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軍一路歌

開心憂心中國心-憑良心說話說心裏話少廢話
個人資料
正文

癡人藝語五:與自己和朋友侃一侃京劇《紅燈記》藝術上的得與失(三)

(2015-03-08 20:58:11) 下一個



優秀的戲劇作品中,常常會融入作者切身的生活體驗和感受。《紅燈記》也是如此。煙卷火柴小販,磨刀師傅,釘鞋匠,日本醫生,粥棚這些職業和場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媽平時不讓你喝酒,今天媽請你喝”,“小鐵梅出門賣貨看氣候,。。。煩悶時等候喜鵲唱枝頭,家中的事情你奔走,要與奶奶分憂愁”。。。等等這些唱詞和道白,所有這些極具特定環境和曆史背景的細節和角色個性,無一不傳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人物的深厚積累和感情,使作品平添了許多感人的力量。

聊罷唱與念,下麵說一說《紅燈記》的做。

先說人物造型。人物造型京劇中稱“相”。李玉和有兩個基本“相”:一是藍色鐵路製服大蓋帽半高腰皮靴外加手裏的紅燈,二是上身襤褸的白襯衫下身藍色鐵路製服和半高腰皮靴外加連體鐐銬。李鐵梅是黑色長辮、大紅大襟上衣和深藍色褲子加手裏的籃子或者紅燈,而李奶奶則是灰白頭發和灰衣黑褲。

同台時,李玉和與鐵梅的組合是藍與紅,亮麗而對比強烈。其它的兩兩組合則是亮與灰,而三人行時則顯示的是由灰色平衡的紅和藍。色彩上既有活潑又有雅致。

早期的服裝設計版本比較生活化,因而顯得比較瑣碎。為此江青等人曾經調整過三個人服裝的麵料和身上的補丁,使其比較構成化。作這樣的改動是有道理的,因為京劇無論從哪方麵看都是一個程式化或者說構成化很強的藝術形式。因此,比較構成化的設計與京劇的藝術形式是符合的。

的確,自從話劇和歌劇在20世紀初傳入中國以來,尤其是蘇聯文藝的影響成為主導之後,傳統戲劇包括京劇的舞台設計出現了越來越強烈的自然主義傾向。這包括油畫一樣越來越逼真的背景、逼真的製景、生活化的服裝和人物造型。這些都被認為是所謂現代劇所應該具有的。而實際上,這樣的“現代化”所帶來的是形式上的嚴重不協調和美學價值的下降。因此,從全劇來看,江青等人僅僅在服裝上的”返樸歸真“是遠遠不夠的。

《紅燈記》的人物群體造型設計也是它藝術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痛說革命家史時李奶奶和鐵梅的二人造型(一坐椅子一坐地上),刑場一場中,李玉和與鐵梅的二人造型(一坐一跪),以及最後三代人的三人行(先前行,再向左側行,再轉向側右行),都是刻意地形成三角形或山字造型。給人較強的視覺衝擊和震撼,令人動容。

在構圖美學上,三角形給人以穩定,強大,堅定等等像大山一樣的感覺。在中外很多著名藝術作品中你都會看到它的身影。它常常用在表現父母與孩子之間如山一般深厚而強烈的愛。例如, 拉斐爾的油畫《西斯廷聖母》,倫勃朗、博蒂奇尼等大畫家不同版本的油畫《浪子回頭》,列賓的《伊凡雷帝殺子》等等,都不約而同地采用了三角形構圖。

說到此,有必要提一提李玉和換演員一事。

最初,李玉和一角一直是由李少春來飾演的。李少春是上一世紀的武生大家,唱念做打樣樣一流,最為讓人稱道的是其優秀的表演才能。他在京劇《野豬林》中扮演的林衝幾乎是不可替代的。

後繼者錢浩梁當時是年輕武生,論水平各麵都不及李少春。但他的優點是身材魁梧高大,寬眉眼,用字臉(一邊一塊疙瘩肉),更像工人。這是江青換上錢浩梁的主要原因。個人認為,其中大約也包含了三角形造型李玉和的演員身材的要求

