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維專訪 :喧 囂與 炒作—— 誰買 了 張曉剛們 的 畫 ( 1 )
-------- 左映雪 談 中 國當 代 藝術 界
DWNEWS.COM-- 2008 年 1 月 23 日 21:50:21( 京港台 時間 ) -- 多 維 新 聞網
多 維 社 記 者萬毅忠 報導 /很多中 國 年 輕畫 家走入了 誤區 ,有非常相似的商 業 化共性: 題 材,趣味, 畫 法,包括形象上都相似。“ 哪 怕是 畢 加索或 馬 蒂斯,有一位就足 夠 了,世界不需要第二 個 畢 加索或 馬 蒂斯。”
在中 國 的 見聞 一直 讓 左映雪感到 別扭 。
2007 年 7 月 10 日到 8 月 17 日, 紐約 的 庫羅 斯( kouros ) 畫 廊 為 左映雪 舉辦個 人 畫 展。 開 展 當 晚 , 賓 客 們來 到曼哈 頓 73 街 東 23 號 , 這 是一 棟門 口立著雕塑的 歐 式大 樓 ,再往西二三十米 遠處 ,夜幕正在 吞 噬中央公 園 裏的 蒼 翠。左映雪任 教 於密 蘇 裏州 聖 路易斯森立公 園 社 區 大 學 ,是 當 地 藝術 界的名人,也是 庫羅 斯 畫 廊接 納 的首位 華 裔 畫 家。 剛從 中 國 回 來 的左映雪在 與 記 者的 閑談 中,毫不掩 飾對 中 國當 代 藝術 界的失望。
左映雪 2007 年 7 月在 庫羅 斯 畫 廊的 畫 展中。(萬毅忠 攝 )
近年 來 ,左映雪常回中 國 ,感 覺 那裏 藝術氣 息中 夾雜 著 過濃 的商 業 味。 2006 年的中 國 之行使他 憋 不住 寫 了一篇短文《 歸國藝術 感念》, 敘 述了他在 國內 看到的景象:“ 畫 家 們 急功近利,作品充斥著 淺 薄、媚俗、剽竊和裝 瘋賣傻 , 藝術 批 評則 充 滿 著不切 實際 的胡吹 亂 捧。”
後 來 ,他避 開 大都市的浮躁回到 東 北故 鄉 ,在 長 白山腳下的山村和 礦 井找到了自己的 淨 土。 這 一次,他在 庫羅 斯 畫 廊共展出六幅油 畫 ,希望 長 白山的僻 靜 村落和年代久 遠 的 礦 井,能 為 人 們帶來 不含喧 囂 之 聲 的中 國畫 麵。
急功近利令中 國畫 壇 迷失
近些年,不少在 歐 美的中 國畫 家回 國 ,無 論 常居或是短 駐 ,都 對這個劇 烈 變 化中的 國 度有著強烈的感受。左映雪在《 歸國藝術 感念》中表 達 了自己恍若隔世的感 覺 :“ 從 上海到北京一路走 來 ,那些自以 為 是的中 國當 紅藝術 家 們 小人乍富般的表 現讓 我感到 極 度的沮 喪 和失 望。 畫畫 對絕 大多 數 中 國畫 家而言已不是精神和心 靈 的需要,而是 謀 求名利的敲 門磚 和裝點 門 麵的金字招牌。”
左映雪告 訴 多 維 ,那次他去了北京的宋莊、 798 和一 個 新 開發 出 來 的酒 廠 , 發現畫 家 們 最大的 關 注就是 錢 ,“他 們 隻 關 心 畫 能否 賣 出去,能 賣 什麽價,打探 誰 的 畫 又 賣 了多少 錢 ”。他在 798 和酒 廠 遇上了一些年 輕畫 家,他 們 才智 聰穎 ,但 閉 口不 談藝術 本 質 的 問題 。“他 們 不 發 掘自己 內 在的 東 西, 並 在 風 格上抄 襲 他人。”
左映雪在 紐約 展出的油 畫 之一《江源村》局部,作於 2006 年。(萬毅忠 攝 )
他 認為 在中 國 很多年 輕畫 家走入了 誤區 , 這 些 誤區 有各自的外在特征和色 調 ,如光 頭 係列, 紅 孩子係列,或是被 調 侃的毛 澤東 係列。左映雪 發現 中 國當 代 藝術 名家有 鮮 明的商 業 化共性,他 們題 材相似,趣味相似, 畫 法相似,形象上都相似。 “ 個 別畫 家的 畫 引起西方注意,拍出好價格,大家就 競 相模仿,自己也不 斷 重 複 。但 哪 怕是 畢 加索或 馬 蒂斯,有一位就足 夠 了,世界不需要第二 個 畢 加索或 馬 蒂斯。”
