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武林高手:敝人是新來的,初次見麵, 請多多關照高抬高手啦! 謝謝!
國際著名電影介紹
《甜蜜的生活》 ( 原文名: La Dolce Vita ; 港台譯名:露滴牡丹開 )
顏色: 黑白
片長: 174 分鍾 (18 本 )
出品: 1960 年 2 月,意大利
編劇 : 費德裏科 . 費裏尼 ( Federico Fellini); Ennio Flaiano; Tullio Pinelli; Brunello Rondi
監製: Giuseppe Amato; Angelo Rizzoli
導演: 費德瑞科 . 費裏尼 (Federico Fellini)
攝影:奧特羅 . 馬爾泰裏 ( Otello Martelli)
服裝設計: 皮埃洛 . 傑拉迪
主演: 馬爾切洛 . 馬斯特若依安尼 (Marcello Mastroianni) ; 安乃塔 . 埃克伯格 (Anita Ekberg) ;
其他演員: Anouk Aimée; Yvonne Furneaux; Magali Noé; Alain Cuny; Annibale Ninchi; Walter Santesso; Valeria Ciangottini; Riccardo Garrone 。
本片獲得多個國際電影節獎,包括1960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1962年奧斯卡獎 ( 第 34 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 ) 和1962年格來美獎 ( 最佳音響和錄音 ) 。
故事梗概
1950 年代,二戰後的羅馬經濟蓬勃發展,到處是工地,新建築和追求享樂的人們。年輕的花邊新聞專欄記者馬爾切洛與同行們一起終日遊蕩,追逐名流,捕捉新聞。他時常渴望著寫嚴肅的作品將來成為一個作家,但他又沉湎於上流社會的夜生活,追逐著意外的情愛而不能自拔。深愛著他的女友埃瑪為此痛不欲生。
風騷漂亮的好萊塢女明星西爾維婭的到來在羅馬掀起了旋風 。從機場到駐地 ,從白天的參觀聖彼得大教堂到晚上的露天舞會,女明星處處被記者和名流蜂擁包圍著。參與其中的馬爾切洛使出解數,不顧一切地接近西爾維婭。當西爾維婭一人跑出去遊蕩時, 馬爾切洛乘機全程陪同直到天明,並肆機向她求愛。
一處空地上人山人海,人們與眾多記者們在等待著傳說中將出現的“聖母顯靈”。一棵大樹和聲稱目睹過聖母顯靈的兩個少年兄妹被團團圍在中心。夜幕來臨了,突然電閃雷鳴暴雨傾盆。人們一哄而散,一個等待“聖母”治病的孩子也斷了氣。
馬爾切洛的老友,作家斯坦納爾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妻子文雅賢惠兩個小孩活潑可愛 。 在他寬大舒適的客廳裏 , 常有文化人士的聚會。 輕歌曼舞高談闊論 。 馬爾切洛也是常客。斯坦 納爾誠懇地鼓勵馬爾切洛開始其小說創作。 然而,斯坦納爾自己似乎對未來憂心忡忡。
斯坦納爾的生活和鼓勵鼓舞了馬爾切洛。一天在一個臨海的屋頂露台酒店中,馬爾切洛終於坐在打字機前開始了他的創作。一個名叫帕奧拉少女侍者一邊幹活一邊與馬爾切洛談笑著輕鬆的話題。地中海明媚的陽光透過藤棚使露台上的一切都罩在斑駁下。少女天使般清純的笑臉和性格份外動人。眼前的一切觸動了馬爾切洛那顆真情未泯的心 。
馬爾切洛與女友埃瑪的貌合神離終於演化成了激烈的爭吵。深夜,停車在市郊公路上兩人瘋 狂地惡語相向 。 馬爾切洛惡狠狠地說許多厭惡傷害埃瑪的話。 埃瑪悲憤地說:馬爾切洛你再也不會找到象我這樣愛你的女人!
