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受艾園的感染, 願與有興趣的朋友分享並探討一些精彩的故事和哲理!
正文

欣賞他人,感激他人 - 安東尼·羅賓

(2007-06-05 16:21:16) 下一個

第六節  欣賞他人,感激他人

人類本性最深的渴求就是得到別人的欣賞。

有一位母親和十四歲的兒子在討論他的第一個女朋友。

媽媽說:“她為什麽喜歡你?”他說:“這很簡單啊,她覺得我英俊、風趣、聰明、有才幹,舞跳得好。”“那麽你為什麽喜歡她呢?”“因為她覺得我英俊、風趣、聰明、有才幹,舞跳得好。”這就對了,生命的花朵就在這一刹那中綻放異彩!你生命的光輝,使你覺得自己更有價值,更好。

對你最深入、最具有影響力的衝擊是:你必須喜歡自己。如果你對自己的觀念與想法充滿自信,那麽你一定能生活得像春天的雲雀一樣的自由自在。但是如果你根本不喜歡你自己,那麽過日子對你而言,真是一種折磨。

試想你每天怎麽能跟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二十四小時。

愛的力量確實很不可思議,因為被愛可以促使一個人更重視自己,更愛自己。除了被愛,我們幾乎找不到其他方法,能使一個人更肯定自己的形象能發揮自己更大潛能。當你第一次聽到別人對你說:“我愛你”時,你一定會頓然覺得你的世界充滿溫馨,能力和信心大增。這種激勵超過任何一種感情的刺激,你會突然覺得現在的自己和以前大不相同。

  別人能幫助你喜歡你自己

你的自我形象,也就是你對自己的印象,隨著你所處的環境,以及你所相處的人而有所改變。不錯,別人對你的自我形象影響很大。他們會激發你發揮潛能,也能抑製你的潛能。他們會增進你的自我形象,也可能摧毀它,他們會帶來喜悅,也可能帶來傷害,他們會使你建立信心,也可能使你患得患失。在某些人麵前,你會覺得充滿自信,能力出眾。你會突然變成這個世界的領袖,所到之處無不順心遂意。

然而另外還有些人喜歡挑剔、批評、鄙視你,或許拿你和成功的人比較。

在他們麵前,你可能就會覺得自卑、苦惱、絕望、沒有生氣,你的所有努力將會變成多餘,你隻能做消極的反抗,無奈的感歎。你會漸漸不喜歡你自己,而且因為在這些人麵前,你幾乎失去自製能力,你便會極力地對他們采取報複、敵對的態度。

  批評是有害的

不幸,很多親密關係的存在,都免不了批評。就某些角度看起來,電腦和人類的關係似乎更成功,它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卻從沒有任何批評。

曾經從事心理臨床治療及父母與子女關係引導的心理學家威廉·葛萊瑟相信:“批評是管教孩子最糟的方法。”如果你嚴厲地指責孩子,為什麽倒翻牛奶?這是最不恰當的批評,通常並沒有什麽效果,隻會使孩子躲進自己的世界裏,並漸漸遠離你。

小傑,一家擁有幾萬員工的美國公司的訓練指導,曾對此描述他所訓練的員工接受新觀念的情形。他說:“我們稱這次訓練為健智營。這次的訓練之前,所有的訓練總脫離不了鬥爭、批評的特性,然而我們的結論是沒有所謂‘建設性的批評’,批評是一種破壞性的行為,批評絕對無法使人們重視自己、喜歡自己。”他們“健智”的方法,就是尋找每個人的良好性格。身為指導人員,必須特別了解每一位員工的正麵性格。

正如小傑的理想,這次訓練的成果相當完美。運用這種方式的訓練,使工廠內每個人的效率,平均提高了3%。你也許認為這數目並不大,但你不妨算算一個百分點,等於每年替公司省下60 萬美元的開銷,這不是個相當驚人的數目嗎?另外,該公司某部門中三個原銷售成績最低的單位,也實行了這項訓練。

兩年之後,這個單位的銷售量竟然從最低而躍居為該部門的首位。

如果你使用鼓勵的方法,引導別人多想想他們自己的優點,而不要老是揭發他們的短處,那麽他們在各方麵的表現,一定會更傑出。

  你必須重視自己

安東尼·羅賓認為,每個人都和你一樣,內心深處也常住著一個小人物,期望受重視,成為重要人物。這個小人物就是第二個自我。有些人因為感受到你的好處與優點而欣賞你,接近你。和這些人相處,你會感覺到沒有負擔。