在 798 ,左映雪遇到了 這樣 的 場 景:出了名的 畫 家雇 傭 幾位年 輕 人坐成一排 畫畫 ,自己在 畫 廊外 邊 下棋,下一 會兒 棋就 過 去看 畫 ,看 畫 得 怎 樣 , 滿 意了就 簽 上自 己的名字。 這 幅活 動畫 麵令在美 國 呆了 20 多年的左映雪深感自己是“老外”。
“ 雖說 跟 風 和抄 襲 在美 國 也無法避免,但 遠沒 有像在中 國 形成 趨勢 。我所接 觸 的 美 國畫 家大都兢兢 業業 地潛心 研 究自己的 興 趣之所在。最後取得何 種 成 績 ,是機遇、天分和努力的 問題 ,但他 們 的 藝術態 度 決 無 問題 。”
1986 年,左映雪離 開東 北 時 ,中 國 還處 於 開 放初期,那 時 人 們真沒 有 見過 什 麽錢 。“中 國 人 現 在的生活 與 我出 國 前比,天翻地覆,市 場經濟給 人很多機 會 去 賺錢 。……希望 隨 著 經濟 的 發 展,浮躁之 氣會 沈澱下 來 , 畫 家 們 能潛下心 來研 究 藝術 本 質 的 問題 。中 國 不 會 永 遠 是急功近利的人在呼 風喚 雨,有才情的 畫 家,不 會 滿 足 於嚼 別 人嚼 過 的 饃 ,他 們會 走出自己的路子。”
誰買 了 張曉剛們 的 畫
當 代中 國 油 畫 四大金 剛 方力 鈞 、 張曉剛 、嶽敏君和王廣 義 等,不 僅 在主 題選擇 和 繪畫風 格上影 響 了中 國當 代 畫 壇 ,他 們 在商 業 上的成功,更直接推 動 著中 國畫 壇 的商 業 化浪潮。 畫 家 們 像股民 緊盯 股市一 樣 , 觀 望著成功 畫 家的拍 賣 行情表,幻 想著一日自己能 躋 身其 間 。在“ 2006 京翰海秋季拍 賣會 ”上,方力 鈞 的《 時 光》 拍出 418 萬元人民 幣 的高價; 06 年 5 月,王廣 義 的《 勞 力士》在香港佳士得 拍出了 416 萬元人民 幣 ; 07 年 6 月 倫 敦 蘇 富比拍 賣會 ,嶽敏君的作品《 教 皇》以 214 萬英 鎊 售出。
張曉剛 的“血 緣 係列”以麵相 單 薄、 單 眼皮、薄嘴唇、瓜子 臉 、中山裝和神情呆 滯 拘 謹為 特點, 這單 薄的形象竟 連連寫 下拍 賣 天價: 06 年 11 月在香港佳士得,《父 與 子》拍出 1556 萬元人民 幣 ,《天安 門 》 賣 出 1912 萬元人民 幣 ; 07 年 3 月《大家庭係列:三位同誌》在 紐約蘇 富比拍得 211 萬美金; 4 月在香港 蘇 富比,《天安 門 一 號 》拍出 1528 萬元人民 幣 ; 07 年 5 月在香港佳士得,《生生息息之 愛 》以 1251 萬元人民 幣賣 出,《 紅 色肖像》拍出 1473 萬人民 幣 。他的市 場 行情已 經 把八大山人、唐伯虎、徐悲 鴻 、 黃 賓 虹、 齊 白石等中 國 傳統書畫 名家 遠遠 地拋在後麵。
當 代中 國 藝術 品的拍 賣戰績 ,使《 紐約時報 》也以《 畫筆 勝過 印 鈔 機》 為題 加以 報導 。高價 碼 使中 國畫 家在各拍 賣會 倍受 矚 目,以至於很少有人 質 疑 這 些作品是否 真 的具有 這劃時 代的高度。左映雪相信 張曉剛們 的 畫 距離 這個 高度甚 遠 ,但他的 問題 是: 200 多萬美金甚至可以 買 到 畢 加索的作品,到底是 誰 在 買張曉剛們 的作品?左映雪告 訴 多 維 :“不 僅 我在 問 ,我的 畫 家朋友都在 問 ,究竟是 誰 在 買 ?”