斯坦納爾在家中自殺了。自殺前他還殺死了他的兩個年幼的孩子。 聞訊趕到的馬爾切洛麵對血腥的現場,深受刺激,萬念俱灰。
一座海濱別墅裏又是一個上流社會放浪形骸的通宵聚會。 馬爾切洛時而沉湎其中, 時而瘋狂地發泄內心的痛苦和絕望 。黎明 ,男女們行屍走肉般地一個個地離去了。馬爾切洛來到海邊。一些漁民們從海裏將一網魚拖上沙灘 。網裏現出一條大而怪異的生物。不遠處水灣的對麵,馬爾切洛發現 “天使” 少女帕奧拉在向他喊話 ,可是馬爾切洛卻怎麽也聽不清。
述評
《甜蜜的生活》展示了20世 紀50年代末期意大利的高速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物質豐富和精神生活的混亂和衰退。影片以看似欣賞但是實則是冷峻與絕望悲涼的態度對羅馬的紙醉金迷的生活進行批判 。它從隨波逐流的記者馬爾切洛的視角,通過他的個人情感經曆和記者生涯,赤裸裸地剖析了意大利社會的驕奢淫逸、精神墮落和愚昧無知,同時也展現人們在理想道德與墮落之間的掙紮和抉擇 。
本片導演和編劇之一費德裏科 . 費裏尼是著名的現代電影大師 ,享有“意大利電影奇才”的美譽。 費裏尼的早期創作多有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風格。 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費裏尼主要描寫社會底 層小人物的悲劇命運 , 並以影片“孤獨三部曲”震驚影壇 。 50年代末以後,他的鏡頭轉向關注意大利的“ 經濟奇跡” 給人類社會的精神世界造成的衝擊 。同時他的電影藝術風格也出現了很大轉變。 《甜蜜的生活》就是這一轉變的開始。
在這部影片中, 費裏尼在現實主義的敘事中 ,運用了隱喻和象征等等現代主義的手法。影片以羅馬晴朗的天空中一架直升飛機吊著一尊巨大的耶 穌塑像飛向聖彼得大教堂開場 。 這尊耶穌塑像渾身金光閃閃,掛著一臉世俗的笑容, 俯瞰著到處是工地,新建築和歡樂人們的羅馬。這個充滿隱喻的鏡頭為影片的全部內容確立了基調 ---- 它隱喻人類的現代化正在強虜人類傳統的信仰和道德觀念 。有著天使般清純的笑臉和性格的少女帕奧拉,是影片中美和人類和諧理想的象征。影片的結尾處安排了象征著人類的馬爾切洛發現 “天使” 少女帕奧拉在向他喊話 ,可是馬爾切洛卻怎麽也聽不清這一情節。它隱喻現代經濟發展使人類與美和理想隔絕,表達了編導者對人類經濟高速發展對人類生活衝擊的強烈關注和絕望悲涼的態度。 此片的另一特色是第一次在電影中展現新聞記者的生活,以及他們與社會各界特別是社會名流的關係。 影片中許多記者們搶鏡頭搶新聞的場景,場麵大且多在運動中攝製。 此片在電影的審美觀念以及電影語言的構成上有重要的拓展。 這些都以成為現代電影中的經典。此外,本片中馬爾切洛德同事和朋友, 新聞記者帕帕拉佐 ( PAPARAZZO),也因其纏人的采訪作風,使他的名字成了一個代表“狗仔 隊 ”的新詞匯而從此沿用至今。
《甜蜜的生活》由於深刻的內涵和完美的電影語言而載入電影史冊。美國電影理論家斯坦利.索羅門當時評論說:“ 費裏尼正在創造一種新的電影形式。”法國評論家雷.乃科爾達曾高度評價說: “很少有影片能像《甜蜜的生活》那樣把電影的諸多元素,如畫麵、對話 、 音樂 、表演、剪輯 、 攝影角度等那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每個元素的作用又都發揮得那麽得體。” 費裏尼的第二部獲獎影片是他的另一部傳世名作《 8 1/2 》(1967)。
然而,《甜蜜的生活》公映之初曾引起軒然大波。一些宗教組織指責為 “淫穢 ”,梵蒂岡的《 羅馬觀察家報 》稱它是“令人厭惡的影片” 梵蒂岡教廷甚至發起抵製這部“ 圖謀不軌 ”的電影的運 動 。左派則批評費裏尼遠離社會底層。 而意大利上流社會則因本片對他們入木三分的揭露而惱羞成怒 。 1959 年 2 月,當費裏尼在米蘭參加本片的首映式時 ,一名男子竟向費裏尼臉上吐唾沫並惡狠狠地說 :“你汙辱了意大利!”在帕杜亞 ,一座教堂的門上寫著:“ 為拯救公共罪人費裏尼的靈魂而祈禱吧。”直到 1964 年, 費裏尼的母親仍然心有餘悸地問費裏尼為什麽要拍這麽一部影片。然而,此片也部分地因此出名 ,在意大利至今仍是有史以來票房成績最好的影片之一。
主要參考文獻
http://en.wikipedia.org/wiki/La_Dolce_Vita
http://culture.163.com/06/0228/13/2B262TEC00280024.html
http://www.southcn.com/ent/zhuanti2/fellini/film/200305140725.htm
http://www.imdb.com/title/tt0053779/fullcredits#wri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