"臨行喝媽一碗酒”一段戲,李玉和從李奶奶手裏接過海碗揚脖一飲而盡,這一小段時間的靜場是非常好的安排。它營造出氣氛的緊張、李麵對死亡的氣閑神定,以及親人訣別的莊嚴悲壯。在形式上與李其後的叫板道白“謝謝媽”和緊接著的“臨行喝媽一碗酒”形成了節奏上一靜一亢、一抑一揚的對比與變化。恰如畫中的留白與筆墨的關係。

鐵梅有一個造型也是很有表現力的,值得一提。鐵梅從刑場回到家以後,在唱“仇恨入心要發芽”時,兩手分別向上向下斜著扯住辮子的動作造型。也讓人不免聯想起《穆桂英掛帥》中穆桂英將頭上的野雞翎咬在嘴裏的造型。

主角李玉和是武生,依照傳統,在全劇中總是要安排至少一場武戲來讓主角亮亮武功。《紅燈記》中的這場戲就是刑場一幕。在這場戲中,李的做功設計還是有些可圈可點的。

古典京劇的做功,有相當多的部分是利用水袖和長須。這兩樣東西在現代京劇中幾乎不存在了。對於武生來說現代戲中還有一件東西也是常常沒有的,就是武器。單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現代京劇藝術家們還是付出了不少心血的。

這場戲中李玉和是用大鐐當武器來展示武功的。編導這一招兒應該說是很巧妙的,從內容上也而且是說得過去的(不像某舞劇讓女戰士用小腿瞄準敵人,有點藝術得太二了吧?按下不表)。把鬼子憲兵嚇得節節後退不算在內哈。另節單表。

從功夫和動作來看,它對傳統既有承傳也有發展,而且結合得比較自然。因受題材所限,整段戲的動作難度不大。在形象上,寬大而襤褸的白襯衫、製服藍褲、半高翻毛皮鞋加上長長粗大的鐵鏈,顯出了幾分威武和幾分悲壯。如果看過傳統京劇武戲《野豬林》中的草料場一場的林衝, 《挑滑車》中挑滑車一場的高寵,您會發現從形象到武功動作,尤其是白衣的設計,這一段戲中李玉和對傳統的因襲和繼承。(《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一場中楊子榮的形象設計和舞台設計,更是大量複製了《野豬林》的草料場。打住不表)

侃過了《紅燈記》的得,下次來說它的失。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chrisevan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onsony' 的評論 : 俺倒是喜歡《智取威虎山》與《沙家濱》多些,這兩個戲的腔更接近傳統戲,聽來很舒服。紅燈記裏新腔多,尤其小旦唱娃娃調,還真接受不了。
行者一路歌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onsony' 的評論 :

唔,您是行家,看出門道了。《紅》主要成就是在戲劇性上。《山鄉風雲》的小人書兒時看過,較有水平。粵劇一定去看看。謝謝你!
fonsony 回複 悄悄話 近日快速看過智取威虎山與沙家濱。還是紅燈記勝一級。又看粵劇山鄉風雲.都比智沙劇勝一級.並非樣板戲就好
行者一路歌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司雨' 的評論 :

謝謝分享你姐姐的經曆和你的感動。佳作永不過時。
司雨 回複 悄悄話 我姐以前在她們係統演過李鐵梅,所以在家也唱,可以說我是聽著它長大的,對這個戲印象很深。樓主的文章不僅讓我想起了從前,還認識到它的動人之處,謝謝分享!
行者一路歌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徒步走天涯' 的評論 :

聽說過,聽您這樣說,我一定去看看!謝謝!
行者一路歌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三木匠' 的評論 :

看來您是有激情有藝術細胞的人。謝謝賞閱!
徒步走天涯 回複 悄悄話 不知道樓主對張火丁演的《江姐》怎麽看?我隻看了部分片斷,感覺還有點兒意思。
三木匠 回複 悄悄話 經典!想來就熱淚盈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