左映雪 沒 有找到 問題 答案,但他 認為 如果 買 家是中 國 人, 將 在世界市 場 上 對 中 國 美 術 界造成 負 麵影 響 。“ 現 在西方人也 發現 中 國 人太 會 炒作,二三年前回 國 ,我看到中央 電視 台播出 對 一所名校新 聞 係副 教 授的采 訪 ,他堂而皇之地在 國 家 電視 台上大 談 新 聞 炒作 學 ,令我瞠目 結 舌。”
左映雪 認為 炒作在中 國 已 經 無孔不入,登峰造 極 , 並 對 中 國 的未 來 造成破壞。 “炒作就是用 虛 假的 東 西掩蓋 實質 上的不足,隻有不足的 東 西才需要炒作。 真 正好 的 東 西不需炒 作,隻需要 你 客 觀 地 報導 。”
在 國內當 代 畫 家 們 於 國 際 拍 賣場連創 新高的同 時 ,蔡 國 強和徐冰等在美 國 具有 影 響 的 當 代 華 人 藝術 家 們則顯 得不 溫 不火。回想蔡 國 強曾在 2002 年,以火 藥 炙 燒 宣 紙繪 成的抽象 畫屏 風 在 紐約 佳士得上拍得 22 萬美金, 當 時 被 稱 為創 下 了中 國當 代 藝術 品拍 賣 最高 記錄 ;在 紐約蘇 富比 2005 年秋拍中,徐冰的《 語 言 風 景係列》成交價也 僅為 48 萬美元。麵 對 蔡 國 強和徐冰在 國 際 拍 賣 活 動 中的價格 疲 軟 , 國內 媒體甚至 報導說 他 們 “期待 內 地 買 家”。
麵 對 拍 賣 行情上的此消彼 長 ,左映雪推崇蔡 國 強和徐冰 嚴肅 的 藝術 精神:“我 為 他 們 的成就感到 驕 傲, 與國內畫 家不同,他 們 非常 嚴肅 地探索 藝術 本 質 ,探索 藝術語 言,探索 藝術 表述,而不是 關 注什 麽樣 的 內 容更有 賣 點。”
中 國當 代 藝術創 作中突出功利忽 視藝術 本 質 令左映雪倒胃口,他 覺 得那些 畫 充 斥著政治符 號 :“他 們 的 畫 看一 張 就 夠 了,他 們 都用漫 畫 風 格 調 侃中 國 人:卡通化、 漫 畫 式、政治化、 調 侃政治人物、近似於歪曲式的誇 張 , 並 自 稱 為 後 現 代。他 們 在政治的另一麵 與 文革 時 期的高大全 異 曲同工,文革作品強 調 主 題 先 行,他 們 忠 實 於 這 一原 則 ,也主 題 先行,揣摩受西方 歡 迎的主 題 ,一 窩 蜂地去 畫 這類東 西。”
(《多 維 月刊》,未完待 續 ) (chinesenews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