而在中國的一些地方已經滅絕。
  日本的洗熊,中國的“浣熊”(學名:Procyon)是食肉目、浣熊科下的一個屬,共包括3種。浣熊與熊不是同一科,但是是類似於熊科的雜食性動物。浣熊從體態上講,體型較小,一般不超過10 千克,最小的不到1千克。體粗,肢短,尾長。形態和結構略似熊科,但體型要小很多,並有較長的尾,樹棲性比熊科更強,食物中動物性食物的比例要大些,浣熊常常把捕到的食物放在水中洗去泥沙,因而得名“浣熊”。頗具神秘色彩的貉的英文名是raccoon dog,直譯“浣熊狗”。不過它既不是浣熊也不是狗,而是亞洲東部特有的一種古老的犬科貉屬動物。
  浣熊雖然名字裏有個熊字,但不是熊科動物,而是屬於浣熊科浣熊屬。
浣熊在中日知名度都很高,但其實它的老家在遙遠的北美洲和中美洲,也常被稱作“北美浣熊”。
  小熊貓聽名字可能會誤以為它是大熊貓的幼崽,不過就像小鱷龜和大鱷龜、小靈貓與大靈貓一樣,它們是三組不同的物種。比起名字聽起來沾親帶故的大熊貓,其實它和浣熊的親緣關係更近一點,曾經被歸為浣熊科,後來獨立出來成為小熊貓科。小熊貓也是亞洲東部特有的動物,分布在印度、緬甸、尼泊爾、中國西南地區等地。

  浣熊與貉的區別(日本是洗熊與狸的區別):1、麵相不同:浣熊的眼部至麵頰區域有條帶狀的黑斑,在這一片黑斑外麵有一圈非常明顯的白毛。貉的麵部雖然也有黑斑,但黑斑的形狀不是明顯的帶狀,而且旁邊也沒有明顯的白毛。
  2、毛發不同:因為貉生活的地區比較高寒,所以貉的毛發更加蓬鬆保暖。相比之下浣熊的毛更硬一些。
  3、尾巴不同:浣熊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有顯著粗黑色環紋的棒狀尾巴,而且這條尾巴較硬,可以作為身體直立時的支撐。貉的尾巴上環紋不顯著,體長較短,不能用於支撐身體。
  4、姿態不同:浣熊的前肢靈活,可以向身體兩側橫向伸展,此外浣熊取食是用前肢。貉的肢體不靈活,隻能四肢爬行,取食的時候是用嘴巴而不用前肢輔助。
  5、四肢顏色不同:貉的四肢顏色較深,浣熊的四肢顏色與體色差別不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