你一定喜歡和能夠使你感覺踏實、有自信的人在一起相處和工作。

每個人也一定和你一樣,所以你應該不會忘記,促使別人為你做事的關鍵吧?那就是你給予別人他們所需要的,他們也會相對給予你的需要的。別人和你一樣,也都需要你對他說:“和你在一起,我變得更有自信,也更喜歡我自己。”有一次綠灣足球隊教練隆巴第教練生了一場大病住進華盛頓醫院時,以前綠灣隊的一位後衛大衛,從洛杉磯趕飛機到華盛頓,去探望隆巴第,隻逗留幾分鍾時間,便又搭機趕回家去。

大衛說:“雖然很忙,我還是一定要去,不為什麽,我就是不能不去。

他曾經讓我覺得自己很重要。”我們總是迫切地想替使我們覺得自己重要的人做任何事。這樣的心態顯示出人類內心深處的渴望——肯定自己、喜愛自己。

根據專家的估計,我們做每一件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原因,是為了滿足自重的渴望。但是不幸的是,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大多數存在著失敗、失落和失意的記憶。

  挖掘別人的優點

同學們都叫佩姬為“小胖娃”。老師常告訴她,如果不偷懶,她一定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她媽媽也常嘮叨她草率的個性。她不願意參加學校的舞會,因為她知道沒有人會邀請她跳舞。因為她的動作笨拙又慢吞吞,所以上體育課時總是成為同學的笑柄。佩姬要選修藝術、工藝課程,她的爸爸卻叫她學打字和速記。臉上老是帶著傷痕,牙齒上套著齒裂矯正器,佩姬的童年就在這樣的記憶中度過的。

如果你想到的佩姬,是一個靦腆的小女孩,屁股上多出來一堆肥肉,戴著一副深度近視眼鏡,及一個歪扁的鼻子。那麽你也會成為佩姬眼中的很多人之一——她沒有任何印象的人。你何不注意她親切又可人的笑臉、她的藝術天分、她的雄心大誌以及對別人的敏銳觀察力。

為了佩姬,你何不做一個願意傾聽孩子傾訴的父母,做一個善於鼓勵她的老師,而不要老是挑她的毛病;做一個引導她參加遊戲的教練,而不要老是叫她在旁邊觀摩;做一個真正喜歡她的朋友,而不要老是在意她的長相。

你的態度對別人可能產生相當深刻的影響,所以你何不隻想他們是能力強、觀察敏銳、值得教導的人。

有一位銀行職員就這樣做過。他經常丟一塊硬幣給坐在銀行門口的一位沒有腳的乞丐。但是,他和大多數人不同,他每次丟了硬幣之後,一定要順手撿起一支放在這個乞丐旁邊的鉛筆。這個銀行職員對這個乞丐說:“你是一個生意人,而我的習慣是買東西一定要選擇品質好的,所以我向你買。”有一天,這個缺腿、駝背的乞丐沒有出現在銀行門口。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銀行職員也漸漸忘記這個人。直到有一天他走到一幢大廈內,突然在一處室內攤販前麵,再看到這個以前流浪街頭的熟悉身影。這個店老板激動的對他說:“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來,我今天能在這裏開店,你給我的幫助實在很大。你不斷地鞭策我,說我是個‘生意人’。於是我開始這麽認定自己,而不再覺得自己是個討錢的乞丐。我努力賣筆,賣了很多很多。

你給予我自重,使我對自己刮目相看。”你又如何看別人呢?是否總是帶著挑剔的眼光,隻看到他們的缺點和短處呢?或者你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你也能像這個銀行職員一樣分辨乞丐或生意人嗎?每個人都可以帶著麵具過日子,而在麵具之後,每個人的情況都和這個乞丐或佩姬相似。不管他們變得多麽富有、出名或成功,他們的內心都是空虛的,希望別人來填補。你隻要稍微用心便能填補這些空虛,而且你的影像將深印在這些偶然過客的心裏。這些人縱然遠離你,但你也會覺得你們彼此竟是這麽接近。漸漸地你會覺得這個世界既美好又親切,樣樣都如你所需,依你所願。每個人都給予你仁慈的回饋,而且都幫你做事。

達到這種境界的關鍵,在於你對別人的態度。與別人成功相處的方法,開始於你對他們的看法。每個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你想投機取巧,絕對無法達到效果。本書提供很多方法,指導你如何給予別人他們所真正需要的。不過這些隻是可行的方法,並不能保證一定達到理想。你必須視自己的情況和關係而適當的應變運用。

如果你隻想利用這些方法來達到私欲,那麽這些方法產生不了作用。你必須是真心誠意的對待別人,如果你真正關心別人,希望幫助他們拾回對自己的自重和自信,那麽你得到的收獲將會比得到一顆最心愛的珠寶而更豐富,更值得高興。所以,真心地付出吧!表現出你對別人的認同和尊重。你一點點的尊重,卻可能在別人的生活中,帶來最大的激勵力量!有一位表現傑出的州長,在回首他過去的際遇時,深深感受到他這一切的成就,受一位年輕教師的影響很大。他回到學校找她時,才知道她已經退休了,於是他寫了一封信,表達他的感激之情。

