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樂維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象形識字:月與夕

(2025-10-07 05:33:09) 下一個

月與夕字的演變



從左至右: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

 拚音:月 – yue4,   – Xi1

教師家長指南

一,甲骨文:上麵是月,下麵是夕。

最左邊甲骨文的月就是一個半月,孩子們都見過。萬一沒有見過,老師和父母應該找機會讓孩子見見。下麵甲骨文的夕與月基本一樣,就是說月與夕都是月亮,區別隻是月裏麵有一小豎,夕裏麵是空的。

那麽這一小豎是什麽意思呢?

這一小豎就是亮度的指示,就像我們Wi-Fi強度用小豎來表示一樣,豎越多表示信號越強。月是天完全黑下來以後的月亮,因為背景黑,所以顯得亮一些。而夕則是太陽剛下山時的月亮,因為晚霞很亮,所以月亮顯得不怎麽亮。古人用月中一小豎來表示亮度,有小豎的月比沒有小豎的夕感覺要亮一些。

今天我們用小豎表示Wi-Fi的強度,而我們的祖先3500多年前就知道用這個方法來表示光的強度。

二,金文:上麵是月,下麵是夕。

月裏麵有一小豎,夕裏麵是空的。小豎表示光強,夕沒有就表示不亮。

三,小篆:上麵的小篆裏麵有兩條弧線,下麵的夕隻有一條弧線。這些弧線也是表示光強的。月有兩根弧線,意思是更亮,而夕隻有一根弧線,沒有那麽亮。夕字成45度斜式,有這樣的情況。

四,隸書:月裏麵有兩橫,夕裏麵隻有一點,同理,月亮更亮一些。夕是斜著寫的,與小篆的斜式相似。

月很容易注意到,但夕陽下的月亮往往會被忽視,尤其小孩,沒有大人的引導可能不會注意到。

你可以把兩個字分開教,但一起教比較好,容易看出它們的相似性。建議可以把這兩個字放在後麵一點教,讓孩子有了一定的漢字積累,年齡也大一點再教效果會更好一點。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