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軍一路歌

開心憂心中國心-憑良心說話說心裏話少廢話
個人資料
正文

癡人藝語五:與自己和朋友侃一侃京劇《紅燈記》藝術上的得與失(二)

(2015-02-09 22:38:27) 下一個

它的第二得是它的戲劇結構。此劇的情節從頭至尾都是用紅燈,一盞鐵路扳道工人用的信號燈這個道具串聯起來的。

李玉和上班隨身帶著的用的是紅燈,與交通員接頭用的是紅燈,三個家庭的男人曾經都是鐵路工人(當然用的也都是同樣的紅燈)。當年罷工失敗,張玉和(李玉和)脫險來到李家也是"右手拎著一盞號幟燈。當李玉和在刑場上向鐵梅交代後事,他唱道“。。。我隻有紅燈一盞隨身帶,你要好好保留在身邊!”此時紅燈又同時具有了“傳家寶”(鐵梅)的身份。到了劇的末尾,鐵梅帶著密電碼上柏山也仍然是用的紅燈作為聯絡暗號。很明顯,紅燈除了一個實物工具以外,更重要的是,它還是一個代表著李家傳統和承傳的符號。

這種用一個道具或者地點場景來串聯全劇戲劇結構,是戲劇尤其是中國古典戲劇中常用的一個重要方法。比較著名的像:《桃花扇》,《灰闌記》,《核桃夾子》,《牡丹亭》,《天鵝湖》,《十五貫》,《野豬林》,《西廂記》,《茶館》,等等。

這種結構的特點,其一,就是營造出一種形式美。其二,就是用靜物(道具,場景)來反襯動的人(角色,演員) ,形成一種對比關係,就像畫作用鏡框鑲起來才好看一樣,使觀眾產生一種曆史或者故事的感覺。這種效果基本類似於布萊希特所說的"隔離效應"。

 

它的第三得是它的唱念做打----這四個戲曲的基本元素的精彩設計。

本劇中的三位主角(武生,老旦,花旦)的唱腔設計可以說都是非常成功的。好就好在幾乎所有的唱段基本上都是立足於傳統中的優秀段子。與傳統段子相比,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旋律明確,朗朗上口。

首先,戲曲講究聲部的搭配。一出好戲,不但要有男聲有女聲, 而且合起來至少有三種角兒。其中至少一兩個角兒在全劇中要有表現不同情感的唱段。本劇中有武生(李玉和),老旦(李奶奶),花旦(鐵梅),花臉(鳩山),其中李玉和和鐵梅尤其是鐵梅均有很好地表現喜怒哀樂輕重緩急的不同唱段。

以鐵梅的唱段為例,《我家的表叔》是輕快的快二六板表現的是喜悅。《決不下戰場》是跺板,一個1/8拍而且句句休止的極快板,是傳統京劇所獨有的,用來表達激動且高亢的情緒,極有特色。而《聽奶奶講革命》則先是慢板後又轉快板,表現的是哀傷悲憤思考和決心等等多重複雜的感情過程。從而使花旦一角兒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1966年到1970年間本劇經曆了無數次的“革命”。在唱腔部分,這些“革命”基本上發生在兩個方麵。一是將婉轉悠揚推向高亢;二是曲調的西洋歌劇化。

高亢大多發生在中場及中場以後鐵梅的唱段上。我記得例如有《聽奶奶...後部分的“眼發亮”,第七場的《仇恨入心要發芽》。第七場鐵梅一人回家後,本來她有較長的一段邊說邊哭邊唱的戲,是鐵梅的一個重頭也是非常有深度一段。結果被認為是“哭哭啼啼”過於軟弱,因此一是哭訴被縮短,二是唱的後半段被改得“狠歹歹”的來突出“階級仇民族恨”,也就是現在看到的樣子。公平地說,孤立地來看改過後的這一段,盡管在情感和劇情的承上啟下上麵略顯突允,在藝術上它仍然不失為一個上乘之作。

原本中,送密電碼的交通是死在李家的屋子裏麵的,並且隨後給埋在了後院。67年以後給改成活著並且由李玉和送出了門。為此,特意給李加了一段唱,也就是《天下事難不倒共產黨員》。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這段唱聽上去有些異樣,與其它的唱段不大和諧。這種變化就是1966年以後”京劇革命“所帶來的曲調西洋歌劇化。

這種傾向的動力按我理解基本有二。其一是要讓英雄人物更好地“抒發革命豪情”。與西洋歌劇相比傳統京劇的唱腔“轉彎"過小過急, 不能很好地表達“革命的英雄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其二,唱腔要與管弦樂隊配合。從1960年代初開始,為了豐富現代京劇音樂的音色,各劇團開始大量采用管弦樂伴奏。與傳統的京胡二胡伴奏相比,西方管弦樂器統統不會“急轉彎”,應此雙方的配合一直是一個“革命”的大難題。有了這兩個需求,這種唱腔向歌劇靠攏的傾向就成為了必然。這種傾向對京劇來說是禍是福,歌劇化的現代京劇與傳統京劇孰優孰劣,一直處於眾說紛紜的爭論中。

與其它幾部現代京劇特別是70年代上演的幾部戲來比,如《海港》,《龍江頌》,《杜鵑山》,《平原遊擊隊》,這一段唱的歌劇因素就幾乎是微乎其微了。總體來說,它依然可以稱得上是一部上乘之作。

半個多世紀過去,《的多數唱段依然在台上台下的人們中傳唱不衰。這一現象從某種意義上證明了它們在藝術上的價值。

與唱極為類似,《紅燈記》的念也就是台詞也都是立足於傳統京劇的精華。如前所述,第五場痛說革命家史一段李奶奶和鐵梅的對白是它最精彩的部分。它的語言,它的節奏,抑揚頓挫,驚心動魄,環環相扣。一時間風起雲湧,黑夜沉沉,電閃雷鳴,十七年前那個生死散聚的一晝夜全部都活靈活現地呈現在這兩個人的舞台上,緊緊地抓住了觀眾的心。

與唱的部分相比較,念這一部分被“革命”化得相對較少一些。但仍然對原劇造成了一些傷害。比較明顯的是《赴宴鬥鳩山》一場李與鳩山的對話。改造後的版本顯得生硬,不合常理。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三木匠 回複 悄悄話 送走交通員的唱做, 設計得如行雲流水, 緊湊得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