他收到了回信:“我實在不知道怎麽告訴你,你的這封短信對我的意義有多大。我現在已經八十歲,孤零零地住在一個小房間裏,每天一個人自己做飯、過日子就好像在等著進棺木一樣。你知道嗎?我教書教了五十年,從來沒有接到隻字片語表達感激的信,你這是第一封。雖然這封信是在一個陰暗而寒冷的早晨接到的,但這卻是多年來唯一讓我感到高興的事。”多年來唯一讓我感到高興的事!這個句子多麽強烈的暴露出人類渴望感激的心態。盡管美國在物質上已經為美國人民做得夠多了,但是卻仍有數百萬人每天晚上抱著遺憾睡去,因為他們聽不到感激的話語。

即使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不例外,有一天正在寫一本書時,得了一場病,住進了醫院。一位朋友來探望他,並送了一束杜鵑花及慰問卡給他。在表達他對這位朋友的感激時,詹姆士博士說,這件事提醒了他,書中遺忘了一個重要部分。

他忽略了人類性格中最深處的特質——對感激的渴求!付出你的感激,可以使一個人覺得自己被需要、被愛,而且會使他更愛自己。

根據統計顯示,許多工作成果無法達到理想的原因,多半是由於缺乏感激,而不是因為合作的摩擦!另外,資料指出造成婚姻問題最重要的因素,是夫妻障礙無法相互表達感激的情緒。

富比斯在《富比斯雜誌》上說:“人類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快樂,除非他受到了相當的尊重。如果別人希望能夠和我們愉快地相處,那麽他一定要常常惦記著我們的立場和我們的情緒。一句感激的話通常能夠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你的理想輕易實現。”

  接受別人

事實上,感激隻是維持人際關係的三足鼎立的其中之一。

維持人際關係的三足鼎立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他們分別是接受、讚成和感激。

每個人心中有強烈渴求被接受。“請接受我吧!雖然你我有年齡上、性別、宗教、種族、工作、國籍上的差異,但是請你接受我吧!我必須知道我是受人歡迎的,我必須用心去感受我的生活,我所相處的人,及對環境的歸屬感。但是你要幫助我、告訴我。你可以用一個微笑、一句溫馨的問候、一個友誼的行動或任何方式來告訴我,你接受我。因為如果你接受我,那麽我就會接受我自己,我們的關係便能從這個基礎開始,然後慢慢建立起我們之間的默契。但是,這一切都必須以我被接受為前提。”有一次,小尤正值情緒低落心情鬱悶,意興闌珊地走進一家餐廳。當時侍者正忙得不可開交,於是匆匆忙忙遞給他一份菜單,連一聲招呼也沒有。

小尤悶悶的看著菜單,一麵說:“朋友,菜單上麵都沒有我想要的,我現在需要的是一個橘子及幾句安慰的話。”一點點的關注,幾句親切的問候便足夠表達接受的情感。美國詩人愛默生告訴我們:“鑽戒和珠寶都不是真正的禮物,隻是敷衍、諂媚的禮物。唯一的禮物是你自己。”打開你的內心世界,讓別人走進來!你在任何場合和別人相處時,不管這些人是朋友或陌生人,你是打開友誼之門,向他們說:“請進!”總之,你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拒人於千裏之外,第二種就是接受他們,而這正是他們所希望的。你接受他們,就是向他們伸出友誼之手。不管這種關係隻維持一段時間,還是終其一生。被接受後他們跟著找尋三隻鼎足中的第二隻——讚成。

  接受之後就是讚成

有一次激勵專家羅勃和一位客人一起在後台,當時那客人正準備對數以千計的人發表一場演講。

客人對羅勃說:“我緊張死了,我的膝蓋在發抖,胃的肌肉也好像縮成一團。”羅勃問他:“你為什麽會這麽害怕呢?”他回答道:“如果他們不喜歡我怎麽辦呢?也許他們不同意我所說的!”羅勃真不敢相信他說:“如果他們不同意我的說法怎麽辦?”事實上,這也正是人與人相處時,存在每個人心中的恐怖。

1977 年5 月20 日,星期五,當天有一群記者和卡特總統會晤,那時他當選美國總統才四個月。卡特總統坐在白宮的內閣會議廳接見這群記者,他神態自若,幽默地對他們說:“這的確是個暢快的日子。”一定有人不解為什麽他看起來這麽輕鬆。因為當時他所麵臨的情況是十分不樂觀的,國會強烈抨擊他的能源政策,以色列群眾也對他的中東和平協定嗤之以鼻,南非總理也使美國副總統孟代爾碰了一鼻子灰。另外韓國的美軍將領也不滿地指出,卡特的政策會招致戰爭的厄運。

當記者問到他,身為總統,在心裏是否有壓力時,卡特回憶說競選期間確實碰到了很多困難。

卡特說:“競選活動的前段期間,我的確感覺到孤立無援,而且經常受到挫折及被忽略。剛開始時,我甚至必須奔走找攝影師。”他說什麽?從一開始他就一直在渴望別人的接受和讚成。但是等到他掌握了四千萬選票時,他便能夠從容而自信地麵對所有的論戰。

這個例子應該能夠提供你一點與人相處的啟示。如果你能和你的孩子、“另一半”或工作夥伴在事事互相接受與讚同中溝通,那麽你們的關係絕不會因任何的爭執或辯論而有所改變。因此記得對他們投下讚成的一票,讓他們知道你接受他們,支持他們,表現出你對他們的想法和意見非常有興趣,即使和你的看法意見不盡相同。你這麽做,就是給予他們最期望的讚成。

  表達出你感激的心情

下麵這個故事是描述一位婦人,她辛苦地支撐著一個家,卻從未得到家人的任何感激。

有一天晚上,她問她的先生:“彼得,我在想,萬一我有一天死了,你會不會花一筆錢買花向我哀悼,你會嗎?”“當然會啊!瑪莎,你幹嘛問這個?”“我隻是在想,其實到那時候,二十塊錢的鮮花對我已經一點意義也沒有了。但是我還活著的時候,有時候隻要一點鮮花,對我卻更有意義。”瑪莎的感歎,不也正是你周圍每個人內心深處呐喊的心聲嗎?“有時隻要一點鮮花”,便能帶給別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喜悅。

你還等什麽呢?你還要等到你的心無法再愛,眼睛永遠無法再睜開,耳朵也永遠聽不到,才肯行動嗎?為什麽人類總是隱藏他們感激的心情呢?安東尼·羅賓認為可能是人與人之間的摩擦,摧毀了他們感謝的心,或相互的傷害抹煞了彼此的和氣,也可能是他們習慣了沒有感激的日子,自己也不懂得。

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不是嗎?“你滿足我的需要,然後我才滿足你的”這種方式很少能發揮效果。一個人這麽渴望別人付出感激之情,相對的他也會努力希望獲取別人的接受和讚同。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這個人難免會痛苦、悔恨、甚至變得沒有自信。也許你幾句感激的話或一點感激的行動,就能使一個人活得快樂、自在,你何樂而不為呢!

  對你所擁有的,懷著感激的心

仔細想想別人曾經為你所做的——愛的表示、友善的動作、信心的鼓勵、友好的示意。你曾經對你的父母表達你的感激之情,隻因為他們是你的父母;對你的老板表示感激他雇用你;感激你的朋友對你伸出友誼之手;感激你的職員賣力地為你工作;感激你“另一半”的犧牲和關愛;感激顧客對你商店的光顧;以及感激任何為你服務的人嗎?你每天應該空出一段時間,對這些使你的生活更豐富、更充實的人,表達你的感激之情。

表達出你對別人的感激之情後,你會發現你所得到的回報將源源不斷。

不吝嗇對別人付出接受、讚同和感激之心的人,總是受人歡迎的,因為和他們相處使人有甘之如飴的舒適感。相對地,習慣深藏對別人感激之情的人,則容易吃閉門羹,遭到別人的拒絕。

  表達你的感激之情

總之,以你覺得最舒服、最自然的方式去做。很多人習慣搭著別人的肩表示:“我愛你。”其實,你沒有必要以這種方式,來傳送你對別人的關懷和感激之情。不需要肉麻的動作,隻需要簡單的幾句話,便可以使別人感受到你的熱情和誠懇。但是你的表現和平常有所不同,盡量避免公式化。有時候感激對別人的意義相當大,尤其是他們正渴望和期待時。

隨時有這樣的觀念,並努力去做!你隻要打開心扉,讓別人聽到你想說的每一句話,感受到你每一次親切的行動,而不需要刻意去想你該怎麽做。

比如你可以依照下麵所建議的去做,這些都是表達感激的聲音和方式:微笑、招呼別人用餐、遞一張紙條來分享你的喜悅、握個手祝他今天過得更快樂一點、送一份小禮物、說一句讚美的話、幫一個忙、借他一本書、打個電話給朋友、寄一張問候卡、說一聲:“謝謝你。”諸如此類還有很多,你可從生活中慢慢去體會,使它更豐富。

我們無法一一分類敘述,哪些人需要哪一類的感激。事實上,本書所提出的意見也隻是感激話語的象征。諸如讚美、傾聽、理解、使別人覺得被尊重——這些都是你對周圍的人需要付出的尊重。你不必特意將所有的人加以區分,或將本書所列舉的內容加以分類。你隻要仔細體會我們字裏行間的真正含義,並加以吸收,然後一一應用到你所接觸到的每一個人身上。

感激和愛也是相通的,不是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